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活得長」到「活得好」——「十三五」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整體...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從「活得長」到「活得好」——「十三五」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新華社記者陳芳、王琳琳

  人均預期壽命增加1歲,摘掉B肝大國帽子,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為新世紀最低水平……

  「十三五」時期,我國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覆蓋全民,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4年提高1歲!健康中國建設開局良好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十三五』期間,我國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於學軍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鄭重宣布了這一振奮人心的信息。

  4年提高1歲!遙想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不到現在的一半。回眸「十三五」,我國極端重視人民衛生健康工作。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九大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到國家整體戰略層面統籌謀劃。

  為了讓群眾「活得更長」,於學軍介紹,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2015年的29.3%下降到2019年的28.4%,為新世紀以來最低水平。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我國開展了15個重大專項行動,努力促進人民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為了讓群眾「活得更好」,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基本藥物數量由520種增加到685種。同時,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沉和資源下沉,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化健康需求。

  2019年,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中國專刊,收錄了14篇文章,從健康中國和公共衛生的角度總結梳理中國經驗,充分肯定了中國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高度讚賞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成績。

  醫改攻堅,直面世界性難題

  醫改,一道世界性的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推進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14億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十三五」時期,我國繼續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統籌推進,特別是圍繞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持續攻堅,取得積極成效。

  「看病難」方面,「十三五」主要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配置工作。考慮病種流向等因素,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8省有序開展試點,84%的縣級醫院已經達到二級以上的醫院水平。2019年全國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已經達到90%左右。

  在浙江,電子健康卡和電子社保卡融合成「一卡通」,小小的改變就把病人到醫院就診環節從8個減到3個,交費排隊大幅減少。

  持續增強群眾「看病獲得感」,而今「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讓醫療服務盡顯「科技範兒」!

  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截至2019年底,258個地市實現區域內就診一卡通。目前全國已經有900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的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二級以上醫院普遍實行預約診療、就診導航、行動支付等線上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超過50%。

  「看病貴」方面,「十三五」著力以降低藥價為突破口。首批25個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隨後又擴大到全國,第二批中選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3%。對進口抗癌藥等實施零關稅。全部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逐年提高。

  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公共衛生整體實力再上新臺階

  抗擊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這讓各方更加深刻認識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對於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意義。

  「抗疫實踐證明,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及應急管理體系總體上是有效的。」於學軍說。

  2016年至2020年國家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的投資達到1415億元,支持包括像疾控中心建設等8000多個公共衛生的醫療項目,比「十二五」總投資增加了23%。基本建立了以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治、衛生監督等專業的公共衛生機構為骨幹,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不僅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十三五」期間我國還成功應對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伊波拉出血熱等突發疫情,主要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此外,中國摘掉B肝大國帽子。2019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我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衛生健康事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成果來之不易。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衛生健康事業將朝著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闊步前進。

相關焦點

  • 國家衛生健康委:「十三五」我國全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附發布會...
    「十三五」時期衛生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先生。下面首先請於學軍先生作介紹。
  • 滎陽市人民醫院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十三五」期間成績顯著
    滎陽市人民醫院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十三五」期間成績顯著 2020-12-10 0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絢麗十三五 鄭州這5年|滎陽市人民醫院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十三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滎陽市人民醫院整體建設項目一期投用,住院就醫環境、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的一年。回眸「十三五」,滎陽市人民醫院在滎陽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緊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縣域醫療中心建設、患者滿意提升工程、健康扶貧、常態化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
  • 衛生健康委舉行我國護理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5月10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5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改善人民群眾感受同時發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護理服務需求。一是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引,繼續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和《「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推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
  • 【回眸十三五】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
    編者按:「十三五」時期,樂山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緊扣「旅遊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十三五」收官之際,樂山新聞網特推出 《回眸「十三五」》系列報導,回顧五年發展成就,展望美好未來。
  • 揚州市「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
    三、「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新目標,從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對未來一個時期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更好地維護國民健康作出制度性安排。
  •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與我國憲法
    從這時起,國家大力發展基層醫療衛生力量,到「文化大革命」前,醫療衛生機構增加到20.7萬多個;全國城鄉衛生醫療網基本形成;通過廣泛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亂、血吸蟲病、瘧疾、鼠疫、麻風病等疾病,有的被滅絕,有的得到有效防治,人民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我國法制遭受嚴重挫折。儘管如此,這一時期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依然取得重要進步。
  • 「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獲長足...
    」期間煙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十三五」時期,煙臺市深入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統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康煙臺建設、醫養健康產業等各方面工作,衛生健康事業較「十二五」時期有了長足發展。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857所,每千人醫生2.86人、每千人護士2.98人、床位4.24萬張。
  • 我省明確「十三五」婦幼健康事業發展目標
    近日下發的《江蘇省「十三五」婦幼健康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明確,「十三五」期間,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健全率提高到95%以上,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率穩定在95%以上,住院分娩率穩定在99%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出生缺陷發生率分別控制在6/10萬、5‰、5‰以下,全面完成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進一步提高。
  • 「萬眾一心」科技創新引領衛生健康事業長效發展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藥及傳染病兩項科技重大專項穩步實施,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強化,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能力穩步增強,研發產出一大批自主創新藥物,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養出更多優質的醫學人才,醫教研產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 我國首部衛生健康「基本法」問世
    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衛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形象地用「蓋房子」來回答。「這個房子裝著所有人的健康需求,如果沒有一個框架,只零散地分別建門廳、臥室、廁所等,房子就沒有整體性,也就功能不全,不能擋風遮雨。」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就是這個「框架」。
  • 市衛生健康委:「病有良醫」助力深汕合作區醫療衛生水平整體躍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淑芳日前,深圳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一級巡視員羅樂宣率隊到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開展資助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活動和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調研,全力做好深汕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發展謀劃工作。
  • 宿州市衛生健康事業快速發展 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12月15日下午,從「美好宿州『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紮實推進健康宿州建設,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市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成熟定型,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衛健委舉行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12月3日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  1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介紹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
  • 【解讀】我國首部衛生健康「基本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總結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經驗,就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在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方面的戰略部署作出了頂層的、制度性的、基本的安排,是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
  • 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11日在湖北宜昌圍繞健康促進主題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專場),邀請湖北省衛生健康委、武漢市政府、宜昌市政府、基層單位等介紹湖北「十三五」健康促進工作情況。
  • 健康長壽首次有了「官方定義」:活得久≠健康長壽!
    健康長壽不能單純從壽命長短或身體是否有病進行衡量,重要的是要觀察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功能維持狀況。簡單來說,健康長壽的根本是要「活得長、活得好、活得快樂。」
  • 《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床位880.7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8年6.03張增加到2019年6.30張。2019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7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3.18人。衛生籌資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  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7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以人民的名義——從身邊故事看40年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變遷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以人民的名義——從身邊故事看40年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變遷  新華社記者陳芳、田曉航  40年,見證一個國家由弱到強的蓬勃躍升。  40年,也記錄下中國衛生健康事業步履鏗鏘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