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時期,胤禔身為皇長子,為何康熙皇帝卻未想過要立他為太子

2020-11-22 暢談中華

在我國清朝時期,康熙因為沒有立儲從而引發了後來九子奪嫡的慘案。而當時愛新覺羅·胤禔作為康熙皇帝的長子,為何康熙皇帝卻從未想過要立他為太子?

這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胤禔的生母是惠妃納喇氏,也就是明珠大學士的妹妹,而不是皇后。這表示胤禔的身份只是庶長子。

清朝時期立嫡不立長,所以胤禔的弟弟胤礽雖然比他小兩歲,但人家的母親是康熙最愛的赫舍裡皇后,因此胤礽剛滿周歲的時候便被立為了皇太子。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胤禔長大之後雖然深受乾隆的喜愛,並且培養了屬於自己的勢力。但是由於太子被廢後,被皇位刺激魔障的胤禔竟然對父皇說:「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使得康熙皇帝認為胤禔太過於殘忍,居然要做手足相殘的事情,對他徹底失望。

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告發胤禔用魘術魔廢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胤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宣示其為"亂臣賊子,並立馬下令永遠囚禁胤禔,此時的胤禔只有三十七歲。

胤禔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相關焦點

  • 大阿哥胤禔的絕望:身為皇長子,康熙卻從未想過立他為太子
    中國歷來講究長子繼位,為何允禔就沒有繼承康熙皇位的希望呢?01不是嫡長子,並不是沒有希望繼承皇位胤禔的出生非常的尷尬,因為他雖然是康熙皇帝在世的長子,但他的母親是惠妃納喇氏,也就是明珠大學士的妹妹,並不是皇后。
  •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到底犯了什麼錯誤,以致乾隆都不肯為其平反
    乾隆可以說是清朝中當皇帝當的最順利的一個了,他沒有經歷過奪嫡之爭中的險惡,自然也體會不到自己的父親雍正帝到底有多恨這些和他搶皇位的人。所以他覺得都到了這種地步了,放這些叔伯一馬,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 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後,他的母親惠妃為何請求康熙把胤禔處死?
    那麼大阿哥胤禔呢?身為皇長子的他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局呢?胤禔是康熙的庶長子,母親為惠妃。當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廢後,其實對胤禔挺有助益的。雖然康熙並不是多麼喜歡這位庶長子,但是身為惠妃的獨子,而且胤禔本人比較聰明能幹,又因為他在眾皇子中年齡居長,替康熙做事最多,所以康熙還是很器重他,還把監視胤礽的任務交給他。
  • 胤禔是康熙的皇長子,為什麼沒能被立為太子?
    胤禔出生於1672年,當時康熙帝才18歲,按照現在來說才剛成年,而在古代康熙帝都算晚了。胤禔的生母是惠妃納喇氏,生胤禔的只是庶妃,五年後才晉升為嬪,後晉惠妃。
  • 九子奪嫡——步步驚心之皇長子胤禔
    提到康熙,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滅鰲拜、平三藩、徵葛爾丹、收復臺灣等一生功績卓著,可到晚年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立儲之事,皇太子胤礽立了廢,廢了又立,最終沒有成大氣,然而在廢除太子之後,爭儲之事愈演愈烈,出現了大清朝最著名的九子奪嫡。
  • 康熙大阿哥胤禔,九子奪嫡失敗後,他的結局如何?
    康熙皇帝的長子是愛新覺羅·胤禔。因為愛新覺羅·胤禔的母親是惠妃,康熙面前的四個兒子都死了,愛新覺羅·胤禔成了康熙皇帝的長子。但愛新覺羅·胤禔的弟弟愛新覺羅因其母親是康熙皇后和長子而早早被任命為太子。康熙皇帝的長子愛新覺羅是諸侯的長兄。他的母親是惠妃的妻子,也是皇帝的長子,因為康熙的前四個兒子早逝。
  • 康熙長子胤禔為什麼被痛斥為「亂臣賊子」?結局也不是太好?
    大阿哥胤禔是康熙長大成年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兒子,因為是庶出,所以沒有被立為太子,也被稱為皇長子或大阿哥。之所以說他下場不好,而是因為胤禔所作所為完全是咎由自取,他有了想殺弟弟廢太子胤礽之心,所以老爹康熙罵他是亂臣賊子、無知蠢材,連老媽惠妃在最後都不替他說話,還跟康熙說這樣的兒子就當我沒生過,連弟弟雍正繼位後都不待見他,同樣和他都被老爹康熙下旨圈禁的廢太子胤礽在雍正朝就得到了善待,連長子弘晳都被雍正封王,而雍正卻對大哥胤禔不聞不問,胤禔死後雍正只以貝子禮將他安葬,
  • 都是皇帝,為何朱元璋對太子朱標很放心,康熙卻忌憚胤禔奪權呢?
    都是皇帝,為何朱元璋對太子朱標很放心,康熙卻忌憚胤禔奪權呢?其中一點就是同樣都是皇帝,為何明朝的朱元璋對於太子朱標十分的放心,而清朝的皇帝康熙卻是十分的忌憚胤禔奪權呢?首先雖然同樣都是皇子朱標與胤禔有著明顯的差距,朱標是被朱元璋正式冊立為太子,也就是自己皇位的接班人,而胤禔根據相應的史料記載中,是康熙的皇五子,但因為之前的四個兒子身死,使得胤禔成為了皇長子,康熙時期最初的太子是胤礽。
  • 大太子胤禔的悲劇一生
    清朝康熙年間的故事,被改編得最多的莫過於他的孩子爭奪帝王的故事,後世改編的精彩絕倫。然而這些故事的主角一般都是圍繞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間爭奪得最為熱烈,也是影視劇中寫得最多的人物,也是被影視化最多的角色,當時今天想和大家講一下,雖然也是九子中的一員猛將—大阿哥胤禔。
  • 胤禔作為康熙的大兒子,跟著康熙南徵北戰,為什麼沒有當太子呢?
    特別是滿人統治者時期很多家族都是強強聯手政治聯姻,女子母家的勢力直接決定女子在夫家的地位。出身在帝王家的皇長子胤禔雖說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兒子,卻沒有當太子的命。最直接的原因是胤禔母親的身份,造就了他只能做個大阿哥。在當時雖然是母憑子貴,但子憑母貴同樣重要。
  • 你知道胤禔這個人嗎?他是康熙的皇長子,卻無緣太子之位
    提起清朝的皇帝,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康熙吧。他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不僅將四海給掃平,還實現了中原地區的大統一。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他算是一個對國家貢獻很大的帝王了。這位皇子的出生也大有來頭,他的生母是當時的惠妃,當時宮裡最受皇帝寵愛的女人,秉承著愛屋及烏的心態,胤禔也備受帝王的關愛。在胤禔出生之前,康熙就擁有四個兒子了,可惜這四個小孩子的氣運不好,沒存活多久就不幸去世了。所以按照順位的邏輯,胤禔就成了康熙年間的大皇子。
  •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高牆圈禁26年,生了29個子女
    「九子奪嫡」是康熙朝非常有名的一場政治事件,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諸位成年皇子開始展現對皇位的野心。現代小說和影視劇多有涉及這段歷史,多以四阿哥和八阿哥為主角。所以「九子奪嫡」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當是四阿哥胤禛一派與八阿哥胤祀一派。實際上第一個對皇位露出獠牙的,既不是四阿哥也不是八阿哥,而是大阿哥胤褆。
  • 康熙長子胤禔的生母是慧妃還是惠妃?
    康熙長子愛新覺羅·胤禔生母為惠妃納喇氏。康熙朝僅有惠妃,並無慧妃,惠妃是康熙最早冊立的四妃之首。但是清朝有一位慧妃,她是同治帝的四妃之一,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宜榮慶皇貴妃。惠妃納喇氏出身於高貴的滿洲正黃旗官宦人家,她是康熙帝早期的嬪妃,初入宮禁時,納喇氏並無封號,也無位分,只是康熙一名普通的庶妃。康熙九年時,納喇氏為康熙生下了他的第三個皇子,康熙帝親自為其取名承慶,但是承慶由於早產胎裡不足等原因,僅僅兩歲就夭折了。
  • 雍正王朝: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的救命恩人
    在太子胤礽的一生中,一直有一個人,陪伴在他左右,與他一起玩耍,一起成長,一起輝煌,相鬥相殺,又一起成為階下囚,此人便是太子的大哥,康熙王朝的大阿哥胤禔。作為皇長子,胤禔曾兼領內大臣,在上書房值班,正好趕上太子賣官鬻爵,揆敘領著一群即將被放肥缺的庸人,去求見皇帝。說起來,揆敘還是大阿哥的親戚,是大阿哥母親惠妃的娘家人。
  • 康熙大皇子胤禔墓被發現,位於深山之中,打開後學者直呼不可思議
    康熙皇帝是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共誕育了35皇子,20名公主。在康熙皇帝統治早期,因為長子胤禔和嫡長子胤礽年齡較大,因此最受康熙皇帝喜愛。 胤禔是康熙皇帝的第五個皇子,他前面四個哥哥都不幸夭折了,因此他成為了皇長子。胤禔的母親地位不高,僅僅是一個側妃,因此地位比不上嫡出的弟弟胤礽。胤禔雖然地位不高,但是還是有一番才能的,他曾率軍南徵北戰。
  • 康熙大皇子胤禔墓被發現,位於深山之中,打開後學者直呼不可思議
    康熙皇帝是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共誕育了35皇子,20名公主。在康熙皇帝統治早期,因為長子胤禔和嫡長子胤礽年齡較大,因此最受康熙皇帝喜愛。赫舍裡氏是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侄女,索尼家族曾經幫助康熙皇帝,擊敗權臣鰲拜。 赫舍裡氏因為生育太子胤礽,難產去世,康熙皇帝對結髮妻子滿懷愧疚,當即把胤礽立為太子。在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大行其道之時,母親僅僅是一個側妃的胤禔,可謂沒有一點資格,競爭儲君之位。
  • 康熙皇帝為何寧可「食言」,也不肯立八阿哥為太子,有何顧慮?
    在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大封皇子之時,胤禩被受封多羅貝勒,這一年胤禩17歲,是受封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康熙皇帝對皇子封爵是十分謹慎的,這次所謂大封皇子爵位,也僅有皇長子和皇三子受封郡王,四子胤禛、皇五子、皇七子以及皇八子都是貝勒爵位。這次受封最「憋屈」的應該是老四胤禛,而對於老八胤禩來說,這個結果絕對是個大驚喜。
  • 康熙皇長子直郡王胤禔的結局如何?
    康熙嫡次子是胤礽(玄燁第七子),而康熙的皇長子則是胤禔,所謂嫡庶有別,胤禔雖然皇長子,但卻是庶子,所為身份還是不能和胤礽相比的,畢竟胤礽是康熙皇帝嫡後髮妻赫舍裡氏。胤禔,他的母親是惠妃那拉氏,他本來在康熙諸子中排行第五,不過因為康熙前四子都夭折而未序齒,所以胤禔就成了皇長子。皇長子胤禔還是有些能力的,他曾從徵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時被封為直郡王。胤禔本來在諸位兄弟中,是比較聰明能幹的,是曾得到康熙的喜愛。
  • 胤禔被康熙圈禁後,他的母親惠妃,為什麼請求康熙把胤禔殺死
    要知道,想在後宮中鞏固地位,光有皇帝的寵愛還不夠,必須母以子貴,才可能有個好歸宿。所以,胤褆是惠妃的希望,惠妃能不疼愛他嗎?但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下半年,惠妃卻上書康熙,表示胤褆自幼不孝,請求正法。也就是說,惠妃要求康熙殺死胤褆。惠妃為什麼會有這樣反常的舉動呢?
  • 康熙庶長子胤禔爭儲毫無希望?為何如此肯定?
    康熙帝庶長子胤禔,原名保清,本是康熙帝的第五個兒子,因為前面四位兄長急著投胎,先走一步,最後他以序齒居長,所以被稱為康熙朝的皇長子,生母惠妃,出身於葉赫那拉氏,康熙後宮的寵妃之一。做為長子,在接觸政務、祭祀等方面,胤禔比其他兄弟都要早,出徵、祭祀、治理河道這些工作也都做過。二十六歲,年輕的胤禔就被封為多羅直郡王,名如其人,傻直傻直的秉性,在當時來說,雖然不能與太子胤礽相比,但其他兄弟當時的爵位是比不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