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七座懸空寺,分別是山西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巖山懸空寺、雲南西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山懸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巖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
河南淇縣朝陽山懸空寺位於淇縣城西 5公裡朝陽山半山腰處,寺依山建造,絕壁而生,飛簷凌空,遙望如空中樓閣,故名懸空寺。該寺北靠朝陽山,青松翠柏及奇花異草在太陽光照射下,如彩鳳當陽,翠盤捧日,也稱朝陽懸空寺。
朝陽懸空寺是中國七大懸空寺之一、儒釋道文化聖地。據明、清《淇縣誌》記載,朝陽山原為殷紂王行宮,東魏武定七年在此創建寺院,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
相傳,每到冬季,朝歌城內北風呼嘯,鵝毛大雪,紂王便會帶著王公大臣到朝陽山行宮採暖,後紂王在此處設行宮,喜迎朝陽,高歌黎明,遂改都城「沬」為「朝歌」,寓意江山蒸蒸日上。
殷紂王行宮遺址西邊的一塊臺地取名為花臺,相傳是殷紂王的後花園。花臺旁邊的崖壁上豎刻「花臺」兩個行書大字,系金代興定二年所刻,字跡古樸滄桑,碑刻風化嚴重。
花臺摩崖南邊另有一方摩崖上面記載著金朝貞祐年間百姓避兵之事,當年兵戈殘破卅郡生靈無所逃匿,自山之東百姓藏於此,環山者疑畏,卒不敢進,人皆安。
至今,朝陽山懸空寺景區內仍然有跟商紂王有關的歷史遺蹟,包括九龍柏、花臺、滴水洞、練兵場等。有專家說,如此的帝王行宮,全國僅有一處,也是中國唯一一個。
朝陽山懸空寺是一座背山向陽的寺院。說是寺院,其實限於地理位置,基本上有寺無院,那些廟宇殿堂,都在山坡上依次擺放,從遠處望之,還以為是在山上掛著一樣。
朝陽山懸空寺後有著名的清涼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主持僧海闊所立《碾子溝清涼庵恩準執照碑記》中言及此俺修建曾得到皇帝恩準,還有天書崖等以及歷史、藝術、書法價值極高的摩崖石刻等。
庵後崖壁上有一清澈見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飛瀑,山谷回應,宛如龍吟虎嘯,山澗亂石下,涓涓細流叮咚作響,美妙動聽石拱橋西,崖壁平繞山頭6個石窟,窟內有雕像及摩崖題記。
朝陽山懸空寺海拔約700來米,不太高,也不太低。登臨其上,一覽眾山小,北瞰靈湖浩渺,東望原野如畫,真有登朝陽山遊懸空寺而忘俗事之感。附近還有千佛洞、九龍柏、淚石、飲馬泉、長眠道人墓、聖儒峰、王莽洞、蓮花壁、天下第一門——尖山門。
朝陽山懸空寺景區自然景觀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蹟眾多,集「古、雄、奇、險、秀、幽」於一體,遠遠望去,貌似空中樓閣,令人稱奇,是人們尋幽探秘,旅遊觀光,消夏避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