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四川德陽的沒有名氣和資源的原創歌手,但是《離人愁》火在了抖音上,火的連我五歲的侄子都會唱了。
春去白了華發落寞了思量剪下一縷愁絲遮目讓人盲 今人斷了腸,今天各一方 今生與你相見無望 繁華落幕離人難敢訴衷腸 昨夜又見當年棄我不歸郎 今夜太漫長,今兩股痒痒 今人比枯葉瘦花黃 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醉裡看百花深處愁莫把那關外野遊,留佳人等候 夢裡殤此情高几樓 繁華落幕離人難敢訴衷腸 昨夜又見當年棄我不歸郎 今夜太漫長,今兩股痒痒 今人比枯葉瘦花黃 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醉裡看百花深處愁 莫把那關外野遊,留佳人等候 夢裡殤此情高几樓 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醉裡看百花深處愁 莫把那關外野遊,留佳人等候 夢裡殤此情高几樓 夢裡殤此情高几樓
不管知乎上的朋友們怎樣褒貶不一,但他就是火了。
不能說開頭抄襲了誰誰誰,作曲其實很容易被其他人影響,就如同你小時候特別崇拜某一個歌手,你特別喜歡他的曲子,每當你提起音樂這個概念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想起你以前經常聽的旋律,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作者在創造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帶入到自己的作品裡,這很正常,不能一口咬定。(其他回答貌似也這麼說)
其實這曲子就那樣,我也不是什麼專業鑑賞家,就偶爾在網易雲上聽點日推而已。
喜歡這首歌的人大有人在,也沒必要說這歌怎麼樣怎麼樣,沒必要給他一個什麼標籤,鳳凰傳奇的歌真的土嗎,荷塘月色我覺得很好啊,詞也寫的不錯,網上還有很多吉他指彈和鋼琴獨奏(趙海洋的夜色鋼琴曲)的改編,很好聽啊。那他為什麼這麼土?是不是你每次聽見這首歌的時候,聲音的來源基本都是中老年人的手機喇叭、殺馬特電動車的山寨低音炮、老年廣場舞音響?
所以你對一首歌曲正確認知是不是被周圍的事物影響了?嗯。
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現在感覺到夜太漫長,現在也感覺到大腿很癢。結合下面的歌詞: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很容易得出,歌者對於江湖的嚮往,覺得應該仗劍策馬闖蕩江湖,飲酒高歌,而不是現在覺得夜裡太漫長,覺得兩股痒痒。實際上,大腿癢是想策馬奔馳。歌詞其實沒啥問題。
這首歌明顯是一男一女兩個人在隔空對話
男說:春去白了華發落寞了思量。
女說:剪下一縷愁絲遮目讓人盲。
男說:今人斷了腸,今天各一方
女說:今生與你相見無望
男說:繁華落幕離人難敢訴衷腸。
女說:昨夜又見當年棄我不歸郎。
男說:今夜太漫長,今兩股痒痒。
女說:今人比枯葉瘦花黃。
男說: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醉裡看百花深處愁。
女說:莫把那關外野遊,留佳人等候,夢裡殤此情高几樓。
如果這樣來看,這首詞寫得是可以的,除了個別詞句需要斟酌外,已經分別把男人的孤寂落寞、放縱不羈,女人的哀怨悽婉、思緒情長表達了出來,而且對於男女不同的語氣、心態也是比較貼合的。
一人折劍出江湖
「年輕遊俠兒淚眼模糊,悽然一笑,站起身,拿木劍對準牆壁,狠狠折斷。此後江湖再無溫華的消息,這名才出江湖便已名動天下的木劍遊俠兒,一夜之間,以最決然的蒼涼姿態,離開了江湖。 刺骨大雪中,他最後對自己說了一句。
「不練劍了。」」——《雪中悍刀行》
……詞好、歌好、唱的好,極具識別度的原創…… 在評論處大多是雪中的段子,唯獨雪中的這片段令人感動………() ……
敬那自殘出走江湖的溫華,敬那聲「小二,上酒」
先不專業地聊聊聽感,如果這首歌算是古風圈的,那首先歌曲品質還是高過古風圈大部分歌曲,主要是編曲簡單,沒有通電(我跟你嗦古風圈通電泛濫得不行了),而且錄製效果也不錯,人聲清楚,唱功到位, 間奏京腔和句末轉音很不錯,高音區表現力很強,副歌處理很清楚很爽快,強弱過渡得當。
再說說旋律重複的問題,有可能是唱腔和音域的關係我一開始根本沒聽出煙花易冷的感覺,後來看別人說了哦的確,主歌第一句一半旋律重合,第二句大概是完全重合了。就這些重合當然是絕對無法定性為抄襲的(不然許嵩還怎麼辦)。
再說說歌詞,古風歌曲一向是不看歌詞的,為啥,因為一切不能用來朗誦的歌詞都是沒必要深究的(當然你不覺得朗誦起來很尷尬請無視我)。重韻基本沒有,那個兩股痒痒還挺不錯的,算是歌詞裡的亮點,強行押韻有個兩句,相鄰兩句重音了也有一處,基本歌詞沒啥大問題,聽著歌至少不尷尬就完事了。
洗腦性,我發現很多人對這首歌的反感主要源於抖音和周圍fellow的洗腦,不得不說這其實是這首歌的長處,旋律節奏夠簡單基礎而且耐聽,不會像有些古風歌一樣大量使用小調和切分音。朗朗上口從來都不是壞事,畢竟致愛麗絲就是洗腦的鼻祖23333
總體來說,編曲不錯,旋律不錯不算抄襲,歌詞湊合,唱功過硬,處理細膩(這麼簡單的旋律細膩也是應該的),唱腔亮點不少,是一首可以多聽,唱唱的歌。
無意中聽到這首歌,覺得旋律很好聽。上知乎一看,全是黑。拿它當輕音樂如何? 論歌詞,現在那些情愛流行音樂,又有幾個能聽懂裡面說了些什麼? 論旋律,還抄襲,呵呵呵呵。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和BLUE的All Rise,不也神似麼。 聽首歌而已。計較那麼多幹什麼。
正是應了那句話:見不得人紅,容不得人好,這真是個誰也不服誰、誰也看不上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