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行者所說的出世與入世
人們經常會聽到修煉者提到出世和入世的說法以及爭論,其實「出世」這一說法的真正意思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明白。
人們普遍錯誤的認為出世修行就是遠離紅塵俗世,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出家,避開塵世的喧囂和一切情緣,這是對出世修行的錯誤見解。
佛教和道教所說的「出世」修行,其實是指修證超越世俗世間的勝義諦,即修證宇宙本有的法性,宇宙本有的法性是超越陰陽五行,日月星辰,以及一切世間法的。
因為宇宙之初,一切萬物處於本質自性的狀態之中,沒有任何形相,沒有生滅,沒有汙染。因此宇宙之初只有無極這種一真狀態,而還沒有產生太極陰陽這種相對的二相狀態,更沒有產生五行、日月星辰、以及一切世間法。
這就譬如宇宙本身含有形成月亮的條件,但是月亮還沒有產生之前,你不能說月亮是存在的一樣。誠如這個道理,雖然宇宙可以製造陰陽五行、日月星辰、以及諸世間法,但是在陰陽五行、日月星辰、一切世間法未形成之前,我們是不可以說陰陽五行、日月星辰以及諸世間法本來就是存在的,宇宙雖然可以製造這一切,但是在未產生之前它們確實是不存在的。它們是在緣起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的!
因為宇宙的最初法性是無相的,不存在陰陽五行生剋變化,也不存在諸世間以及諸世間法。因此修道者修證這種宇宙最原始的法性(也是最勝義的法性),就是出世修行。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陰陽五行生剋變化中的修行方法,這種出世的修證方法即是見性成佛的修證方法。
因為這是宇宙先天本有的法性,在這種法性狀態裡,沒有一切相,沒有陰陽五行以及一切世間法,是以超越陰陽五行以及一切世間法的方式存在的,是以不生不滅、清淨無染、玄德至德的絕對的方式一真的方式存在的。老子管這種狀態稱之為「無極」,釋迦牟尼管這種狀態稱之為「妙如來藏真如自性」。
因此出世修行就是修證道教所說的「無極狀態」和佛教所說的「妙如來藏真如自性」。這才是真正的出世修煉,因此出世修行並不是需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出家,逃避紅塵俗世,逃避塵緣,去閉門造車式的修行。
道教有「修真」的說法,那麼這個「真」又是指的什麼呢?道教所說的修真的「真」,其實是指真如自性的意思。是指修無極之道這種真常的勝義諦。太極陰陽五行以及一切世間法都是後天所生,有生就有滅,一切生滅無常的事物是不能稱之為真常和勝義諦的,因此修真即是修證「無極」這種真如自性,是超越陰陽五行和一切世間法的,因其不生不滅,不變不易,清淨無染,故曰「真常」。修真即是修真常的無極真如自性。
用真如自性法性不斷的薰染心性,時間久了心性自然會被真如自性法性所薰染。這就如同造香人,時刻被香薰染,久了以後整個人都會散發出香味。
入世修煉就是修煉入世之道,修煉入世之道就是修證因果之道、自然法則規律之道(生克變化的關係)、倫理綱常、戒律之道。實際上就是修煉處世的智慧,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該如何正確的利用萬物,儘量做到遵守自然法則規律、倫理綱常、與道相應。這種修煉就是培養的一種入世的智慧,也稱之為處世之道。
真如自性是超越因果而存在的,因此因果並不是真常的,因果本身也是生滅無常的。
但是修道者也不要因此而無視因果,就如同太極陰陽五行雖然不是勝義諦,但是其形成的法則規律我們還是應該遵守的。
佛教修行有二諦,勝義諦和世俗諦。道教修行也同樣有勝義諦和世俗二諦。勝義諦修煉的是出世的智慧,世俗諦修煉的是入世(處世)的智慧。
跳出陰陽而修才能夠修證出無極這種道的最高境界。抱陰陽而修只能修證出處世(入世)的智慧和方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