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唯一一位把三個最高軍職全當遍的元帥

2020-12-13 孔甲丙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在近代中國戰爭史上,叱吒風雲的解放軍十大元帥早已威名遠播,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每位元帥的故事都極具傳奇色彩,這其中,徐向前更是擔任過軍委副主席、總參謀長、國防部長,成為名副其實的當過全軍三個最高軍職的元帥。

雖然身經百戰、戰功赫赫,但是徐向前是一位非常低調、樸實的元帥,他一生經歷坎坷,多次處在危急關頭,但是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智慧,最終逢兇化吉、化險為夷,此外,徐向前也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名來自北方的元帥。歷史的步伐不停前進,但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已被鐫刻在滔滔歲月中。

自古英雄出少年,平步青雲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臺縣,他出生的那天,恰好是晚清名臣李鴻章去世的第二天,冥冥之中似乎昭示著蒼天需要他接替大任。

彼時的華夏大地狼煙四起,軍閥連年徵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幼時的徐向前在家人的教導下,就已經立志,要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由於家庭貧苦,徐向前在一家書店裡做學徒,正是在這裡,他遍覽群書,第一次得到了了解這個世界的機會。

這一時期的各地軍閥,相互之間都在爭辦學堂,期望通過辦學堂的方式為自己的勢力儲備人才。由此徐向前的命運終於迎來了第一次轉機,1924年,徐向前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開始了他戎馬的一生。

然而在軍校裡,他似乎並不受時任校長委員長的重視,因此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後來的紅軍時期,才讓委員長後悔不迭失去這個人才。

進入軍校後的第二年春天,為了討伐廣東軍閥陳炯明,革命軍計劃以黃埔軍校軍官及學生組成東徵主力軍。徐向前也加入到東徵軍中,此次戰役中,徐向前就已體現了他英勇智慧的一面,東徵勝利後,徐向前擔任國民軍教官,逐漸積累了對軍隊的領導經驗。

然而這一年,對徐向前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在東徵中,他看到那些為了革命而不怕流血犧牲的仁人志士,也正是在擔任教官後,他也見到了國民軍內部的腐敗、軍紀敗壞等陰暗一面。他像一朵迷失在風中的蒲公英,在等待著蒼天的召喚。

陳炯明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英雄似乎總是在等待著被命運安排,大革命失敗後,徐向前經人介紹加入了黨組織。初入組織,就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面對各地鬆散的紅色政權,需要立即組織發展紅軍根據地,彼時他接手的紅軍都是一些務農為主的農民。

徐向前發揮了卓越的遠見,最終凝聚了人心,並且面對著國民政府軍隊的圍剿,數次以少勝多,他的威名逐漸在軍隊中顯赫。

徐向前一生中最為關鍵的時間節點便是發生在長徵時期,在鄂豫皖蘇區將紅軍根據地發展壯大後,此時的徐向前已經真正展現了作為一名軍隊高級領導人的才能。

當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徐向前終於又回到了黨中央,面對張國燾的分裂紅軍計劃,徐向前義正言辭的拒絕並與中央紅軍靠在一起。這支張國燾妄圖分裂的紅軍,是徐向前幾乎憑一己之力培養出來的,而且,其個人也是當時紅軍方面軍中最年輕的指揮官。

張國燾

這一切,都與徐向前的個人能力密不可分,也正是有過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履歷,建國後徐向前可以擔任軍委副主席、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等要職。

然而鐵漢柔情,徐向前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經歷。當時在紅軍根據地,眼看著徐向前的威望越來越高,張國燾早已嫉妒不已,他指揮人秘密將徐向前妻子程訓宣抓起來,希望通過她指控徐向前的錯誤,從而罷免徐向前。

然而,元帥的妻子也是鐵骨錚錚,誓不向惡勢力低頭,張國燾的算盤打空了,他派人秘密處決了程訓宣。幾年後,徐向前才知道該事件的前因後果,他默然無語,以至於此後多年也不肯娶妻。

抗戰爆發後,徐向前擔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由此開始了抗戰生涯。徐向前充分體察民情、軍情,開闢了多個抗戰根據地,打得日本軍聞風喪膽。徐向前有一項特別神奇的能力,那便是在危難之中以一己之力發展黨的事業,並且最終由星星之火燎原成日月之輝。

當初他遵從黨中央指派,開闢新的抗戰根據地,通過走訪調查,結合實際,最終形成了冀南抗戰根據地。正是在這些英雄人物的領導下,到抗戰結束時,八路軍總人數已發展到近百萬人。

宜將剩勇追窮寇,名震天下

抗戰勝利後,原本以為中華大地將迎來太平日,卻不料委員長公然撕毀雙十協定,主動侵犯解放區。此時的徐向前在危急關頭再一次挑起大梁,這一次他面對的將是他當年的前輩、「山西王」閻錫山

閻錫山

閻錫山與徐向前同為五臺縣人,並且閻在山西經營多年,兵多將廣。可惜,他遇到了解放軍戰神徐向前,徐向前先後發動晉中戰役、太原戰役,最終閻錫山倉皇逃到臺灣,此後一生也再沒回到大陸。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由徐向前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面對著這個歷經苦難的文明大國,一切都是百廢待興,國家和人民需要徐向前,此後他又擔任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幾乎貢獻了畢生的精力,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

新中國建立後,徐向前雖然處在高位,但是時時記掛蒼生,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此時的元帥已經老去,但是居於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徐向前再一次肩負起重擔。

他參與謀劃、組織對越的軍事反擊,最終在全體指戰員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對越戰爭的勝利,完全體現了他作為一名黨員的高風亮節。

而且,徐向前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他喜好攝影,會織毛衣,生活情趣盎然。他用一生體現了作為一名優秀指揮者的應有素質,面對困難時可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面對閒暇時又可做到陶冶情操。

歷史的滾滾洪流攜帶著英雄人物東流而去,在歲月無情的變遷中,那些光輝的事跡將永遠熠熠生輝。一個背負著巨大苦難的民族從血雨腥風中一路走來,那些在黑暗中為民族照亮前進道路的先輩將永遠不朽。

百年的時光瞬間即逝,元帥的偉業卻如燈塔,今日悠悠中華已成復興之象,帶著氣勢恢宏的新面貌又將踏入新的徵程,在那些埋藏的塵封過往中,為這個民族、國家做出畢生奉獻的人物他們終將含笑九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布衣元帥」,徐向前在十大元帥裡面是最苦的?
    所以作為唯一的北方元帥,徐向前(1901-1990)的奮鬥歷程,確實艱苦卓絕。其實徐向前在軍史上擁有多項第一,比如他是唯一把總參謀長、國防部長(兼國務院副總理)、軍委第一副主席這三個最高軍職全部當遍了的—— 相當於體壇的「大滿貫」。徐帥是黃埔一期裡面的共產黨這邊最高級別的將領,國民黨曾懸賞他的人頭是10萬到20萬大洋,跟朱德毛澤東一樣的價錢。
  • 朱德元帥評價此人能抵得上三個林彪,為啥他的元帥排名在林彪之後
    1955年元帥授銜開始,林彪是十大元帥之三,而徐向前是十大元帥之八。有人評價徐向前的軍事才能能抵得上三個林彪,劉伯承元帥戎馬一生,唯獨對徐向前是發自骨子裡的佩服,說道最佩服徐向前。毛主席也曾經拉著徐向前的手說道,你這個仗是怎麼打的,怎麼這麼快。徐向前的一生沒有打過敗仗,看過很多徐帥的照片,一臉愁苦,鬱鬱寡歡,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休養,教書。真正上戰場的時間不及3年。
  • 戰爭年代 徐向前元帥自己織了件毛背心 穿三十年捨不得丟
    戰爭年代 徐向前元帥自己織了件毛背心 穿三十年捨不得丟翻閱共和國將帥資料料,被有關徐向前元帥的一段「人物軼事」所吸引。真的不敢相信,這些生活小事能與八面威風的大元帥掛上鉤。一則介紹說:徐向前在我軍史冊上擁有一些別人無法比的記錄,諸如:他是唯一把總參謀長、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兼)、軍委第一副主席這三個最重要軍職全都當遍了的人。
  • 【黨史博覽】徐向前:被毛主席稱讚為「好人」的開國元帥
    30年前的今天,1990年9月21日凌晨4時21分,徐向前元帥與世長辭。從此,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軍旅中隕落了一顆璀璨的將帥之星。徐向前元帥戎馬一生,身經百戰,戰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和深厚的軍事理論造詣。建國前,他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智勇兼備,果斷靈活,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 他位列十大元帥第八,戰鬥力比林彪還強,連創解放軍18個第一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開始授銜儀式,朱德、彭德懷、林彪等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在十大元帥中,徐向前元帥位列第八,而且是唯一一個北方人。關於徐向前元帥的戰鬥力,其實是被低估了的。在解放軍的十大經典戰役中,徐向前元帥一個人就領導指揮了4個。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徐向前又被任命為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的替補!
  • 唯一出生於北方的開國元帥,創造了我軍11項第一,兒子是中將
    1955年9月27日,毛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十大元帥中,唯一出生於北方的元帥只有徐向前,而且還是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中唯一來自紅四方面軍的元帥。
  • 全面抗戰時期,徐向前被任命為副師長,真的是大材小用嗎?
    在十大元帥中,徐向前徐帥是唯一的一位北方人,這也讓徐帥在十人中顯得比較突兀,當然了我徐帥被授予元帥,那是實至名歸。據說徐帥在得知將授予自己元帥的時候,曾經堅決推辭,但是主席說徐向前是一個好人,不同意他辭帥。
  • 「布衣元帥」徐向前
    徐帥是山西五臺縣人,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一位北方籍元帥,也是中共黃埔生中軍銜最高者。1919年,因家貧失學的徐向前考入閻錫山創立的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畢業後徐向前當了小學教員,但因向學生宣傳進步思想,二次被校方辭退。山西國民師範學校本是閻錫山為築固自己的統治而創建的,然而造化弄人,「五四運動」後這裡卻成為了推翻他的革命搖籃。後來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的薄一波也是畢業於此。閻錫山曾哀嘆:「我山西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這兩個人都為我所用,我就可以統治全中國。
  • 將帥奇才——徐向前傳奇
    徐向前氣憤之下,冒著風雪跑到太原自謀生路,適逢孫中山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張榜招生。徐向前喜出望外,約了幾個同鄉,湊了點路費,由太原一個郭姓軍官介紹,乘火車南下上海參加考試。不久又前往廣州參加複試,結果徐向前和同來的十幾個同鄉全部錄取。徐向前躊躇滿志,踏上了黃埔島,被編入黃埔軍校第一隊,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 「開國元帥」徐向前子女今何在?兒子中將,三個女兒也相當厲害!
    提到我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小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徐向前元帥的一生頗為傳奇,1901年,他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山村,徐向前家裡原本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後來因為生意失敗,家道便慢慢沒落了。儘管如此,徐向前從小還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讀徐向前元帥的《悼伯承》
    1986年10月7日17時40分,劉伯承元帥與世長辭,享年94歲。徐向前元帥悲痛之情溢於言表,揮筆作詩《悼伯承》:日暮噩耗遍京城,淚雨瀟瀟天地傾。垂首山川思梁棟,舉目九天覓帥星。淵淵韜略成國粹,昭昭青史記殊榮。
  • 十大元帥中命運最坎坷的元帥,沒能參加抗日是他一生的遺憾
    我們先來做個統計,十大元帥中朱德,彭德懷,林彪,聶榮臻等基本都是南方人,以湖南,四川居多,只有徐向前是北方人,十大將軍裡面也大部分以南方人居多。作為唯一的北方元帥。,在黃埔軍校中,徐向前屬於那種話不多的,而且很不受蔣介石待見的,蔣介石身邊聚集的都是一些能說會道的人,徐向前被蔣介石接見後很快就被遺忘了。
  • 徐向前元帥的子女如今何在?兒子現為中將,三個女兒也成就非凡
    徐向前元帥的子女如今何在?兒子現為中將,三個女兒也成就非凡中國革命的成功離不開將士和前輩們的努力,正是他們對我們的戰爭和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才使得革命成功,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今天我們就來說這樣一位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元帥。
  • 布衣元帥徐向前:唯一會針線活的元帥,臨終遺言仍在為國家省資源
    徐向前元帥戎馬一生,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事業上功勳卓著,令人敬仰。生活中,徐帥喜歡戲曲,詩詞,攝影,繪畫等,興趣愛好頗為廣泛。但令人最為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針線活」,徐帥心靈手巧,時常縫縫補補,喜歡織毛衣,經常 穿著一身普通布衣,為此很多人都稱呼他「布衣元帥」。
  • 紀念徐向前元帥誕辰119周年!
    徐向前元帥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五臺縣永安村。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校任教。解放戰爭時期,指揮過著名的太原戰役,打敗了晉系軍閥閻錫山的軍隊,解放太原。1955年9月被封為元帥軍銜。徐向前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
  • 徐向前元帥的兒子已成中將,三個女兒也很厲害,子女個個很優秀!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一個小縣城,他在戰爭時期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後被授開國元帥,他的家族本是大戶人家,但是祖父做生意失敗看,於是便衰落了,但是讀書的傳統還是在的,徐向前的父親還是清朝的秀才。即便家中已經沒落了,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將他送進了私塾讀書,後來又到縣城讀高小,家中實在是負擔不起了,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徐向前輟學去了親戚家的書店當了學徒。
  • 徐向前元帥的一生,曾是蔣介石眼中刺,下令必須先剿滅徐向前匪部
    三、建黨偉業,南昌起義,兩萬五千裡長徵,八年抗日,三大戰役,抗美援朝,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五十七上將,一千六百名共和國將帥,每一位都是久經沙場的戰神,每一位的故事都是精彩逼人,從哪一位寫起呢?我將從十大元帥中的唯一的一位北方籍元帥——徐向前元帥寫起。共和國猛將如雲,為何從文雅的徐帥寫起呢?十大元帥裡徐帥僅排第七位,論名氣不如林彪、彭總、粟裕,劉伯承;論個性不如陳毅、賀龍、許世友;論傳奇經歷不如李克農、陳賡。為何我還要先寫徐帥呢?因為徐帥代表了整個紅四方面軍,徐帥統率的紅四方面軍在整個紅軍裡是人數最多、裝備最好的、實力最強的。
  • 徐向前元帥銅像區
    為了永遠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中央軍委決定為共和國的元帥塑造銅像,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徐向前元帥的銅像安放在太原紀念館。 徐向前元帥銅像區位於紀念館正北面,主要由銅像、浮雕牆、廣場、甬道所組成。
  • 徐向前元帥革命時期的五位搭檔,其中三位竟被張國燾秘密殺害
    徐向前元帥革命時期的五位搭檔,其中三位竟被張國燾秘密殺害徐向前元帥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他曾被人們稱之為布衣元帥。徐元帥軍事素養非常高,其也曾被我黨列為三十六大軍事家之一。在徐元帥的戰鬥史上,曾有五位搭檔,他們都是我軍能徵善戰的名將,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徐向前元帥曾經的親密搭檔。
  • 徐向前元帥親題「柳蔭街軍民文明街」
    柳蔭街徐向前元帥上世紀60年代後,從史家胡同搬到柳蔭街。徐向前元帥1982年2月24日深夜,北京衛戍區第一師某部代理班長袁滿屯為搶救落入後海的兩名工人,在冰水中搏鬥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優秀警衛戰士袁滿屯烈士紀念碑」,矗立在街心花園的北端,碑上部為烈士的半身塑像。這是北京街頭樹立的唯一一塊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