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了,「立秋無雨是空秋」啥意思?立秋下雨對農業有啥影響?

2020-12-18 騰訊網

導讀:立秋到了,「立秋無雨是空秋」啥意思?立秋下雨對農業有啥影響?

8月7日就要迎來立秋節氣了,這對於農民來說可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在立秋節氣還沒到,村裡不少的老人就在關注它了。在農村有些會看天氣的老人,還懂得利用立秋節氣這天的天氣,來預測後面糧食的收成好壞。而有些經驗豐富的老人,則會預測立秋以後雨水多少。其中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句農諺是「立秋無雨是空秋」,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立秋下雨對農業有啥影響嗎?

關於立秋,在民間有著「順秋」和「空秋」的說法。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那後面的氣溫降得快,民間就稱它為「順秋」。而如果立秋當天是大晴天,那立秋後還會繼續保持高溫高熱的天氣,因此就被稱之為「空秋」。

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當立秋節氣這天如果是大晴天,沒有下一滴雨,那就表示立秋以後的雨水偏少,農作物的收成不會太好。因為它還有後半句「萬物歷來一半收」,說的是立秋當天是晴天,後面的天氣雨水偏少,農作物的收成不好,要比往年減產一半。那這句農諺有無道理呢?

在國內多個地區都流傳這很多類似的說法,農民朋友都是期盼著立秋節氣這天能下雨才好。比如俗語「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等,認為立秋下雨了,那農民都會很高興,表示後面的雨水較充足。而如果立秋不下雨,那農民就要開始擔憂了,雨水偏少可能會出現旱情,農作物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了。

在立秋節氣下雨是有好處的,農民也期盼立秋節氣能下一點雨,因為立秋下雨對農業是有積極的影響。首先,在立秋節氣的時候,正是水稻、夏玉米等作物進入灌漿成熟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陽光充足,氣溫高,但是缺少雨水,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灌漿,自然產量會受到影響。相反,立秋前後來一場雨,不僅可以緩解之前的旱情,還對於農作物灌漿有利,也就為豐收打下了基礎。

另外還有一點,到了立秋以後前面已經持續熱上一段時間了,高溫高熱的天氣讓人也受不了,這個時候下雨了,一來是順應了節氣,二來是雨水還會帶來降溫,讓農民的日子也能過得舒服一點。這樣即便是後面出現了秋老虎,有了這場雨水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溫作用。

在農村裡有些老人還說,「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指的是立秋是晴天,後面是天氣以晴天為主,而立秋下雨,後面的雨水充足。另外還有「立秋下雨萬物收「、「立秋三場雨,批稻變成米」和「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等等,由此可見,立秋節氣前後下雨,對農業的影響是很大的。

不過,就算是不下雨,大家也不用擔心。古人所流傳下來的這些農諺是他們長期觀察之後經驗的總結,並不是100%就是準確的。不能說明天立秋不下雨,那農作物收成就一定不好了。時代不同了,氣候也發生了變化,種植技術更是和過去相比更是突飛猛進了。何況,農諺是有地域性的,並不是全國適用。筆者查看了一下家鄉衡陽的天氣,最近一周都不會下雨。你們那裡立秋會下雨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是啥意思?立秋下雨好不好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立秋雨天孬?啥時能涼爽?時間都去哪了?轉眼間,立秋節氣就需要來到!2020年受年之後肺炎疫情的危害,許多 村裡人,減慢了外出打工的腳步,許多父老鄉親4~5月份才出來打工賺錢!
  • 農諺「立秋無雨是空秋」是什麼意思?立秋節氣下雨好不好?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的到來代表著暑氣散去,涼爽天氣開始,同時立秋也有即將迎來秋收的意思。立秋後農作物開始進行最後一個階段的生長,也是決定農作物產量高低的重要階段,所以在農村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立秋無雨是空秋」,那麼立秋當天不下雨真的會影響收成嗎?
  • 立秋將至,立秋是啥意思?順秋、反秋、秋包伏和伏包秋又是啥意思
    今年立秋是在8月8日,農曆七月初八,也就是下周的星期四了。那麼立秋節氣將至,你知道立秋是什麼意思嗎?順秋、反秋、秋包伏和伏包秋又是啥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有不少人也常把它錯誤的理解為「立秋」就是秋天到了,認為立秋到了,秋季就來了。
  • 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下半句才是精華,能預測莊稼的收成?
    文/豬友巴巴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下半句才是精華,能預測莊稼的收成!而隨著,大暑節氣的離去,距離秋季第一個節氣「立秋」也不遠了!但是,立秋過後,天氣也不會瞬間涼快下來,仍將有一段的「伏天」,需要咱繼續挺住!在農村,立秋節氣也是農業生產中,甚為重要的「時令」,在農村流傳著「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的俗語,以下這句俗語,與「立秋」有關,上半句「立秋無雨是空秋」,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能預測莊稼的收成?
  • 今年立秋後天氣如何?老農說「立秋無雨是空秋」,有根據嗎?
    過去半個月雖然是三伏天,可北方不少地方天氣並不熱,比如海棠家鄉山東這邊,最高氣溫也只有三十度出頭,雨季比往年多了不少,但最近隨著進入了八月,天氣炎熱了不少,也終於有了"夏天的味道"了。不過夏季的節氣已經結束,馬上就是立秋了,而今年天氣多變,海棠家鄉這邊經常上午還是豔陽天,下午馬上來一場大暴雨,天氣很難預測。那麼今年立秋後天氣如何?會不會有"秋老虎"?
  • 農村俗語「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是什麼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同時也是秋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後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涼爽,同時也是夏播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時期,所以在農村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立秋將至,俗語「立秋順秋,綿綿不休」什麼意思?今年是順秋嗎?
    立秋是在每年的八月初,古人認為立秋節氣一到,夏天也就結束了,而秋季緊接著就登場了。古人將立秋節氣也一樣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節氣到了,空氣中所刮來的風也有一絲絲涼意了,尤其是在早晚時分。而因為早晚的溫差慢慢大了,這樣在早上的時候也會開始形成露珠了。等到立秋後第十一天,寒蟬就會因為感受到了涼意而開始鳴叫了。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農曆七月八日。
  • 8月7日立秋,是「前立秋」還是「後立秋」,立秋無雨莊稼要歉收?
    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農村不少老人也展開了對「立秋」的討論,焦點最多的與冷熱以及收成有關!據老人說,今年是「前立秋」,立秋後會涼快嗎?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討論一下!在農村,俗語有「前立秋,涼颼颼;後立秋,熱死牛」,關於立秋前後的說法,大致有2種考量!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 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12、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無雨秋雨少。  13、要吃蔥,高裡封。  14、草裡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蘆。  15、立了秋,棗核天,熱在中午,涼在早晚。  16、發現魚病藥早用,增產增收有保證。  17、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  18、立了秋,涼颼颼。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12、《立秋》明代   夏雲英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閒自理空侯。   關於立秋的諺語句子推薦   1、立秋一場雨,遍地出黃金。   2、七月不保墒,種麥打饑荒。   3、立秋溫度高,果梨灌漿飽。
  • 秋始——立秋
    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8月8日前後交節。立秋三候初候,涼風至。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將要到來,它代表著秋天的開始。那麼,提起「秋」字,你會想到什麼呢?涼風習習、稻穀飄香、果實纍纍……「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意味著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 農村俗語:「立秋早晚涼,中午熱溼裳」啥意思,立秋啥時候到來?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立秋早晚涼,中午熱溼裳」啥意思,立秋啥時候到來?
  • 農村俗語「早立秋,涼悠悠;晚立秋,熱死牛」,什麼意思?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在農村,對於農民來說,一般都看重農曆,今日立秋是農曆六月二十六日,因而今年立秋在六月!在農村,有俗語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很多青年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沒有啥意思,但是真的如此嗎?
  •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啥意思?今年何時立秋?
    雖然還沒到三伏天,這天氣卻一天比一天炎熱,大家都在盼望立秋節氣能早一點到來,這樣天氣就能變得涼爽起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後雖然中午天氣依然炎熱,但是早晚會明顯地變得涼爽起來,農作物也進入到了最後的生長階段。
  • 今日立秋,俗語「雷打秋,冬半收」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告別酷熱的夏季,迎來涼爽的秋季。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立秋快到了,農諺:「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快到了,農諺:「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立秋節氣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今天也是進入中伏之後的第四天。各地氣溫明顯高升。陽光也接近於直射。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的天氣伴隨著我們,大家所期望的一個節氣:立秋,馬上就快到了,立秋之所以讓大家所歡迎。是因為立秋之後會感受到習習涼風。讓這煩悶的空氣變得不再那麼的黏稠。心情也會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舒爽很多。農村關於立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很多都是關於立秋發生的時間早晚,會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向,帶來一定的影響。
  • 農村俗語「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是啥意思,秋老虎厲害嗎
    下個月的八號就是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了,所以在農村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秋老虎又是什麼意思呢?
  • 24節氣——「立秋」!
    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開始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並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乾燥」、「涼爽」氣候特徵。
  • 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導讀: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現在正值中伏期間,天氣也是愈發的酷熱難耐,空氣悶熱得仿佛黏稠一般,讓人呼吸都感覺透不過氣來。後天是農曆的六月初八,也是立秋節氣的到來,農諺有很多關於立秋節氣的說法,很多都是關於立秋之後天氣的走勢情況,立秋之後熱不熱,會不會有秋老虎等等諸多的說法,這些都是多年經驗的積累演變而來,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存在。
  • 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除了秋收操場上的特別記憶,常女士還記得當時在一些老鄉家有立秋吃瓜的習俗。她回憶說,那個年代條件差,一到暑天酷熱難耐,村子裡各家各戶都只能靠蒲扇度過悶熱的夏天,時間一長,大人小孩個個身上都長了痱子。  立秋有「三候」  秋天共6個節氣,分別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訸介紹說,「秋」,指暑去涼來;立,是開始的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字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張訸說,立秋有三候:「初侯涼風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蟬鳴」,有風有露還有蟬鳴,格外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