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深圳市民中心項目經理邵寶奎:「深圳速度」和...

2020-12-10 每日經濟新聞

「建設深圳市民中心這一消息在當時可是大事兒。」說到市民中心的建設,項目經理邵寶奎仍記憶猶新,「因為它就在深圳市中心,建成以後許多市政府部門都在這裡辦公,所以不管從位置上還是意義上,市民中心的建設都是大眾關注的對象。」

1998年,深圳市民中心動工,整個市民中心規劃建築面積達21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邵寶奎還記得,當時他所在的中建二局為爭取這個項目全力以赴,最終拿到了大屋蓋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務。

作為這一重點項目的項目經理,邵寶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深圳夏季常有的颱風對大屋蓋建設的影響。「當時,國內外曾發生多起颱風引起的大型屋蓋空間結構損傷和破壞的災害性事件,為此,保證深圳市民中心大屋蓋在颱風天氣的穩定性是我們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邵寶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

深圳市民中心項目經理邵寶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精確的規劃和建設下,市民中心大屋蓋經歷了20多年颱風的考驗,也是「深圳質量」的一張亮麗名片。邵寶奎那時正30多歲,在日復一日建設市民中心時,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成長。

「在深南大道,走幾步就能見到中建二局幹過的工程,裡面記載了我們見證深圳發展的點滴,這些都是珍貴的回憶。」邵寶奎感嘆,「如果說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歷程,把這些串聯起來,我就可以講述深圳的發展史了。」

深圳基建以「深圳速度」聞名,三天一層樓的進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蹟。同時,深圳基建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創新。邵寶奎認為,「深圳特區建設40年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技術提升和更好應用。」從市民中心的全國最大的異形曲面鋼結構大屋蓋工程,到地王大廈的爬模施工工藝、泵送砼及布料工藝、粗鋼筋連接等,再到今天的騰訊濱海大廈總重7500噸的三道鋼連廊,「深圳在基建領域的技術創新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邵寶奎已從業務一線退到後方,將「深圳速度」、「深圳質量」的接力棒交到新人手中。中建二局也在繼續建設美麗深圳,包括深鐵13號線、深汕合作區科教大道、鹽田港綜合拖車服務中心等項目。

「翻看以前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有項目建設工程的照片。跟著深圳成長已快40年了,看到現在發展得這麼好,打心底為它高興!」邵寶奎說,深圳這座城市從不缺乏創新人才,希望年輕人能夠繼續弘揚攻堅精神,打造新一代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

相關焦點

  • @深圳人 「40年40家深圳最美書店」等你來選!
    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也是深圳讀書月新十年的再出發。11 月 19 日,深圳讀書月期間新增的重磅活動"悅讀好時光—— 40 年 40 家深圳最美書店"評選活動(簡稱:40 年 40 家最美書店評選)正式啟動。
  • 深圳40年,感謝40「人」
    引語 特區40年,深圳璀璨絢麗,一片流水溢彩。 儘管逆全球化讓人擔憂,但擋不住這座城市的青春蓬勃。 在這狂飆突進的特區40年中,滄海桑田,山河變幻。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勾勒深圳「天際線」,中裝建設總裁莊展諾:用...
    自1980年8月被設立為經濟特區以來,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蛻變成為國際性大都市。提起深圳,許多人都會想起京基100大廈、深圳證券交易所、寶安機場等深圳極具代表性的天際線建築。而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的龍頭企業——中裝建設(002822,SZ),便是這些地標的「裝飾」者。
  • 深圳40年|我與特區同庚
    縱觀40年曆程,華森書寫了深圳建築設計企業的創新發展史,繪就了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的改革開放史。01發軔改革開放。1979年,改革開放大門剛剛開啟,國家建委建工總局領導以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觸覺,設想在香港成立設計機構,吸收西方設計思想和先進技術。
  • 深圳十大高樓排行榜,見證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徵程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40年的風雨徵程中,深圳從一個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大都市,深圳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深圳奇蹟。而且刷新了一次又一次的深圳高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見證深圳發展速度的十座摩天大廈。
  • 深圳特區40年:不惑鵬城,華麗轉身
    而40年來,一直不變的是「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性,讓無數創客為夢想紮根深圳;是把企業放在心上的政府服務,讓中小企業充滿生機;是迸發著創新和活力的市場氛圍,讓企業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業界巨頭。不惑之年,鵬城深圳在變與不變中華麗轉身。
  • 40年40本書讀懂「深圳精神」
    原標題:40年40本書讀懂「深圳精神」深圳新聞網訊 從「閱讀饑渴」時代走到「全民閱讀」時代,40年的出版閱讀承載的是沉甸甸的時代發展成果和個人成長經歷。今年正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很多城市都策劃舉辦了類似的「40年40本書」評選活動,以此致敬改革開放40年。在這些評選中,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深圳,40年40本書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出版閱讀記憶。
  • 陳寧、馬化騰、馬明哲等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經層層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陳寧等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表彰人選。其他入選人物包括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等。20多篇國際著作和論文,曾擔任7個IEEE國際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2014年8月,陳寧博士創立雲天勵飛。
  • 讀創書評|深圳學者的哲思與深情——評《讀懂深圳——40年40個視點》
    >——評《讀懂深圳——40年40個視點》姜維勇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創立40周年。長期從事俄蘇文學、文學鑑賞和深圳文化研究,出版《俄蘇文學通觀》《文學鑑賞論》《深圳文化十論》《深圳文化三十年》《跨界與超越》等各類著作15本,發表《俄羅斯文學對中國文化的深層影響》《深圳文化焦點述評》等學術論文40多篇。曾兼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員、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比較文學學會理事、深圳市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深圳特區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深圳建築設計40年
    來源:經濟日報↑深圳最高的建築: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築設計:KPF深圳事務所(攝影:Tim Griffith)深圳是人類建城歷史上的一個特例,這座只有40歲的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間由人「造」成,與歷史悠久的北上廣被共同划進一線城市。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深圳40年來重點還是人才
    8月,年過七旬的汪大維在坪山總部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的專訪。在採訪中,他談及創業、轉型以及接班人。在他看來,深圳最重要的財富就是人才。汪大維與深圳共度了近40個年頭,談到深圳,汪大維隨口就能說出很多故事。作為第一批從內地調往改革前線的先行者,汪大維跟隨創業潮,辭去鐵飯碗,在商界打拼了幾十年。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金蝶總裁沈崇鋒:堅定雲轉型戰略,期待有更多...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以來,在深圳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大批優秀的企業,從蛇口工業區孵化而生的金蝶,就是其中的典型。近期,金蝶總裁沈崇鋒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深圳在人才引進、軟體晶片行業給予了大力的資金支持,還設立有創新項目獎勵等,讓企業能夠維持多年的高速發展。
  • 深圳表彰「40年40人」,馬化騰、馬明哲、王傳福等上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40位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
  • 深圳室內設計40年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地處華南,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的這座現代化都市,從室內設計入手,探尋其中的秘密。深圳,1979年立市,1980年成為中國首個經濟特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矽谷」,已經將包容與創新納入自身的城市基因,數千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十家行業「獨角獸」與近百家上市公司,共同成為深圳新城的結構性產業。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
  • 深圳40年成就綜述|傳奇深圳 勇立潮頭
    40年,傳奇深圳初心未改: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沒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沒有如今的深圳,40年裡,產業巨變、創投爭先、財富積累、綠化無限、城市提速……深圳在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同時,也在體制機制上勇於創新,樹起中國高質量發展「一面旗」。
  • 深圳40年•成就綜述 | 傳奇深圳 勇立潮頭
    40年,傳奇深圳初心未改: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沒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沒有如今的深圳,40年裡,產業巨變、創投爭先、財富積累、綠化無限、城市提速……深圳在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同時,也在體制機制上勇於創新,樹起中國高質量發展「一面旗」。
  •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 深圳又將迎來哪些新機遇?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深圳的魅力,在於包容開放,在於「來了就是深圳人」的胸懷與溫度。在這裡,全國各地的美食與鄉音譜出獨特的韻律,地鐵上,有粵語夾雜英語的對話,也有「塑料普通話」的對白。1∶8的本地人與外鄉人的比例,讓人生不出身在異鄉的尷尬;煙火氣與不同的文化習俗,在這裡和諧共生。
  • 深圳城市簡筆畫 - 祝深圳40歲生日快樂
    深圳,曾經的小漁村,如今的世界第一摩天城市。40年光陰荏苒、滄桑巨變,深圳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之路。今天是深圳40歲的生日,生日快樂!市民中心是市政府主要辦公機構,同時也是市民娛樂活動的場所,現已成為深圳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成為了深圳市政府的形象代言。這個教程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畫深圳城市簡筆畫 - 市民中心。在開始作畫之前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完整的城市簡筆畫。
  • 深圳40歲相冊
    第一屆實驗班的學生有40多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招生」。校長朱清時說:「這些孩子是自願選擇不要教育部的學歷學位的。高校自授文憑和學位也是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2月1日開始試營業,股票交易機制逐漸走向完善,人們扛著大麻袋裝的錢、帶著身份證從全國各地湧向深圳,形成了萬人空巷購買新股抽籤表的盛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