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斜樓現場。 本報記者 閔捷攝
8月10日,四川成都「校園春天」小區的業主代表們收到了隔壁「德馨苑」小區開發商送來的補償建議方案。事情的起因是,7月中旬的一場大雨後,「校園春天」小區原來距離就很近的兩棟樓房居然微微傾斜,靠在了一起。
兩棟樓的業主們恐慌萬分,因為害怕樓房會倒塌,有人甚至準備了遺書。經過分析,業主們認為是隔壁「德馨苑」小區開挖基坑,影響了「校園春天」小區樓房的穩定性。「德馨苑」在得知情況後,趕緊停止施工,商議解決。
圍繞樓房傾斜原因的鑑定和經濟補償兩個焦點,「德馨苑」的開發商和「校園春天」的業主分歧明顯。由於缺乏現成的解決方案,對這起被網友稱為成都「樓歪歪」的事件,雙方只能一步步摸索出路。
兩棟樓靠在一起成20度夾角
7月16、17日,成都下了兩天大雨。17日早晨,家住「校園春天」7棟1單元1號的張先生起床後,按照慣例走到陽臺,準備打開窗戶透氣,可連推了幾下都沒有推開。張先生向外一看,旁邊6棟2單元4號的陽臺靠在了自家陽臺的窗框上,窗框被壓變形。
再抬頭向上一看,張先生發現6棟和7棟兩棟樓越向上貼得越近。他大吃一驚,交房不到5年的樓居然傾斜了。
後來張先生才知道,6棟、7棟相鄰的牆壁已經呈20度夾角。事發之後,成都市建委派來的工作人員發現,在小區建築設計圖上,兩樓之間的最窄距離為6釐米。現在,這個距離已經不存在。
兩棟樓房斜靠在一起,不僅導致相鄰的陽臺窗戶無法打開,而且一些業主家裡牆面出現細微裂痕、房門變形。在鄰近的8棟,業主家裡也陸續發現了細細的牆面裂縫。
在這3棟居民樓的樓下,道路路面出現多條縱橫交錯的裂痕,最寬達1釐米以上。道路與兩邊綠化帶相交處,出現了最寬達14釐米的裂縫。路邊就是小區的圍牆,上面也有五六條裂縫,最寬的一條達到4釐米。
6、7、8三棟樓一共有66戶業主。事情發生後,一些業主在附近租房子暫住;一些業主搬到親戚家借住;一些業主則留在家中密切觀察,如果有更大的危險出現,再考慮搬家。
7棟1單元9號的劉玲竺家裡,現在只留下兩個老人看房子。他們家廚房的一塊天花板和牆柱產生了錯位,廚房門無法關上。7月19日,劉玲竺和丈夫帶著6歲大的小女兒,到旁邊的大學裡租了一間房子暫住。
8棟的張女士(化名)一家,去年從地震重災區都江堰搬到成都,入住「校園春天」。平安度過汶川大地震的這家人,一直感謝幸運之神的眷顧,沒想到在成都安的家如今也遇到問題了。房子出事後,張女士立即讓父母帶著上幼兒園的女兒,回到都江堰寄住在親戚家裡。
7月30日到8月2日,成都持續降雨。「校園春天」的業主們7月31日發現,路面出現了幾條新的裂縫,他們的不安還在加深。
不僅是「校園春天」6、7、8棟的業主深陷煩惱,小區其他樓房的業主也憂慮著「房屋貶值」問題,因為這個小區的建築會被外界認為不夠安全,今後無法賣出好價錢了。
黃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