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歲以後做什麼生意最好?
近些年的職場,已經越來越趨近於年輕化。在許多傳統企業和創業公司,90後已經開始佔有一席之地,逐漸成為管理層中的核心。
對於大多數人到中年卻依舊處於公司基層的人而言,快速下降的精力和體力已經再難於年輕人相制衡,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年齡越高,中年危機的概率也就越發嚴重。
鄰居老李在一家事業單位做業務員,雖然沒有編制,但是企業也不會輕易開除員工。
工作25年,因為沒有業績壓力,老李都處於一種混吃等死的狀態。本想能順利熬到退休,卻在去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去年3月,部門老領導退休,公司調任了一個新領導接管老李的部門。新官上任三把火,領導剛一上任,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業績目標,如果誰沒有達到,就自己「捲鋪蓋走人」。
老李一看領導才30出頭,自己又是部門資歷最老的員工,想著領導肯定不敢刁難自己,所以依舊自由散漫,每天無所事事。
到了月底,業績排名時,老李不出所料是部門墊底。可他依舊不以為然,沒有悔過之心,於是在第二天下午,老李便收到了領導發來的辭退郵件。
被辭退後的老李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不是他瞧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瞧不上他,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3個月後,老李找到了我,問道:「雖然我現在混得差,沒本事,但也不想再給人打工,看人臉色,有沒有什麼適合我這個年紀的小生意推薦?」
老李的思慮我明白,人到中年,與其自降身價出賣勞動力,給人做嫁衣,不如利用自己的儲蓄「放手一搏」,給自己打工。
腸粉店
這個小生意非常好,我每天早晨都去吃,也是每天在觀察,一個幾十平方的腸粉店,一天的營業額能達到二三千,算下來一年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這個生意不難做,需要一點小技術,但是普通50多歲的人都可以做。在深圳這邊,投資一家腸粉店總計費用(包括房租押金之類的)10萬不到,如果經營好,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回投資。當然,投資一家腸粉店,主要營收在早餐,所以選址很重要。
二、超市
在我年少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讀初中,就給自己規劃的是老了以後回到家鄉,盤一個超市,就坐在超市裡賣賣菸酒和副食。
儘管現在我的想法變了一些,但盤個超市這件事,還真沒怎麼變。
盤一個超市,費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這與賣蔬菜水果一樣,基本都是不愁生意的,客源基本都依賴當地的居民,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坐在門口收銀而已,適時進貨,就這麼簡單。
對一個私人超市來說,是完全沒有盤貨這件事的。哪怕是你僱一個收銀員,自己當老闆,也不太需要盤貨,有了監控,再對對每月營收,也就差不多。
開超市,省時省力除了成本會高一點之外,是非常適合五十歲以後來做的。
三、茶樓
人到五十歲,除了年齡和資產會增長之外,自己見識的人脈也會有不少的增長。
開一間茶樓,每天叫上三五好友來喝茶聊天或是打麻將等等,這都是非常不錯的。
開茶樓,需要依靠一定的人脈資源,尤其是喝茶打牌這件事,靠的就是「人帶人」。等到茶樓有了起色,自然就會吸引別的人過來喝茶。
當然了,一間茶樓的費用不小,我家附近有個茶樓還不錯,是一對只有三十來歲的小夫妻開的,兩個包間,大廳也挺大的,但就是沒什麼生意。
綜合來看,除了他們自身認識的人少之外,茶樓的地理位置和裝修也不太好,看起來很暗。
茶樓的盈利主要依靠販賣香菸和包間費,雖然近年來一杯茶水的價格在不斷上漲,有的地方甚至要三四十元一杯素茶,但很多人都是一杯茶坐一下午,所以人多和打牌才是盈利點。
四、投資
對於有的人來說,尤其是自己有個幾百萬資產的時候,不管是做什麼生意,都比不上投資安享退休生活來的更好。
我們舉個例子,假設你有一套幾百萬的房子,在一二線城市,你隔成三五個單間,一間收費一千元房租,那麼一個月就是三五千的純收入,一年下來幾萬元生活費是完全夠的。
再過幾年,這套幾百萬的房子又會更值錢一點,如果房子行情不好,直接賣掉,去買基金或是高分紅績優股,一年下來十幾萬的分紅是沒什麼問題的,且風險還很低。
這也就是所謂的「財務自由」了吧。
結論
綜上所述,對於五十歲的人來說,想要做生意,我們最好是選擇那些現金流周轉比較快的,投入資金較少的,並且不會耗費你太多精力的生意。
如果資金足夠多,那麼最好的選擇反而不是做生意,而是幫助別人做生意,用投資來實現「滾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