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劍指全球最大聚丙烯生產商 東華能源2019年實現營收461.88億元
4月30日,東華能源(002221)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61.88億元,同比微降5.6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7%;基本每股收益0.6984元。
東華能源在實現穩步增長的同時也以高分紅回饋投資者,據公司利潤分配預案,擬以1,576,127,767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11元(含稅),送紅股0股(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報告期內,公司化工板塊、貿易板塊經營平穩,產量和貿易採購量穩中有升,氫能源業務開始起步。同時,公司攜手茂名市政府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已正式動工,公司在大灣區的產業布局起步順利。
戰略布局珠三角,劍指全球最大聚丙烯生產商
東華能源成立於1996年,自2008年上市以來,公司一直專注於烷烴資源的進口、銷售和深加工。近年來,公司充分利用國外的烷烴資源,生產丙烯等基礎石化產品,推動聚烯烴類新材料產業的升級,逐步成長為新興綠色化工的龍頭企業,並致力於成長為未來氫能源產業鏈中優秀的原料供應商和儲運服務商。
在綠色化工板塊,2019年,張家港、寧波裝置運行平穩,全年生產丙烯114.5萬噸,同比增長8.02%;生產聚丙烯92.7萬噸,同比增長15.88%。目前公司PDH裝置產能全國第一,PP產能位居全國前列、民營企業第一位。寧波目前在建的1套66萬噸/年PDH和2*40萬噸/年PP裝置建成投產後,公司在綠色化工領域的領先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緊緊抓住國家新能源戰略的發展契機,2019年9月份,公司在大灣區的戰略布局正式啟動,攜手茂名市人民政府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產業基地。公司將在茂名市投資建設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超400億元,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產約450萬噸/年丙烯、350-400萬噸/年聚丙烯、100萬噸/年乙烯、50萬噸/年聚乙烯、10萬噸/年丁二烯和20萬噸/年氫氣的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茂名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後,公司將會新增丙烯、聚丙烯產能各200萬噸/年。目前,項目一期中的丙烷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已經完成立項備案,配套庫區已經完成各項前期審批手續並正式開工。
資料顯示,聚丙烯是重要的熱塑性塑料,主要應用於汽車、家電、玩具、日用品、工業容器等領域。2019年,國內聚丙烯產能2446萬噸,產量2235萬噸,表觀消費量2550萬噸,供需缺口315萬噸,缺口依靠進口補充。2019年聚丙烯消費增速7%,仍呈較快增長態勢,東華能源選擇聚丙烯產品作為PDH的下遊,也是看到了聚丙烯需求的廣闊空間。
有序推進氫能源產業發展,未來爆發可期
在氫能源板塊,2019年,公司2套66萬噸PDH裝置每年副產6萬噸高純度低成本氫氣,隨著寧波新裝置的投產,每年還將新增3萬噸高純度低成本氫氣產能。t值得關注的是,張家港、寧波的氫氣銷售均已經實現突破。報告期內,除部分副產氫由公司自用外,大部分銷售到附近的化工企業,同時,江蘇東華港城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江蘇地區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實現了商業化運營,不僅為氫能源公交車輛提供加氫服務,也開始為氫能源物流車提供加氫服務。
東興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按照國內2030年百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劃,制氫能源產業市場規模將達630億元(氫氣價格按照3.5萬元/噸),遠期市場規模將超千億。東華能源每生產1噸丙烯約可產生42.84kg氫氣,由於氫氣為丙烷裂解脫氫的副產物,因此無需額外的資本投入和化石原料投入,最具有經濟性。未來燃料氫氣的合理售價若按3.5萬元/噸、公司年產氫氣9萬噸計算,增厚31.5億元。
此外,為促進公司由全球最大的烷烴資源綜合商社向全球領先的綠色化工生產商和優質氫能源供應商成功轉型,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擬逐步退出LPG國際及國內貿易業務,並將相應的貿易類資產從公司剝離,集中資源建設茂名、寧波烷烴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逐步降低貿易板塊因資金佔用量大、盈利能力低、業績波動頻繁等不利因素對公司的影響,剝離完成後,公司將進一步提升資產質量。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