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秋分是一年中十分重要的節點,這一天正值秋季的中點,而在鄰國日本,秋分同樣是人們一年中的大日子,是明文規定的「祝日」,稱為「秋分節」,那麼日本秋分節是怎麼來的呢?
一、日本秋分節的由來
在日本,春分、秋分及其前後各3天時間,稱為「彼岸」,每年有春秋兩次,春分前後為春彼岸,秋分前後為秋彼岸。大名鼎鼎的彼岸花,就是因為開在秋彼岸前後而得名的。
在日本,有一句諺語這樣說道「熱到秋分,冷到春分」。「彼岸」一共是7天,從春分或秋分前3天開始,在春分或秋分3天後結束。
「彼岸」每年兩次,一次在狂風怒吼的冬季結束、溫暖和煦的春天來臨之時﹔另一次在夏天的熱氣消退、秋天的涼爽到來之際。
在古代農村,春分是祈求豐作的日子,秋分是慶祝豐作的日子。在春分,大家把變成山神了的祖先的靈從山裡迎接到村子裡,在秋分以後,會舉行把其從村子裡送回山裡的儀式。
二、秋分是日本供養祖先的日子
後來,秋分就變成為供養祖先的日子。為了去供養先祖的靈,日本人才在這一天去掃墓。類似於中國的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故「彼岸」又被稱為「日本的清明節」。
「彼岸」是日本獨有的傳統文化要素,它原本是佛教用語,意為「從滿是煩惱的世界解脫而出的參悟了一切的世界」,即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簡單來說,就是「逝去的祖先們的靈所在的世界」。
過去在「彼岸」時節,日本各地的寺院會舉辦「彼岸會」,許多家庭請和尚念經,並為祖先上墳、掃墓。彼岸會始於日本平安初期,在江戶時期廣泛普及到一般家庭。
彼岸會始於日本平安初期,在江戶時期廣泛普及到一般家庭,人們在彼岸之日掃墓,在墓前擺放水果、酒水等物,再進行祭拜,為親人祈福,祈求保佑等。
三、日本秋分時節敬老習俗
農曆的九月初九,也是中國人傳統的重陽節,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重陽節和敬老節是分開的。在日本生活中,重陽節被定為公曆的九月九日,因該節並不放假,過重陽節的日本人也相對較少。
日本敬老節為每年的9月15日,日本人到42歲時才可以稱「壽」做生日,通常被稱為「初老」。到60歲時稱為「還歷」。77歲時為「喜壽」,88歲時為「米壽」,99歲為「白壽」,即百字少一,活到百歲就是「百壽」了。
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要開展敬老活動,為老人體檢、整理修繕房屋、敬贈紀念品、組織慰問等。老人則根據自己的愛好,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
日本厚生省在這一天還要發布「長壽者名單」,登載在各地報紙上,只有百歲以上高齡者才能入圍。日曆上的秋分日,按日曆每年前後有所不同,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