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今的汽車世界,可以說是暗流湧動,玄機暗藏,各種「神車」層出不窮。「移動高鐵」傳祺GM8,地位日漸昌盛,很多用戶付錢提車。「實用派選手」豐田卡羅拉,地位越來越高,讓人趨之若鶩,對手也極為羨慕。汽車工業發展與時偕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汽車品牌將不能取得成功。正如奧迪Q7。說到奧迪Q7,兩位用車者很有發言權,請聽車主為我們全面剖析!
車主一:80萬的奧迪Q7值得入手嗎?車主開了90天後說了真心話
顏值:外觀大氣,高大上。外觀很喜歡,很動感,正面側面比例和諧,看上去很舒服,不誇張。前大燈要吐槽,起霧。尾部的雙邊雙出排氣一樣用了鍍鉻的包圍,大氣厚重。內飾是唯一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太舊,新一代奧迪內飾可以和奔馳缸了。這麼個大塊頭,液晶液晶屏配的有點迷你了。內飾用料都很好,只是覺得內飾構造一般吧。科技燈光安全配置一應俱全,有知識善比較的達人的不二選擇。
空間一般吧,當然了,平時拉的人也不多,但是這一代的Q7的確小了點。我185,坐在車內感覺很寬敞,不論前後排。第一排不說了,後一排中部放兒童座椅,兩邊各坐一人,靠背放倒一些,特別舒適。後一排很少坐人,偶爾和家人出去玩,滿載看著也不擁擠,後尾箱空間也好用。舒適度一直是奧迪的強項,看看馬路上隨處可見的Q5就應該清楚。輪胎換的19的,有點顛。車內噪音小,在地下室基本聽不見發動機聲音。座位舒適性也特別的好,特別是首排的按摩功效。
本人對動力還是小有點要求的。加速表現還是不錯的,動力,隨叫隨到,2.0t的絕對夠用。平順、舒服,動力隨叫隨到。原來是c260,相比較要差一些,不過還好街區夠用了。溫柔開的話8L上下,開的爽點11,12上下。這麼大的車,油耗也可以接受。
總結:我覺得,奧迪Q7之所以能讓人喜愛,外觀大氣,用高大上形容不點。我覺得這個科技與豪華並重的內飾是最亮眼的地方。空間絕對的沒得說,需要更大的可以選擇卡車。老婆唯一表揚就是坐著舒服。奧迪Q7更優秀,"對比同級後,能夠發現奧迪Q7是性價比確實比較高。
車主二:84萬預算,開過奔馳GLE又開奧迪Q7,車主:它倆差距不大
先來看奔馳GLE的外觀,這車最大優勢就是外觀。外觀設計大方,給人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顏值帥,特別前臉LED燈,好看。車輪直接上到21寸更是同等級少有,外觀是最終選擇攬運的一大原因。
再看奧迪Q7,外表很喜歡一直是我喜歡的外形不欠缺新穎元素。但這一代設計一開始我就滿意,一直想買。大氣,圓潤,燈很嫵媚。後輪以後太長了,前面銳利。
進入奔馳GLE車內,內飾不錯,看著很和諧。第一排三個液晶屏解析度都超過1080P,後排兩個屏也是超清屏。內飾皮飾覆蓋多,高端大氣上檔次。新車除了新車味沒其它異味,暫時沒發覺有什麼雜音。空間是沒地說,絕對舒服。空間寬敞前後排空間都有餘。最後排空間不大,後排不能放倒。後備箱空間與對比,也小。
再看奧迪Q7,內飾科技感很強,是檔杆比同類別的設計的都好,是沒有眼鏡架。液晶屏有點小,其他的中規中矩。很有科技感,雖然大多數塑料但不看上去廉價。滿意,特別是晚上,氛圍燈亮起後,感覺舒服。空間大,絕對是閃光點。比較滿意,很大,放下第二排是一張大床。後面兩排座椅都放倒後,引來無限遐想,哇哦。一流水準,首排、第二排、尾箱都足夠了。
先開奔馳GLE,中大型吉普車駕駛也就這樣了,穩字當頭,飆車的話就算了。方向盤很輕,整車短所以轉向半徑小。路感可以,坑包也有一些過濾,懸架支持單位。高速方向會變重,加上換擋撥片可以很好的帶來駕駛趣味。對於舒適度我給的是3分,因為路虎的車窗封閉性的確不怎樣。懸架和車胎略硬,但不影響舒適度。車內噪音沒發現,空調製冷成效好,也沒有異味。駕駛和副駕駛沒話說,第二排很坑爹。
再開奧迪Q7,操控我和我爸不太在乎,開著舒服就行。指向精準,除了剛開始起車有點延遲,平時駕駛基本上隨叫隨到。奧迪的四輪驅動技能那也不是蓋的,對於我們偏穩健的人來說遊刃有餘。以及動力充沛的強勁心臟(發動機),這才是其應該主要想要的。舒適性,只能給三顆星。由於奧7懸掛調校的很好,在彎路行走,也不感覺很硬。車內噪音小,行駛安靜。座椅的皮質稍硬,後一排中央扶手有點弱,其他都很好。
總之,奧迪Q7得分較高,有兩點原因,外觀沒的說,特別霸氣,最最喜歡的原因之一,操控,起步不行,其他還行,開完之後,我想表達四個字:心滿意足!那麼,各位看官有何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