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的故事

2020-12-16 騰訊網

一、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發燒友試機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稱發燒友,而又未聽過這首序曲,有兩個可能,一是你很年輕,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並不怎麼發燒。

在樂評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寫給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贊助者)的信中也說:"這首序曲將會非常嘈雜而喧譁,我創作它時並無太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諷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時已大受歡迎,為柴可夫斯基贏得極高的聲譽。後來陸續在俄羅斯許多城市和德國、捷克、比利時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作品中最形象鮮明、通俗易懂和備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點恐怕出於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二、《1812》序曲的創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寫的《1812》序曲,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夠長吧!如果你去唱片店買碟時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這首樂曲是柴可夫斯基應他的老師尼古拉.魯賓斯坦之請而作,目的是慶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戰爭中被戰火焚毀。

三、《1812》序曲的內容。

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佔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國迫近莫斯科,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並撤退居民,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六十萬的的部隊大部分被殲滅,最後只剩下不足萬人逃出俄國國境。

《1812》序曲(祖賓梅塔指揮)

四、《1812》序曲常常被音響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

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時,鐘鼓炮齊聲轟鳴,配合樂團的演奏,已令參加典禮的公眾大為激動。到了近代雙聲道時代之後,錄音技術大為躍進,有幾家公司在唱片內加入真實炮聲,更使音響發燒友著迷,他們往往利用實炮錄音的版本來考驗器材的力度、瞬態、低頻等方面的能力。

《1812》序曲

五、《1812》序曲版本

這是一張泰拉克唱片公司出版的《1812》版本

美國泰拉克唱片公司在他的錄音歷史上,曾經出版過4張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音樂製品;其中有3張是CD唱片,1張是超重裝的LP唱片。

泰拉克公司的第一張《1812序曲》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版、發行的。這是一張劃時代的超級LP唱片。採用240克的超重裝壓制(常規的LP唱片每張重120克)。該唱片的重播音色細緻,層次豐富,表現力很好。尤其是在大炮效果錄音的段落,動態十足,質感極佳。當然這也對播放器材、尤其是LP唱頭的循跡能力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該LP唱片在大炮效果部分的片紋十分寬大,紋矩超過了1毫米(常規紋矩為0.1毫米左右)。

這張唱片薈萃了兩部非常典型,且效果火爆的戰爭題材交響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以及貝多芬的《威靈頓的勝利(戰爭交響曲)》,配合《充滿硝煙的旋律——戰爭與音樂!》一文,在戰爭打響的特殊日子裡送給大家。這張唱片是非常有名的,擔任指揮的是著名匈牙利指揮大師多拉蒂,錄音則是美國歷史上十分有名氣的水星公司(已經被飛利浦收購)。優秀的演繹加上高保真的錄音效果,讓這張唱片名垂青史。無論是《1812序曲》還是《威靈頓的勝利》,都是諸多樂評人、唱片雜誌首推的版本。

假使你並非「大炮黨」,請細聽全曲,這首序曲音量起伏變化極大,動用的樂器非常多,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它可以檢驗你的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和動態對比……

相關焦點

  • 《1812序曲》教學設計
    《1812序曲》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聆聽《1812序曲》並感受音樂意境,感受和平讓愛成為我們音樂永恆的主題。【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1812序曲》,在參與聆聽、視唱和對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如何表現戰爭。【知識與技能】能夠了解此作品的創造背景並初步了解作品結構。
  • 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寫作的這部曲子的素材就是來源於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佔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
  • 《1812序曲》音樂版的《戰爭與和平》
    (原標題:《1812序曲》音樂版的《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
  •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 1812序曲
    推薦曲目:  E小調第五交響曲 第二樂章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於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崙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
  •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無比輝煌的慶典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07
    序曲》,也稱為《1812慶典序曲》,作品第49號,降E大調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了《1812序曲》,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法軍,贏得俄法戰爭勝利的歷史事件。序曲》眾多的演繹版本中,由人聲參與的版本,也是比較有趣的版本之一。
  • 動態驚人的《1812序曲》,音響試機和效果示範必備CD
    Telarc公司在它錄音歷史上,曾出版過3版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CD。 第一版是在70年代末出版發行的。 這張《1812序曲》的整體音樂表現是寬廣、通透、聲音很細緻。由於用了很先進的錄音技術,彌補了第二版《1812序曲》清晰度稍差的毛病。錄音長度為60分23秒,比老《1812序曲》長了20多分鐘。
  • 西本智實指揮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奏《1812序曲》
    西本智實指揮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
  • 「今日作家」趙福平 ‖ 令人震撼的《1812》序曲(散文)
    在這些音頻資料中,有一張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就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交響樂《1812》序曲。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1812》序曲就是柴可夫斯基以俄法此次戰爭為背景,創作的一部交響樂音樂作品。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靜謐深遠的主題,讚歌式的表現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美麗風光,以及俄羅斯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惶恐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
  • 新民藝評|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旋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有這樣一部交響樂作品,在沒有現場音樂會的這段日子裡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那就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老柴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世界,在一些戶外演出中,曾多次啟用真的大炮作為樂器使用。
  • 《1812序曲》和《列寧格勒交響曲》
    管弦樂《1812序曲》同交響樂《列寧格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與蕭士塔高維奇,俄羅斯抗擊拿破崙入侵和蘇聯反擊希特勒進攻。艱苦卓絕的兩場戰爭,震撼人心的兩大作品。《1812序曲》,音樂中的刀光劍影,悠長寬廣的樂曲開場,東歐平原上的俄羅斯音樂風格,《馬賽曲》由遠及近,預示著拿破崙的入侵,尤其是結尾部分,槍林彈雨,「炮聲隆隆」,樂團指揮猶如戰場上千軍萬馬的統帥,指揮著交響樂團「陸海空三軍」(弦樂、管樂、銅管樂)的大合奏,氣勢恢宏,鐘聲宣示抗擊侵略的最後勝利。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 《1812序曲》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 《1812序曲》 2020-04-22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1812序曲》
    今天繼續聽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這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 1812序曲發展部,兩軍對壘,正式開撕:一點一點啃古典004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1812序曲:廣袤無垠的序奏部-一點一點啃古典001猛戳這裡穿越)中說到過,整個作品的大致段落結構,從而得知,在呈示部交代了雙方基本情形後,就要進入撕逼階段
  • 1812序曲的尾聲如約而至,炮聲隆隆的歡慶:一點一點啃古典006
    享玩音樂,帶你簡簡單單聽古典音樂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圖片僅供參這時,代表著戰鬥民族的號角主題昂首奏出,1812
  • 1812序曲呈示部,雙方士兵的逐一亮相:一點一點啃古典003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呈示部上面,依次介紹了呈示部中的各個主題,接下來,就該完整的欣賞一下《1812序曲》中的呈示部了。
  • 1812序曲的再現部,就是重新再撕一次:一點一點啃古典005
    享玩音樂,帶你簡簡單單聽古典音樂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
  • 古典發燒必備,10首世界著名音樂會序曲
    回顧序曲的歷史,最初的序曲僅僅是作為歌劇或者音樂會開場前的暖場曲,會主要作用提醒觀眾們音樂會即將開場,並且調動觀眾情緒。在後續的發展中,作曲家們慢慢注意到序曲的魅力,慢慢在歌劇序曲上花更多的時間創作,而序曲也從暖場變成帶有預示劇情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些世界著名的序曲作品。
  • 經典歌劇序曲大薈萃
    經典歌劇序曲大薈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10.20 星期二     早報文娛專訊 10月23日晚7時30分,青島音樂廳將舉行華夏銀行之夜——2015年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音樂季之
  • ZOL音頻帶你試音之《1812序曲》賞析
    正式聽音:   雖然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812序曲》,但是嚴格的說來它也是屬於標題音樂一類,因為它有著文學性和描繪性的標題,並有著較為具體的表現內容。如果仔細的對照1812戰爭的歷史,你會發現這段曲子所描繪的很有可能為兩敗俱傷但卻是戰爭分水嶺的博羅季諾戰役。  (10:06)開始,兩支熟悉的俄羅斯民謠相繼奏響。在這裡仍要留意三角鐵的聲音,此時的泛音應當比第一次所聽到的還要充盈,如果你的系統只能聽到如敲擊鐵棒的聲音,那就說明你系統的解析力還有待提高。
  • 俞峰執棒,寧波交響樂團奏響世界著名節日序曲
    今晚,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執棒,寧波交響樂團在寧波大劇院奏響了世界著名節日序曲薈萃交響音樂會,用熱情和歡樂,迎接即將到來的共和國71周年華誕。 這依舊是一場序曲匯合的音樂會。 8月15日,俞峰帶領寧波交響樂團完成了華格納經典歌劇序曲的演出,吸引了寧波樂迷的熱烈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