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16:33 |海寧發布
什麼是一座城的標誌?
優美的風景,
優秀的文化特色,
還有難得的美食。
那麼,
有什麼美食可以代表海寧?
近日,由海寧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寧市旅遊事務服務中心承辦,海寧市餐飲行業協會、海寧市鄉廚協會協辦的海寧市十大傳統特色名菜評選活動,通過網絡公眾投票和專家評選等環節,產生「味道美 有典故」最值得遊客品嘗的海寧市十大傳統特色菜餚—「潮味十碗」。
是哪十道菜呢?
快一起來看看吧!
潮城宴球
特色:外脆裡嫩,乾隆品嘗後大為讚賞,宴球因此名揚世間
典故與民俗文化:
相傳乾隆皇帝南巡海塘到鹽官,途經長安小鎮,臨時要在長安用餐。而乾隆為示廉政親民,冠冕堂皇地下令,用膳不得用大魚大肉,不許講排場。聖旨不可違反,這可急壞了當地的官員和廚師們。
經過一番苦思之後,終於想出了花樣翻新之法,將魚肉剁成蓉,把肥肉熬成油,將水發肉皮切絲,兩者合二為一,搓捏成團,下水煮熟,取名「宴球」。此菜不僅魚肉兼具,而且還能避人耳目。
乾隆品嘗後大為讚賞,海寧宴球因此名揚世間。
海寧缸肉
特色:酥而不爛、油而不膩,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
典故與民俗文化:
祖先以陶缸烹肉的原生態方法,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至今還有沿用,又由於其特殊的地位,人們又將新婚喜酒,俗稱「酥肉酒」。
此菜與蘇東坡也頗有淵源,據傳,北宋熙寧八年六月,蘇東坡來海寧撰《安國寺大悲閣記》。身為美食家的他嘗到海寧缸肉後大為驚喜。
後來,蘇東坡被貶黃州,飲酒解悶之時就用海寧的方法,就地取材用瓦罐煮肉給友人吃。
海寧缸肉也因蘇東坡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東坡肉」。
胡辣鱔絲
特色:口感酥熟鬆軟,深受詩人徐志摩的喜愛
典故與民俗文化:
海寧人性情溫順,性格平和。從前海寧人吃「辣」,只不過是偶爾嘗嘗味道罷了。就拿「糊辣鱔絲」來說,用的辣材不過是相對平和的胡椒粉。
糊辣鱔絲一個「糊」字,道出了這道菜「酥熟鬆軟」的獨特風味,深受人們喜愛。
大詩人徐志摩每回海寧,凡招待客人,必上百年老店「錦霞館」;上「錦霞館」,必點糊辣鱔絲。
此菜也因徐志摩而名揚世間。也正是由於大詩人徐志摩對家鄉菜的大愛,使得糊辣鱔絲成為了更具文化色彩與人文氣息的海寧味。
錢塘魚圓
特色:海寧魚圓和別的地方的魚圓都不同,不加配料,只是純粹的魚肉,味道鮮美,滑嫩爽口。
典故與民俗文化:
魚圓起源於楚文王時代。據傳,文王熊資一次食魚時被刺卡住了喉,當即怒斬廚師。此後,文王食魚,廚師必先斬魚頭,剝魚皮,剔魚刺,剁細製成魚丸。
魚米之鄉的海寧,魚圓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海寧魚圓和別的地方的魚圓都不同,不加入澱粉等配料,只是純粹的魚肉,因此,別有一番風味。再加上乾隆來海寧微服私訪,在錢塘江邊品嘗錢塘魚圓的傳說故事,錢塘魚圓名聲,因此而遠揚。
八寶魚頭
特色:一道海寧傳統名菜 湯汁奶白 肉質鮮美
典故與民俗文化:
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除夕夜的團年飯一定要吃魚,希望「年年有餘」,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的精神情結。
八寶魚頭是一道海寧傳統名菜,屬於浙江菜。此菜湯汁奶白、肉質鮮美、富有營養,以鰱魚魚頭為主料,以魚圓等八種原料為配料燉製而成,寓意團圓美滿,年年有餘。
荷葉酥方
特色:用荷葉包裹海寧人最愛的食材糯米和酥肉一起蒸,色澤誘人,鹹香軟糯
典故與民俗文化: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就有粽葉煮肉煮糯米的烹飪方法。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民間開始用同樣清香撲鼻的荷葉煮菜。
改革開放後,海寧一名廚師去嘉善西塘旅遊,第一次嘗到了粉蒸肉的味道。
出於職業的敏感,他想,糯米是江南人很喜歡的食材,但在宴席上卻沒有一道相配的糯米菜餚,何不將粉蒸肉、荷葉以及海寧酥方相結合,做一道大菜呢?於是,經過反覆試驗,荷葉酥方誕生了。
海寧三鮮
特色:肉皮柔軟,丸子鮮嫩,營養齊全,口感豐富
典故與民俗文化:
立夏之日,古時天子率公卿大夫在都城南郊舉行迎夏之禮,同時以生肉、鮮果、五穀與茗茶祭祀古帝。此習俗流衍至民間,便有立夏嘗新之舉。
後來慢慢發展成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以炸豬皮、豬肉丸子、魚圓為主料,炸豬皮是江南地區特有的食材,和豬肉、魚肉三樣結合,營養齊全,口感豐富。
嵌寶鴨
特色:海寧人對「嵌寶鴨」情有獨鍾,它既是一道菜,也是一道點心
典故與民俗文化:
嵌寶鴨源自清代宮廷名菜「糯米八寶鴨」。據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時的《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正月二十五日,蘇州織造普福進糯米鴨子,萬年春燉肉,春筍糟鴨,燕窩雞絲"。
乾隆六下江南四駐海寧,因此,海寧人對「嵌寶鴨」情有獨鍾,逢年過節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濃油赤醬的嵌寶鴨,它既是一道菜,也是一道點心,有益健康飲食,一舉兩便。「嵌寶」即「藏寶」,更是有著家有「寶藏」的好寓意。
農家羊酥方
特色:海寧人吃羊肉,喜歡紅燒,濃汁鮮肉,益氣補血
典故與民俗文化:
海寧盛產湖羊,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頭羊。而從宋元時期,便已流行,擺酒席時,都會慢火燉煮一大鍋紅燒羊肉,端上桌,香甜入味,必定一搶而空。
到了近現代,更是海寧人入冬進補必備。海寧人吃羊肉,喜歡紅燒,濃汁鮮肉,益氣補血。冬日裡一道羊酥方最是饞人。
白醋魚羹
特色:魚肉嫩滑,口感微酸,清瑩透徹
典故與民俗文化:
從南宋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據(宋)周密著的《武林舊事》記載:淳熙六年(公元1171 年)3 月15 日,宋高宗趙構登御舟閒遊西湖,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高宗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讚賞。海寧是杭州的近鄰,杭州宋嫂魚羹的妙處,我們現已不可而知。
但海寧白醋魚羹自有獨到之處,其最大的特色,魚肉嫩滑,口感微酸,清瑩透徹,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開胃好菜。
你吃過這10道菜嗎?
你最喜歡哪道菜?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內容來源:海寧旅遊
編輯:徐潔儀
猜你喜歡
1釋放重要信號!海寧黨政考察團考察了這些地方26月浙江好人榜揭曉,海寧1人上榜,你認識她嗎3海寧市委書記、市長來到了這些人家中……
1562229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