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不能容忍朝鮮擁核 最終目標是促朝棄核

2020-12-16 騰訊網

  「我們不能容忍朝鮮擁核,最終目標是促朝棄核」,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7日在青瓦臺會見朝野五大黨領導人時重申了這一立場,並表示暫不放寬對朝鮮制裁的計劃。

  據悉,朝韓雙方將在4月底於板門店的和平之家舉行第三次朝韓首腦會談,這被視為朝韓關係的重大突破。

  3月6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接見韓總統文在寅特使鄭義溶率領的代表團(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報導稱,7日,文在寅在青瓦臺舉辦午餐會,邀請韓國朝野5個政黨的領導人前來會談。

  在談到定於下月底舉行的韓朝首腦會談時,韓國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主席洪準杓指出,應該朝著促進朝鮮放棄核武的方向努力,如果滿足於朝鮮暫時擱置核武發展,這將釀成巨大悲劇。

  對此,文在寅則重申不能容忍朝鮮擁核的立場,最終目標是促朝棄核。他表示,這恐怕很難一次性實現,需要經過各個階段,進行協商實現完全棄核。需要和美國進行集中商討,無核化的起步是凍結,終點是完全棄核,今後需要更為具體的討論。

  而在談到對朝制裁和施壓時,文在寅表示,這屬於聯合國安理會制裁以及美國的單邊制裁,因此韓國政府無法單方面解除制裁。即使韓朝實現對話,國際社會在制裁方面的合作也不會鬆綁。

  對於選在4月底舉行雙方首腦會談的理由,文在寅解釋,首腦會談要具備切合時機等條件,考慮到6月將舉行地方選舉,因此建議儘早舉行朝韓首腦會談。韓國最初的提議候選地有首爾、平壤、板門店,而朝鮮最終選擇了板門店。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3月5日,韓國特使團在平壤與朝方舉行的會談。會談後,率團的青瓦臺國家安全室室長鄭義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朝韓決定於4月底在板門店舉行第三次朝韓首腦會晤。

  會上,鄭義溶還表示,朝方已表明了實現半島無核化的意願,並提到若對朝軍事威脅消除、朝鮮的體制安全獲保障,朝鮮就沒有理由擁核。朝方有意與美國開誠布公地為無核化磋商,以及恢復朝美關係進行對話。

  對於這一表態,美國總統川普當天罕見地表示,朝鮮感受到了制裁的壓力,似乎「真誠」地願意就停止核試驗,與美國進行談判。

  韓國《中央日報》對此分析稱,朝鮮積極展開對話攻勢,與今年初開始,朝鮮對韓國的和平戰略一脈相承。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可能是因為去年核試爆之後,朝韓關係陷入僵局,不得不釋出善意化解危機。另有觀點認為,金正恩想通過韓國,擺脫被國際社會孤立的處境。

  《中央日報》還指出,韓國政府利用朝韓首腦會談,在朝鮮與美國之間斡旋,希望不僅引導朝鮮停止挑釁,也要說服美國同意對話。然而,美國仍握有談判與否的選擇權。

相關焦點

  • 國際社會譴責朝核試驗 專家:朝鮮擁核換不來安全
    中方將堅定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六方會談框架解決半島核問題。 中國環保部6日第一時間啟動輻射應急監測,進入二級(橙色)應急響應狀態,利用自動監測站和實地取樣分析等渠道,全面開展東北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人工放射性核素採樣分析以及技術研判工作。
  • 賈慶國:中國為何堅決反對朝鮮擁核
    既然如此,與其給朝鮮施加壓力,使擁核的朝鮮成為中國的敵人,還不如任其發展核武器,跟擁核的朝鮮做朋友。乍一聽,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仔細分析則不然。事實是,儘管朝鮮發展核武器不是針對中國的,但它這樣做已經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在多方面構成了現實和潛在的威脅。首先,朝鮮試驗核武器直接威脅到東北地區的環境和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白耳:朝鮮擁核不可避免,中國是輸家麼?
    朝鮮擁核在拒絕了中國的合理關切後,韓國部署薩德已成定局,中韓關係正式告別了短暫的「蜜月」。朝鮮的核武器、遠程飛彈開發當然也沒有停止,離「無核」越來越遠,離擁核越來越近。不出意外,網上出現了很多質疑中國外交思路和成果的聲音,認為中國一是失去了剛得到的韓國盟友,二是縱容朝鮮擁核,是最大輸家。這些想法有些過於悲觀了。
  • 朝核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的重要作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歷來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努力推動朝鮮半島實現和平穩定,數次在危機的邊緣力挽狂瀾。中國在勸和促談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堅決反對採用武力方式來解決朝核問題,這是中國的一貫主張,符合中國的半島無核化、半島不生戰生亂和中國自身的正當國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有效維護和保障的朝鮮半島政策「三原則」。
  • 朝鮮擁核自重或促日本走向核道路 面臨諸多障礙
    如果日本認定朝鮮將擁核自重,安全環境的極度擔憂將觸動日本走向核道路的決心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在朝鮮核試驗後,日本媒體及部分政治人物提出了「以核制核」。那麼日本邁向核國家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 韓國政府公布文在寅政權5年規劃:讓朝鮮2020年棄核
    關於文在寅政權最重視的對朝政策,規劃中顯示將以「2020年(讓朝鮮)同意棄核」為目標,在2017年內製定面向無核化及建設和平體制的發展藍圖。《日本經濟新聞》7月20日報導認為,在美國加強對朝制裁壓力的情況下,文在寅把重心放到了「韓朝友好」上。韓國將以讓朝鮮「2020年同意棄核」為目標,制定首先凍結核開發、然後分階段讓朝鮮徹底棄核的「全面無核化談判方案」。
  • 站隊朝鮮「擁核」?韓國政客直言:美國已擁有5000多核彈頭
    站隊朝鮮「擁核」?韓國政客直言:美國已擁有5000多核彈頭一直以來,韓國和朝鮮之間因為有著美國的緣故,關係一直都是時好時壞的,對於很多涉及到美國的問題也非常的敏感。也因此,韓國國會的民主黨議員的「支持」朝鮮說的一番話引起了韓國政界的熱議,也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於朝韓關係和韓美關係的思考。韓媒報導,在12月14的韓國國會上,韓國政客都在討論《韓朝關係發展法》修正案,此時韓國國會外交統一的委員長宋永吉站起來為朝鮮站臺。
  • 朝鮮已成為事實上的擁核國家,中國「不會承認」有用嗎
    作者:王德華朝鮮已成為事實上的擁核國家。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出明確信號,中國不會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實現半島無核化,致力於推動和平談判來解決問題。時代不同了,不能拿同一個標準評價不同時空的事件。無論是當年的抗美援朝,還是現今的堅持核不擴散政策,中國政府的政策都是不能含糊的,也是不矛盾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還有人說,朝鮮擁核已經成事實,聯合國7次制裁,崔天凱怎麼還在說「中國不會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呢?世界上號稱和事實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超過十個。
  • 朝中社指名道姓批評中國 環球時報:不與朝鮮論戰,不對它擁核妥協
    近日,朝鮮小動作不斷,美國也持續向朝鮮半島調兵遣將,局勢緊張。中國要求朝鮮棄核,平壤似乎也作出「回擊」。據環球時報今天(4日)報導,朝中社3日晚間發表題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係基礎的魯莽言行》(附文末)署名評論,點名批評中國官方媒體刊登多篇有關朝核問題的文章「事理不分」,構成了「對朝鮮自主合法權利和尊嚴的侵害」。
  • 韓國統一部部長趙明均:文在寅親點的「鴿派」,美朝韓都不滿意
    此事顯示,文在寅政府內部在如何處理南北關係與維持韓美關係上,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分歧。 據數名知情官員介紹,政府內部一方觀點認為,朝鮮完全棄核之前,韓國承擔不了違背美國制裁、與朝鮮接近的代價;而另一方認為,韓朝關係的發展可以推動目前外交上的僵局。
  • 新聞背景:朝核問題的由來
    新華社首爾6月11日電 新聞背景:朝核問題的由來  新華社記者陸睿 耿學鵬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根據衛星資料懷疑朝鮮開發核武器,要求對朝鮮的核設施實行檢查,朝鮮則宣布無意也無力開發核武器,從而引發了第一次朝鮮半島核危機。
  • 外交部就朝鮮半島核問題、安倍供奉祭品等熱點答問
    問:據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今天稱,任何人都不能不經韓國同意在半島發起軍事行動,並再次敦促朝鮮進行對話。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看到了有關報導,注意到報導稱文在寅總統表示,韓國政府將全力以各種方式阻止戰爭。根據媒體昨天的報導,文在寅總統還表示,朝鮮半島決不能再生戰,半島核問題必須和平解決。
  • 從停戰協定到和平協定 文在寅盼朝韓結束長達65年之久停戰狀態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本圖可查看/保存大圖)(環球時報4月20日報導)「朝鮮半島應結束長達65年之久的停戰狀態,宣布戰爭結束,籤訂和平協定。」據韓聯社(YNA)19日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當天在總統府青瓦臺談及即將舉行的韓朝首腦會談時表示,朝鮮正向國際社會展現完全放棄核武器的意志,釋放積極的對話信號。
  • 朝鮮走上擁核道路 是中國的錯嗎?
    長期以來,不少國人都有一個誤解:中國是能夠「控制住」朝鮮的,而朝鮮不顧中國反對擁核,是中國外交的失敗。認為中國有能力塑造朝鮮在核問題上的態度,也是國際上相當廣泛的誤讀。
  • 勞木:文在寅帶著厚禮心懷惴惴訪美國
    文在寅此行可用「心懷惴惴」來形容,因為在會談清單上列出的問題中,好些個他同川普看法不一,或立場迥異,而能否通過會談得到川普的諒解與認可,事關他的地緣戰略能不能推行,關乎其治國抱負能否得以施展。最棘手的問題有兩個:朝核問題和薩德問題。朝鮮核問題是這次會談的重點。韓美雙方對此大方向一致,即壓朝鮮棄核,實現半島無核化。但達到目標的手段不同。
  • 韓國為什麼不會學朝鮮走有核道路?
    韓國為什麼不會學朝鮮走有核道路?       第二,一旦擁核將會自動成為核打擊目標。目前核大國們雖未正式籤約,但基本上都遵守中國所倡導的「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這一原則。從這個角度說,無核國家是享受免遭核打擊「特惠權」的。一旦擁核,就自然喪失了這一「特惠權」,徑直「升格」為核打擊目標國。2013年2月,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後宣布其核武已實現實用化,隨後宣布廢除停戰協定,半島重回戰爭狀態。
  • 修木:朝鮮擁核,誰應當負歷史責任(之一)
    朝核問題已有二十五年值得回顧的歷史。近日,朝韓雙方借平昌冬奧會之機,積極緩和局勢,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對話。但韓國方面顯然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美國的態度對其至關重要。 那麼,作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另一重要當事方,甚至朝鮮擁核的重要「責任人」,美國的視角又是怎樣的呢?
  • 文在寅:朝鮮半島發表終戰宣言只是時間問題
    中新社首爾10月12日電 (記者 曾鼐)韓國總統文在寅12日表示,朝鮮半島發表終戰宣言只是時間問題。文在寅將於13日起出訪歐洲多國。12日,文在寅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作出如上表述。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當天向媒體公開了文在寅的採訪發言。
  • 環球時報發社論:阻止朝鮮擁核已處在中國的優先位置
    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了意見。習近平強調,中方堅決反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行為,同時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做加劇半島局勢緊張的事。只有有關各方都負起該負的責任、相向而行,才能儘快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實現半島無核化。環球時報社論首先提到朝中社21日再發署名評論,不點名批評中國對美國的對朝政策「隨波逐流」。
  • 朝自稱擁核國家引紛亂解讀 美不承認朝為核國家
    朝鮮外務省21日發表了備忘錄,重申其擁核國家的地位,並表示「會同其他核國家一樣,以同等的立場參與國際核裁軍進程」。朝鮮這份「核備忘錄」首次出臺,外界認為這是針對美國在本月6日公布的《核態勢報告》。韓日媒體認為,朝鮮在打「施壓牌」,想以對等的姿態與美國進行交涉。但美國政府21日重申,不承認朝鮮為有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