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檸檬在看《朋友請聽好》這檔綜藝,其中有一個片段,相信看到這段的觀眾都會很容易產生共鳴,因為我們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這個片段是:
謝娜提到有一次她的事情很多,忙到她自己感覺有點承受不了了,她就問何老師:當你覺得你搞不了了,應該怎麼辦?何老師是這樣回復的:在這種時候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綁架,因為其實事情壓不垮我們,反而是情緒會壓垮我們。
何老師看問題確實很通透。
在沒學習心理學前,我經常會誤以為,自己會煩躁失眠,是各種事情、各種人讓我煩,所以解決煩惱的辦法,就是避開這些事情不去想、也不去接觸不喜歡的人。
但事實上我發現,這樣的方法根本沒有什麼效果,即使不去接觸,那種負面的情緒還會纏著我。
我可能一個人默默地生悶氣,或者陷入反芻思維中,最後情緒反過來影響我的身體,所以每次經歷這些事之後,我都會覺得自己免疫力下降了,很容易生病,感覺不舒服。
那種感覺就好像夜深人靜的夜晚,總有蚊子圍著你飛,哪怕你咬不到你,可是你聽著它嗡嗡嗡的聲音就是覺得很煩,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中的野馬效應。
這個效應講的是:
有一種依靠吸食動物的血生存的蝙蝠,它們常常會去叮野馬的血,但是野馬哪怕暴怒、狂奔躲避,可就是拿這些蝙蝠沒有辦法,最後蝙蝠吸完血滿足地離開了,很多野馬卻被折磨死了。動物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蝙蝠所吸的血量其實很少,並不足以導致野馬失血過多而死,真正致野馬死因的就是它們因此脾氣暴躁、不停狂奔,最後累死。
這個效應給我們的教訓就是:
那些外界的因素往往不足以致命,導致危機產生的真正原因是內在情緒的失控,比如因為一些芝麻小事就大動肝火。
之前也有朋友跟我傾訴:
她是在教育機構工作做主管,一旦工作事多的時候,就很容易失眠焦慮,慢性腸炎就會復發。一開始她以為復發是與自己的飲食有關,去看過幾次醫生,但醫生說這其實與她的壓力情緒有關。這讓她很佩服她的上級,明明她的上級比她壓力還大還多,但面對各種繁瑣的事情時,她的領導總能很樂觀地看待問題,好像那些問題都不算事,所以她的身體就很健康。
由此可見,我們不要怪為什麼總是自己遇到那些不開心的事,真正折磨我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思維帶來的負面情緒。
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正視、調節好這些情緒,這些情緒通常就會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
所以遇到問題,學會控制情緒非常重要。
比如遇到一個你討厭的人,讓你很生氣,之前你可能會選擇衝對方發一通火,結果還是越想越氣。
不如試一下,當怒火發生的時候,先在內心默默地倒數十二個數,有可能數到7時,你的負面情緒就會停下來了,這時候再去行動。
可以先與對方溝通,看能不能讓兩個人的理念達成一致,如果不行,那麼就和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
不要因為別人的行為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