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是否適用

2020-12-14 尋歷史真相

01

時至今日,不論是農業總結出來的規律還是生產生活方面的經驗,從古流傳至今,很大一部分都對我們的很有幫助,儘管有些東西到現在仍未洞悉真正的原因。而也有一部分以俗語流傳下來的經驗不能說錯誤,而是時代變遷,這些經驗已不適應於現在的生活。

孩子,不論是男孩女孩,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僅能夠帶來歡樂,還是生命的延續和家庭對未來的希望,所以,很多家庭對於孩子十分的重視,遲遲無法孕育生命的家庭,除了去醫院治療,老一輩的父母還會尋找偏方來增加孕育幼兒的希望,而對於生產孩子,同樣流傳下來了很多經驗和一些「迷信」的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就是這些俗語大軍中的一員,只不過這句俗語到現在還真實嗎?

02

之所以古人總結出這句話的原因,追究其原因,不是通過五行八卦,也不是通過預算,而是受古代社會的各種生產生活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食物,生活條件等。

受氣候的影響,無論是在南方和北方,窮人和富人家庭,自然因素都是無法改變的。在六月,天氣通常比較暖和卻不會過分炎熱,空氣也比較適宜,無論是對母親坐月子還是孩子存活都是相對較好的條件而在寒冬臘月,天氣寒冷,窮人家,炭火不充裕,富人家,儘管保暖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只把孩子划進屋子,長時間抵抗力也會下降,因此,在臘月,孩子出生面臨很大的挑戰,很容易夭折。而在當代社會,各式各樣的保暖設施都有,暖氣,空調都可以為孩子提供充足的供暖條件,而且進出家裡家外,還有棉服,羽絨服,即使在屋外也不用擔心會凍到孩子。

從原始社會到現在,食物一直是人類生存的一大關鍵,現在有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可以使水稻量產量足,但在古代社會食物充足更像是一個夢想。

03

在北方草原上,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六月適合打獵,獵物也在這時更活躍,所以有相對足夠的食物去餵養一個新生兒生存;而在臘月期間,天寒地凍,北方更為寒冷,即使遊牧民族有優秀的捕獵手段,但是獵物都藏匿躲寒,根本沒有獵物可以讓人們捕獵,所以在臘月出生的孩子,沒有充足的營養去餵養,再受溫度的影響,孩子更容易死亡。

在南方,有大量農田去種植各種食物,而且在六月是水產類,水果類食物豐收的季節,所以,在六月出生的孩子,會有各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食物可以供給,但是在冬天,除了夏秋兩季儲存的食物外,沒有新鮮的魚類,水果給孕婦和孩子,所以即使在南方,臘月出生的孩子也沒有六月出生的孩子營養更豐富均衡。

04

但是在現代,各種生產養殖技術的更新發明,一年四季吃到新鮮的水果,魚類是非常容易的,無論是六月還是臘月,都可以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均衡的營養。所以,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在當代生活中已經不適用了。

我國的俗語民諺都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此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本《中國俗語》,想了解更多諺語俗語的朋友們可以直接點擊下方橫條進行購買~↓↓↓

05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有何深意?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古人講:「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話有道理嗎?

古人說「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在如今還適用嗎?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老話說得好》

文章題目: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是否適用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有什麼講究嗎?你是幾月出生?
    大家好,我是鄰小舒,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有什麼講究嗎?你是幾月出生?即便是時間匆忙,也會準備蛋糕、唱生日歌,因為這不僅是最美好的祝願,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其實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與出生月份相關的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有什麼講究嗎?你又是幾月出生呢?首先,「有福生六月」,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因為它就是一句大白話:「有福氣的人出生在六月。」這麼說有什麼講究嗎?
  • 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什麼意思?說盡曾經農村心酸
    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什麼意思?說盡曾經農村心酸古代的人,總是把一個人命運機遇的好壞歸結到「福氣」上,認為一個人從小體弱多病是沒福氣,認為一個人高中狀元是有福氣,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無奈的說法。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這樣,雖然是在講有福沒福,其實卻是體現了古代人的無奈。這句俗語前半句是「有福生六月」。
  • 古人講「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是生活經驗
    民間有很多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在農村地區廣泛流行。俗語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俗語是,古人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結晶。雖然大多數情節看起來都比較淺顯,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女人生孩子,是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行為,無論古今都有很多關於生小孩的俗語。
  • 老話: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本以為是迷信,經歷後才知其中道理
    曾經有老話說「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這句話的意思是相對於臘月出生的孩子來說,6月出生的孩子福氣要大得多。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封建迷信,但仔細想想,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小許以前從來不相信這些所謂的老話,可懷了兩胎,經歷後她才知道其中的道理和奧秘,相信了這些老話。
  • 「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是真的嗎?並非全是迷信,有一定講究
    老人家非常相信命運這個說法,在很多方面都會有自己的執念,就連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並非迷信 前幾天,李阿姨回想起了當年發生在她身上一件事情,不由得感慨萬分。那一年,李阿姨懷上了寶寶,婆婆過來照顧她。
  • 「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寶媽親身經歷後,才發現這不是迷信
    相信不少的寶媽都聽家裡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意思是當孩子在農曆六月時出生,最有福氣,而當孩子在臘月出生時,可能就沒有什麼福氣了。很多人聽到以後,覺得這是老一輩的封建迷信,包括我的表姐,覺得什麼時候生孩子都無所謂,這哪有什麼講究。
  • 老人常說「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出生月份有什麼講究?
    因為,他們會認為這和一個人的一生運勢有關,那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個俗語是「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我們初步理解為有福的人都是在六月出生的,就比如說我,那沒有福氣的人都是在臘月出生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 老人說「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不止是迷信,過來人深有同感
    文|好孕姐去年,我表妹離生產還有倆月的時候,身邊的老人給她算了一下日子,說在農曆臘月中旬,然後老人說「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當時,我表妹覺得這是迷信的說法,就沒當回事。但是,等真到了寶寶出生,坐月子時,她才明白老人說得有道理。
  • 孩子「有福生6月,無福生臘月」,過來人才知道,並不是迷信
    社會上經常流傳著一些順口溜,比如這句「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就是一些老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現在的孩子大都出生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根本沒有吃不上飯的苦惱,所以可能並不是很認同這句話。但其實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這句話都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
  • 「有福生六月,無福生臘月」,那些臘月出生的孩子真的命苦嗎?
    這個說法放到現在來看,無疑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迷信之說,然而也有很多人覺得這句老話非常「準確」:@壞小孩:確實如此,我就是臘月生的人,從小體弱多病,長大財運不濟,怕失去任何人,卻沒人怕失去我,四十多年還在溫飽線上掙扎!
  • 俗語:六月立了秋,兩頭都不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六月立了秋,兩頭都不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糧食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對於古代的農民更重要。小豔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六月立了秋,兩頭都不收」,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農曆六月份立了秋,夏收和秋收都收貨不好。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小豔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農曆六月份就到了秋天,說明天氣冷的早。天氣冷的話,對農作物生長是有一定影響的,會造成糧食的減產,影響最後的收成。類似的俗語還有「七月立秋,顆粒無收。」
  • 農村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老人說有福氣,有道理嗎?
    常言說道「生死有命」,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每個人具體能夠活到多大歲數都是不可控的,畢竟生活中總會發生很多突發事件和不確定因素。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這句話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小孩子出生在八月最好,而老人去世最好在臘月,這有什麼特殊寓意嗎?這句俗語看上去有些封建迷信,所以到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畢竟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於這些俗語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我們都知道出生和去世的時間都不是能夠自己選擇的,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一句俗語呢?這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係。
  • 農村俗語「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都是老一輩的生活歷練,有的詼諧有趣,有的含沙射影,換句話說,用俗語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有些俗語看似這個,實際卻另有所指,比如俗語『六月羊滿肥腸,臘月羊跑斷腸』,啥意思呢?這句俗語單叢字面理解就是六月的羊,由於水草充足,羊吃的飽喝的足,所以羊身體健壯,腦滿腸肥,而到了臘月,百草凋零,想要吃飽肚子,就得到處跑著找,累斷它腸子也不一定能吃飽。這肯定是一個放養的長期觀察到的,其實,這句俗語是說人的命運與生辰八字的密切關係。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有道理嗎先說結論:「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帶有很強的歷史時代性,在古時候農耕文化下,這句話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新時代的現在,反而就沒有那麼大的指導意義了。我就出生在臘月三九天裡,而前段時間我奶奶過世,恰恰也在臘月。我就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有道理嗎?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都都是農民朋友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俗語大都反應的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卻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這也是俗語能流傳這麼廣泛的原因。
  • 農村俗語丨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臘月生,是真的嗎?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臘月生」在特定的年代,這樣去形容一個人有無福氣,是有道理和一定的真實性的。一、為什麼說有福之人六月生呢?主要是指環境的。所以農村有「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開春之後到六月份、新的糧食成熟之前,這段時間,青黃不接,飽受飢餓。農民經常挖野菜,吃樹葉來充飢、度命。那時在老百姓心中,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能吃飽飯,穿暖衣。能夠不受饑寒,是老百姓認定為最有福氣的了。而農曆六月生的人,被認定為是有福之人。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