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城市化》。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城市化》是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主要包括了什麼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三個方面。學生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人口的遷移,在一定程度上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能夠起到幫助作用。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城市化的知識,更能養成一種探究身邊地理事物的思維習慣。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高一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識,能夠運用人文的眼光去分析地理事物,但是他們缺乏地理思維,閱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動手、動腦,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有感性認識,有利於學生理解本節知識。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準確地說出城市化的概念及表現、標誌。
2.掌握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利用圖表來分析、概括城市化的過程,掌握基本的讀圖技巧。
2.通過城市化的階段圖,分析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點。
3.通過分析、比較,來區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發展中的差異性,從而培養應用比較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探究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的熱情,衝刺家鄉城市化的發展動態。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
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
【難點】
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特點。
五、說教法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講授法、地圖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運用視頻導入的方式,給學生播放關於民工潮的視頻,民工湧入城市,取得城市戶籍,在城市安家落戶,從事非農業活動,這樣一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城市化」。那麼,什麼是城市化?它經歷了哪些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它有些什麼特徵呢?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及時進行點拔,導入本節課的課題──城市化。
【設計意圖】利用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從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出發,更加便於學生理解與接受。
環節二:新課教學
1.城市化
【教師活動】展示長三角地區城市發展對比圖、上海城市用地圖、人口變化表:
【問題】長江三角洲和上海市用地反應了什麼現象?城市化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學生回答】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讀圖、析圖,能夠培養學生從圖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師活動】展示城鄉人口遷移驅動力示意圖,思考問題。
【問題】為什麼城市人口迅速的增多,用地規模迅速的擴大呢?學生聯繫人口遷移影響因素,結合教材城鄉人口遷移驅動力示意圖:
【學生回答】城市就業機會多,社保福利好,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等。
【設計意圖】聯繫以往知識,起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過渡】我們看了上海是這樣的,那全世界範圍內也是這樣嗎?通過這樣的過渡,順利過渡到世界城市化進程部分。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配合插圖世界城市化水平圖(圖2.19)。
【問題】世界城市化發展有什麼特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什麼差異?
【學生回答】世界城市發展水平逐年上升,而且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但是速度低於發展中國家。
【教師活動】展示城市化進程示意圖。師生共同總結,以表格的形式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意識。
環節三:鞏固提高
【過渡句】為了鞏固所學,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完成P34的活動部分,
【問題】分析日本、英國、巴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城市化開始時間有什麼不同?目前處於哪一個階段?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教師總結】英國、美國最早,現處於後期階段印度,出現逆城市化或者郊區城市化的現象;巴西、印度最晚,處於加速階段。
環節四:小結作業
【過渡句】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
小結:學生先總結,老師後補充的形式。
【設計意圖】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作業:搜集所在城市的用地規模、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製成表格。
【設計意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我採用的是綜合式的板書,它能夠體現我的教學意圖、落實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城市化》說課稿,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更多招教面試資料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師招聘面試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