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河長」來幫忙 奉賢河道管理能級不斷提升

2020-12-16 環京津新聞網

東方網7月1日消息:轉眼間,又將來到盛夏時節。奉賢區柘林鎮南勝村的黨支部書記鬱立章也是一大早就拿著水杯,來到了貝港河的附近「轉悠」。清風襲來,岸邊的蒲葦隨風搖曳起身姿。村民們看到鬱立章,都親切地和他招呼:「書記這麼早就來巡河啊。」

然而,就在4年前,貝港河南勝村段水面上曾滿是水草和垃圾,臭味難聞;河道兩邊還有臭氣燻天的養豬場及汙染企業,汙染物直排河道內,一度被列入市級重汙染河道清單。經過漫長而艱辛的河道整治後,終於,貝港河南勝村段在2019年被評為了奉賢區最美河道之一。

「細水才能長流,如何將貝港河維護好、監管好是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而『奉賢河長』APP幫助我們省去了很多麻煩。」鬱立章說罷,便在APP中開始演示,「我可以在這裡填寫發現的情況,然後定位、拍照、上傳,一般隔天就會開始受理,然後有工作人員過來清理,十分方便。」

同樣認為APP為自己的河長工作帶來便捷的,還有金匯鎮白沙村的黨總支書記李麗。「在沒有APP的時候,我是比較怕下雨天出去巡河的,又要撐傘,又要拿本子手寫,經常手忙腳亂。」她坦言道。

此外,李麗還表示,「奉賢河長」APP功能的不斷更新完善也讓村裡的河長們對於巡河變得更加主動積極,次數也變得規律起來。「APP功能還沒完善的時候,你在河邊走了幾步,就能顯示巡河完成,現在肯定是不行。」對於監管力度的增強,李麗說,當你巡河的次數變多了,巡河的時間變長了,這一切老百姓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從前村民對於河道保護意識不是那麼強,但他們看到我們的工作辛苦,也逐漸開始不在河邊種菜養鴨,發現垃圾也會第一時間告訴我們。」說到這裡,李麗顯得十分動容,她從2017年開始擔任河長至今,親眼見證了白沙村的水質逐步改善,好似又回到了童年時,滿眼的清澈。

「自2018年4月,『奉賢河長』APP啟用以來共累計巡河12萬人次,2018年7月與網格化平臺對接後河長上報有效巡河案件1624件,動態結案率達到了100%。」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奉賢河長」APP通過網格化平臺將涉河問題從發現、流轉、處置、銷項形成閉環管理;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水環境治理從集中整治轉向常態管理與精細化管理,提高河長履職效率。

同時,為了讓市民可以一起參與河道的監管整治,奉賢區河長制辦公室也推出了「奉賢河長」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市民除了能在裡面隨時查看奉賢區的河湖信息、水質信息、河長信息外,還能隨時上報涉河問題。

近日,在青村鎮沈福林宅後河邊,就有群眾發現河邊護欄被破壞,周邊居民在河邊洗拖把、倒髒水等問題,隨即通過公眾微信號反應了這一問題,青村鎮河長辦也於次日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完成河道護欄的維護,並向居民宣傳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

除了「奉賢河長」APP和「奉賢河長」的微信公眾號幫助提升河道精細化管理水平外,在奉賢區「智慧河長」的管理體系中,還有著不可缺失的另外一環——區水務(河長制)綜合指揮平臺。

來到區水務局二樓,在綜合指揮平臺的河長制模式中,可以清楚、直觀地看到各街鎮河長的巡河情況、申報事件的大類子類以及本月的案件情況,事件發生的點位也會在大屏幕的中間地圖一一呈現,滑鼠點擊後,就會轉入詳情頁面。據悉,目前全區3987條河湖、1160名行政河長、2.8萬個沿河排口信息、2000家沿河企業信息、3.25萬條水質數據都已經導入綜合指揮平臺,而平臺與區城運中心之間也形成數據共享,雙方可以對各個水文、水閘站點的雨量、水位情況、水質自動檢測站點的水質數據進行調取共享。

接下來,「奉賢河長」APP將不斷提高發現處置能力,並於年底前納入828名志願者、721名民間河長信息;完成智能水質、水閘引排水流量、排水管網等智能檢測感知設備布點建設,同步對接綜合指揮平臺,同時,充分利用好「智慧河長」管理體系中的「2個平臺,1個APP」,完善河道精細化管理能力,將「河長制」工作落到實處,持續改善提升全區水生態環境,讓廣大市民群眾有更多幸福感和滿意度。

相關焦點

  • 濟南:河道有問題找河長 河長到底能幹啥?
    」這個詞漸漸在濟南市民中熱乎起來,都知道河道有問題找河長,但是河長到底能幹啥?  水生態文明城建設不止步 河長工作不停歇  2013年,我市在124條河道推行了河長制,成為我市創建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工作中的一抹亮點。並且,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我市此前還探索建立「一河雙人」河流保護制度。也就是說,一條河有兩個「家長」負責,在每條河道的河岸顯要位置設立河長信息公示牌,公布河長姓名、舉報電話。
  • 秀洲盯緊村級河道全域提升交接斷面水質
    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實現優秀的歷史性轉變,是綠色生態戰略在秀洲的生動實踐,也是『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的深化,必須持續鞏固、不斷提升。」區委書記吳炳芳表示。昔日又髒又臭的河道實現「大變臉」,再現了當年的碧水清流,讓周邊百姓切實感受到水清景美的幸福生活。  水質的改善得益於秀洲區採用項目化手段推進「五水共治」。水裡問題岸上治,岸上問題不除,汙染源頭不斷。為此,秀洲區向各類汙染源「開刀」。  肖家灣港是王江涇鎮的一條河道,之前周邊直排的噴水織機廢水讓其變白變臭。
  • 平和有支「河道衛士」
    4日上午,接到「智慧河長」平臺轉來的信息後,漳州市平和縣山格鎮幾名河道專管員,統一穿上制式黑色作訓服,戴上黑色的作訓帽,駕駛快艇在河道上穿梭巡邏,打撈河面漂浮物。 河道衛生的整潔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保護好「母親河」,平和縣認真落實河長制。
  • 巡河APP助力肥西打造「智慧河長」
    2017年,肥西縣率先出臺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全縣範圍內19條主要河湖庫渠分別由縣委、縣政府領導擔任河長。14個鄉鎮(園區)設立鄉、村兩級河湖長836人,涵蓋全縣915個河湖庫渠,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全覆蓋。
  • 臨澤倪家營鎮:「四強化」助推河長制多維度提升
    通訊員 蔣雨蓉  今年以來,臨澤縣倪家營鎮始終堅持把全面實行「河長制」作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任務,堅持聯防聯動,強化監管考核,進一步推進河長制工作多維度提升
  • 溫州實現河長制全覆蓋 14465條河道都有了「河長」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溫州市150多名河長參加《浙江省河長制規定》培訓會,學習10月1日剛通過省人大審議通過的《浙江省河長制規定》。據悉,目前全市共計8751名各級黨政幹部分別擔任全市14465條(18935.6公裡)河道的「河長」,實現了河長制全覆蓋。
  • 溫州市四套班子領導任24條河道「河長」
    原標題:溫州市四套班子領導任24條河道「河長」   昨天印發的《溫州市「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今年要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現省級、市級、縣級、鄉(鎮)級河道「河長制」全覆蓋。市四套班子領導擔任我市24條省級、市級河道的「河長」,實行「一對一」結對管理,對聯繫掛鈎的河道治理負總責。  去年11月,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了《關於全面實施「河長制」 進一步加強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實施「河長制」。  市水利部門介紹,我市共有各類河道14392條,其中省級、市級河道26條。
  • 江蘇如東:「問河長」之後「問局長」縱橫交融「問」出河道清如許
    江蘇省如東縣創新開展人大代表「問」河長活動,各級人大代表積極發揮主體作用,投身治水一線,巡河道、問河長,努力當好「清水綠岸」的推動者、參與者和實踐者。今年以來,如東縣在「問河長」的基礎上增加「問局長」,推動屬地黨委政府和條線部門工作有效融合,共謀共治,「問」出清水綠岸新局面。
  • 提升人居環境 推進河道「四清一治」
    「河道清理以後,看起來清爽多了,也是為明年雨季防汛提前作準備。」上元社區居民張大爺滿意地說。目前,正值枯水季節,是河道清淤整治的關鍵時間點。為了全面提高溝渠的蓄水排澇功能,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和抗災能力,街子鎮黨委、政府結合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力點,精心組織,集中人力、物力對轄區內主要河道溝渠進行清淤整治。
  • 省委省政府召開2020年全省河長述職視頻會議
    從總書記關於「黃河寧、天下平」和「河南安則天下安」的告誡中強化憂患意識,牢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確保河湖安瀾作為頭等大事,既立足當前,時刻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準備,又著眼長遠,在河道防洪、水庫建設等方面提升能級,切實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準確把握河湖治理與流域發展的關係,以擔當之責落實河湖長制。
  • 河長故事丨擦亮塞上江南「金名片」
    一年來,從賀蘭山東麓到六盤山腳下,寧夏協同作戰,合力攻堅,「把脈問診」河流湖泊,實現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全覆蓋,形成了河長主導、部門聯動、標本兼治、全民參與的河湖管理保護體系。環境優美,綠水青山成為寧夏「金名片」。生態立區 呵護美麗寧夏最亮色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寧夏,三面環沙,生態脆弱。
  • 「大學生河長」「企業河長」攜手治理水環境
    來南京上了大學後,他對水治理興趣不減,主動報名加入「大學生河長」隊伍中,職責為巡查反饋,同時以身作則,宣傳引導師生愛河護河。校地共治,「臭水溝」變身校園美景駱帝瑤等同學擔任「河長」的紫湖溪,最早是紫金山上一眼山泉,東起蔣王廟街,西至玄武湖,全長4.71公裡。河流自東向西流經南林大校區,長度超千米。
  • 宛城區召開鄉級河長述職工作會議
    近年來,全區各級河長、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河長制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推進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建設,查找解決影響河流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河長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從「有名」「有實」向「有力」「有為」轉變,全區河流管理保護進入新階段。至目前,區、鄉、村河長累計巡河2819次,共發現解決各類問題50餘個。著力打造「智慧河長」,設立監控探頭36個,實現河道24小時無死角、全方位監控。
  • 江蘇如東:「問河長」之後「問局長」 縱橫交融「問」出河道清如許
    江蘇省如東縣創新開展人大代表「問」河長活動,各級人大代表積極發揮主體作用,投身治水一線,巡河道、問河長,努力當好「清水綠岸」的推動者、參與者和實踐者。今年以來,如東縣在「問河長」的基礎上增加「問局長」,推動屬地黨委政府和條線部門工作有效融合,共謀共治,「問」出清水綠岸新局面。
  • 海曙建立「三級河長」制度 160名河長「守水有責」
    追根溯源封堵河水汙染  隨著修葺一新的南塘老街成為來甬遊客的必選景點,流經的南塘河「水情」也引起了各界關注。  「要重視南塘河河岸河道保潔與汙水排放情況,強化源頭防治和督查。」這是南塘河區級河長在最新一次巡河後對沿河相關部門和單位提出的要求。
  • 大溪溝街道在全市率先實施「河長+警長」管理模式保護飲用水源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雷強4月19日,大溪溝街道啟動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工作,即日起,該飲用水源保護區將正式採取「河長+警長」的管理模式,進一步織密用水安全保護網。近年來,大溪溝街道通過搬遷船舶、修建隔離設施、清查整治排汙口、開展「清河一號」等工作措施,有力的提升了飲用水源區保護水平,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但仍然有少數市民法律意識淡薄,釣魚遊泳等問題禁而不絕,對飲用水源地周邊生態安全和取水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 落實河長制,關鍵靠制度(現場評論·我與河長面對面⑤)
    因地制宜、依靠制度,就能在創造性落實河長制中不斷提升河湖治理水平    經過綜合整治的東太湖沿岸草木蔥鬱,湖水清澈見底;江蘇無錫濱湖地區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十裡芳堤遊人如織。隆冬時節,水韻江蘇,太湖散發著獨特的風情。
  • 河長訪談 | 青浦:紮實推進社區河長制 健全河湖管理長效機制
    河長訪談 | 青浦:紮實推進社區河長制 健全河湖管理長效機制 2020-12-02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民間河長」助力河湖管理紀實:民間河長在行動 守護城區碧水...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在社會各界、市河長辦、市生態環境局的大力支持下,韶關市樂善義工會環保服務總隊開展社區環保、環保登山、環保進校園、民間河長、走讀北江、共愛珠江等一系列的環保公益活動,共計45場次,吸引3000多人參與環保活動,有效助力我市河湖管理。
  • 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2020年全省河長述職視頻會議 王國生尹弘出席並...
    從總書記關於「黃河寧、天下平」和「河南安則天下安」的告誡中強化憂患意識,牢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確保河湖安瀾作為頭等大事,既立足當前,時刻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準備,又著眼長遠,在河道防洪、水庫建設等方面提升能級,切實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準確把握河湖治理與流域發展的關係,以擔當之責落實河湖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