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分南北:南方過年和北方過年有什麼不一樣兒?吃貨們都知道
文·玄武石
馬上又到年底了,大家是不是都在忙碌著置辦年貨,準備過年啊?春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國人民都比較重視的節日。春節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夜,每家每戶都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而且這頓飯又叫做團圓飯。
吃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少不了歡聲笑語。因為,在我們的吃飯文化中,安靜可不是什麼好事,熱熱鬧鬧才是正道。所以大家也都是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吃年夜飯。
雖然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不那麼濃烈了,但是春節還是大家最重視的日子。不光是北方還是南方,我們都會回家過年。
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給老祖宗、長輩們磕頭拜年,同輩們互相說著喜慶的話語,都是我們國家的習俗。但是南方是怎麼過年的呢?是不是也是吃餃子,看春晚?之前的時候,小編還不太清楚,後來聽完了老一輩人的「嘮叨」,才知道了不同。
貼春聯,買酒豬肉,打掃房子,清理灶臺,這些習俗,南方北方都是一樣的。要說南方北方過年哪裡不一樣,最大的差別應該還是在飲食上面。這些差別其實一般的吃貨們也都知道。
大家都知道,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米。其實,大多數的北方人還是喜歡吃鹹,南方人喜歡吃甜。這樣一來,過年的這一天,南方北方的講究就不一樣了。南方人在過年的這一天吃的年糕。比如什麼蒸年糕,炸年糕。而北方人吃的是餃子,比如幹餃、湯餃。
作為一個北方人,小編覺得很有必要說下,自己對餃子的一些見解。首先,餃子的形狀,過年時期的餃子,一般都不是買的速凍水餃,都是自己家中的人在一起包的。
所以不同年齡段就出現了不同形狀的餃子。然後根據不同的口味,餃子的餡也不一樣,有豬肉大蔥、三鮮、韭菜雞蛋等等。
北方還有的地方包餃子的時候有個特殊的習俗,要把硬幣包在餃子中。如果誰吃到了這個硬幣,誰就能在新的一年裡,會發更多的財。當然,這也只是討個吉利的說法,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對於財富多多的一種嚮往。
而在南方,聽老一輩人說,這裡的湯圓和年糕才是必備之物。年糕的名字也起的十分的好,預示著「年年升高,年年高升」。江浙一帶的人家,大年三十會在八仙桌子上,端上來一盤年糕,作為貢品。
而年糕作為過年的重頭戲,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一道名菜。比如:上海的螃蟹炒年糕。
南方還有一件不能少的東西,就是臘腸或者臘肉,這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之物。而到了晚上,他們一般都會吃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也是寓意團團圓圓的意思。而北方人,還是在吃餃子,只不過不一樣的是,餃子的口味可能跟早上的不一樣了。
不光是南方北方的習俗有很大的差異,很多小地方還有自己的講究。但是不光怎麼說,都是一起過中國年,一起吃團圓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