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的兩個兒子為何沒有繼承家業?淺析陶謙把徐州送給劉備的原因

2020-12-15 黃馮春花

想必「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一句話,大家也應該都聽說過。在古代,往往帝王之家都會選擇讓自己的兒子來繼承家業。

這也是一直以來影響中國封建社會上千年的世襲制度,也正是因為傳統的家國觀念影響,子承父業在古代看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便是在今天的現代社會,我們也依然能夠看到許多類似的情況。

在三國時期,這樣的狀況也是非常常見的,曹操把自己的位置傳給曹丕,而劉備在去世之後,蜀漢大業也是繼承到了兒子劉禪手中。

說起劉備的創業初期,可以說非常的艱難,我們能夠發現他四處奔波,幾乎都是在別人的手下打工,沒有能夠擁有一座城池和一支自己的軍隊。

在東漢末年那樣一個群雄割據的年代,劉備的生存處境可以說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好在劉備在創業的過程當中,有不少的貴人相助。

說到幫助劉備的這些貴人當中,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陶謙。

陶謙也是當時東漢末年的群雄之一,他的徐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池,但是為何最終陶謙卻不選擇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繼承徐州,而是把徐州拱手的送給劉備呢?

這其中的原因,確實需要好好的探討。

曹操父親去世於徐州,曹操對徐州虎視眈眈

東漢末年三國當中最先崛起的一支勢力應該就是曹操,可以說,曹操在戰勝袁紹之後,他也是掌握了天下的大權,擁有了自己的一支龐大的軍隊。

在此之前,曹操曾經當上了兗州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曹操的父親才會在那個時候選擇投奔曹操,沒有想到在路上竟然被人給殺害了,並且曹操的父親曹嵩死的地方正是在徐州

或許有很多的小夥伴會認為,是陶謙設計害死了曹操的父親曹嵩,但是根據正史上的記載,當時陶謙為了能夠巴結曹操,甚至還派遣了中兵護送曹操的父親曹嵩,但是由於部將貪財,於是便中途害死了曹嵩。

我們也能夠了解到,實際上陶謙是沒有膽量去害死曹操的父親曹嵩的。曹操父親的死可以說是一場意外。

曹操在得知了自己的父親在徐州遇害之後,便把所有的怒氣撒到了陶謙的頭上,並且率重兵要攻打徐州,很快在曹操的猛烈攻勢之下,徐州的數十座城池就被拿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陶謙非常的害怕,迫不得已他只能夠選擇把徐州城讓給劉備。

實際上我們也能夠發現,即便曹操的父親沒有在徐州城被害死,曹操也遲早會率領軍隊攻打徐州,畢竟徐州在曹操的眼中是一塊肥肉,曹操早已經對徐州城虎視眈眈。

徐州城內部統治秩序混亂,千瘡百孔

當時在陶謙統治之下的徐州城,內部非常的混亂,百姓們也沒有能夠過上非常安穩幸福的生活。

內部統治秩序混亂,再加上一直以來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導致徐州存在著很多的弊病。

此時的陶謙雖然是徐州城的最高統領,但是由於他是外地人,所以徐州城內部的各大士族都極力的打壓陶謙,陶謙基本上在徐州城內沒有什麼威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陶謙也非常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統治徐州城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倒不如把當時具有極高威望的劉備選為徐州城的新統領。

陶謙和徐州的氏族也是存在著很大的矛盾,為了能夠打壓當地的氏族,陶謙常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找他們的麻煩。當時徐州城的幾大士族人物對陶謙都非常不喜歡。

在劉備進城之後,徐州城的幾大謀士士族人物像糜竺、陳登,這些在徐州城具有很大勢力的士族人物都支持劉備,他們並不會選擇支持陶謙的兒子繼位徐州城的統領。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劉備成為了當時徐州最合理的繼任人選之一。

結語

通過探究以上的幾個原因,我們也能夠發現,實際上劉備繼承徐州的統領位置是最好的選擇,並且也是大勢所趨,陶謙所做出的決定也只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

陶謙作為曾經的一代諸侯人物,他的職業生涯也是在劉備到來之後宣告落幕,可以說陶謙所做出的這個舉動也是改變了當時天下的一個局勢,如果當初的劉備沒有能夠拿到徐州城,那麼後續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許也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陶謙有兩個兒子,為什麼還把徐州送給劉備這個外人?
    作者:李力,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陶謙,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漢末群雄之一。他在黃巾起義時被朝廷任命為徐州刺史,後來戰敗於曹操,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在臨終時將徐州託付給了漢室宗親,且素有仁義之名的劉備劉玄德。
  • 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雖然劉備一開始多次推辭,但是,在陳登、孔融的再三勸說下,劉備遂領徐州。那麼,問題來了,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對於徐州牧陶謙,明明有兩個兒子,為何不將徐州留給自己的兒子呢?
  • 陶謙有兩個兒子,為何非要將徐州讓給劉備一個外人
    文/寂寞的紅酒陶謙,是漢末三國時期割據徐州的軍閥,可以說是徐州的土皇帝。陶謙膝下有兩子,陶商和陶應。但陶謙卻沒有選擇讓兒子來接班,而是把徐州讓給了劉備。那麼陶謙為何不把徐州交給兒子而非要讓給劉備?其實陶謙不是不想給兒子,而是被逼無奈。
  • 陶謙讓徐州給劉備,只是因為兒子不堪造就嗎?他還面臨哪些困境?
    《三國演義》中有三讓徐州的故事,說的是徐州牧(刺史)陶謙臨終前,沒有把徐州這塊地盤讓兩個兒子繼承,而是送給了劉備。看地理位置就知道,徐州是一個比較富庶的州,只要能佔據這塊領地,絕對是財源滾滾來,不管誰是徐州牧,想來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把這個職位傳承下去。陶謙麾下的丹陽兵也是三國時期有數的善戰之兵,劉備和孫策都是依靠丹陽兵縱橫天下,徐州有財,丹陽兵善戰,可為何陶謙還要將徐州拱手相讓?
  • 徐州牧陶謙自己有兩個兒子,他為什麼還把徐州讓給劉備?
    陶謙向冀州的公孫瓚求救,公孫瓚就派田楷和劉備帶兵前去救援,後來曹操因為後方空虛,兗州被陳宮和呂布偷襲,被迫退兵回兗州平叛。徐州之危解除後,陶謙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把自己的徐州牧託付給了劉備。那麼,陶謙自己明明有兩個兒子,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 陶謙是否是真心把徐州讓給劉備?
    三國中,陶謙「三讓徐州」應該是真心打算把徐州讓給劉備。當時的徐州非常危險,為了家人安危,避免屠城,看好劉備,陶謙三讓徐州。1.家人安危,三讓徐州到「三讓徐州」時,陶謙已經老了而且病重,「時年已六十三歲,忽然染病,看看沉重」,因此,陶謙開始交代後事,關鍵是徐州歸屬以及家人今後安排。
  • 陶謙讓徐州,劉備敢要,劉表讓荊州,為何劉備卻不敢要呢?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後來的群雄逐鹿中,劉備最終失去了徐州之地。在官渡之戰期間,劉備南下投奔荊州牧劉表。值得注意的是,在劉表臨終之前,也曾準備將荊州讓給劉備。但是,這一次劉備卻沒有像上一次一樣接受,也即劉備拒絕接受劉表讓出的荊州。那麼,問題來了,陶謙讓徐州,劉備敢要,劉表讓荊州,為何劉備卻不敢要呢?
  • 明明有自己的兒子與親信,陶謙為什麼要把徐州讓給劉備?
    劉備一生中遇到過幾位貴人,徐州刺史(徐州牧)陶謙無疑是最有名的一位。興平元年(194年),陶謙臨終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使得劉備一躍成為與曹操、袁紹、袁術等人比肩的軍閥。
  • 陶謙是真心打算把徐州讓給劉備的嗎,他傻嗎?
    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一連讓了三次。第一次,劉備臉皮薄,婉拒了;第二次,劉備還是不好意思,仍舊拒絕了;第三次,陶謙病入膏肓,行將就木了,然而這次,劉備仍舊拒絕了,陶謙等不了了,用手指心而死,陶謙的意思是:你不當徐州之主,我心難安呀!最後,在眾人的簇擁和勸阻之下,劉備「勉為其難」地當了徐州一把手。
  • 劉備何德何能?讓陶謙為他三讓徐州!最後為何收下?
    若是從這一點上出發,其實劉備的個人魅力更強一些。在他的身上,我們都聽過陶謙為他三讓徐州的事情,但這個事情到底是為何發生?陶謙一直固守著徐州這個地方,而且徐州也是一個讓人特別眼紅的地方,為什麼他願意放棄這塊大肥肉?而對象又恰好是劉備?其實這也可以說是他的不得已而為之,在前文中我們也說過了徐州是一個好地方,若是沒有什麼難處,陶謙是萬萬不可能把自己手中的這塊領土讓出去的。
  • 陶謙讓徐州是因為劉備仁義?不,他只是想保住自己兒子的性命
    隨後便是二五仔笮融的背叛,當時曹操借著為父報仇的名義入犯徐州,看守徐州門戶的臧霸坐視徐州淪陷,曹軍一路殺到徐州當時的治所郯縣,這個時候,被陶謙倚為臂膀的笮融卻卷著下邳的錢糧跑了,這一手,差點沒有把陶謙氣死。
  • 陶謙是真心打算把徐州讓給劉備的嗎,你怎麼看?
    興平元年(194),陶謙病危,向頭號輔佐官別駕糜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不管形勢所逼或者認可劉備能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把徐州讓給劉備是出於真心,為何這麼說呢?當時群雄並起,「山東大者連郡國,中者嬰城邑,小者聚阡陌,以還相吞併。」
  • 《三國演義》「陶謙三讓徐州」,為什麼陶謙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呢?
    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是真實的,陶謙臨死前,對別駕糜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這是《三國志》先主傳裡的記載,陶謙死後,糜竺率徐州鄉紳迎接劉備接管徐州,陶謙為什麼把徐州讓給劉備呢?1:陶謙治理的徐州非常混亂,不找一個有能力的人接替徐州牧,治理不了混亂的局面。陶謙打敗徐州的黃巾軍後,派使者去拜見天子,天子封陶謙安東將軍,徐州牧。陶謙接管了徐州的軍政大權,但事實證明,陶謙是沒有政治能力的。
  • 陶謙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結局如何?他們很可能被劉備暗中除掉了
    不久後,陶謙病重,臨終前,他稱自己的兩個兒子沒辦法掌控徐州,為了讓徐州得到更好的治理,同時也可以保住自己的兩個兒子,陶謙將徐州託付給了劉備。事實上,陶謙當時之所以肯將徐州交到劉備手中,其實就是希望作為交換,劉備能保護他的兩個兒子,至少要保護他的兒子不受到曹操的迫害。
  • 三國時期,陶謙為何將徐州讓給劉備,也不願讓給聲名顯赫的袁術
    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就是,為何在之後的戰役過後,陶謙會把徐州讓給聲望大不如元素的劉備,其中又會有什麼個中緣由呢?我們可以從最初袁術在初平四年敗給曹操這件事情來分析,這場戰役的失敗讓陶謙認為,假使他把徐州給了元素,但是在面對曹操的進攻時,他可能也沒有能力去把它守住。
  • 劉備能夠入主徐州的5點原因,陶謙已失人心,劉備身份有潛在價值
    首先,劉備在田楷一起率兵救援被曹操打懵的陶謙後,他就留下了徐州,陶謙也表示歡迎,給劉備增兵,又上表給劉備請官,讓他當豫州刺史,陶謙當時是想讓劉備成為自己對抗曹操的外援,這成為了劉備有機會入主徐州的原因,畢竟再怎麼說,他也救援過徐州。
  • 陶謙臨死託付徐州,劉備「不好意思」地接受了州印
    與其讓他們繼承徐州長官的位置,倒不如做個清靜的普通人,過普通的日子。從當時的情勢看,徐州很富庶,流口水的人有很多。而徐州的附近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不是被曹操兼併了,就是被別人給吞併了。可以大膽的猜測,在陶謙走了之後,徐州是很難再姓陶的了。既然不能姓陶,那跟誰的姓都是一樣的。乾脆就把徐州託付給手下的人,只要不被鄰居吞掉就好說。
  • 是陶謙主動三讓徐州?還是劉備處心積慮謀奪徐州?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在經歷過無數次血雨腥風後,終於在建安元年迎來了為無數後來者交口稱頌和無比景仰的感人一幕。 大家之所以盛讚陶謙三讓徐州,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稱讚陶謙慧眼如炬,任人唯賢,在關鍵時刻捨得將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徐州送給德才兼備的劉備, 堅信只有劉備才能讓徐州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有道是:天下本無主,德者居之。劉皇叔義薄雲天 ,將徐州託付給他肯定沒錯。
  • 陶謙讓徐州,一個亂世軍閥的抉擇
    陶謙在徐州時也有這麼一支丹陽兵,其統帥是同鄉曹豹,許耽。說句後話,也是實在話,丹陽兵在史書上雖然有名,但是沒有什麼建樹記載。 陶謙在對徐州士人的徵辟任命上,也是可圈可點的。
  • 陶謙提出讓徐州,劉備堅決不從,陶謙三位手下的表態卻莫名其妙
    此時,曹操的老巢兗州突然發生呂布、陳宮等人的叛亂,曹操被迫回援,徐州之圍頓解。得知曹軍撤退的消息後,陶謙率領徐州文武設宴款待劉備,並當眾表示要將徐州拱手交給劉備,陶謙手下的糜竺、孔融、陳登等人也一併附合。不過,劉備對此卻態度堅決,言詞謝絕了陶謙的好意。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陶謙口中的「死不瞑目」,意為死了也無法閉上眼睛,比喻雖死而心猶未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