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秋節要祭月神

2020-12-18 星河精品小說推薦

中國人自古有在中秋「祭拜月神」的習俗。自周朝開始,每到這一天,夜裡都會舉行大型的儀式——「迎寒」和「祭月」。至明清時,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一家團圓,吃月餅、賞明月是中國幾千年的風俗。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祭月原因

鄭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況人得不事耶。」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日為兄以月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護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範「孝悌」之義,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日月之祭的時間,自周代就定在了春分和秋分,即所謂「兩分」。為何要定在這兩個日子呢?這要從天文與二十四節氣說起。

每年夏至之後,太陽就從北回歸線逐日南移,到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22-24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再往南,北半球的秋季就將結束而迎來冬天。這一時刻,二十四節氣中稱為秋分。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鄭玄也說,「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稱「朝日」,祭月,稱「夕月」。「夕月禮」就成為了祭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雖然《周禮》中就已經確定了「兩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歷代的時間並不絕對固定(波動主要發生在比較短的王朝),不過,總的來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選擇。

祭拜月亮有什麼用處呢?

宋代金盈之《新編醉翁談》卷四「八月」中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顏如皓月。」

也就是說女子祭拜月亮祈求自己能跟嫦娥一樣漂亮,而男子祭拜月亮能夠對事業工作有助力,讓自己的生活像月亮一樣越來越美滿。

祭月儀式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描述的是中秋節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設祭案,案呈月餅月果等圓形供品,對月拜祭。而後焚毀月光紙,分食祭祀供品。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的別稱較多,許多地方還稱月餅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
  • 中秋節風俗由來及如何祭拜月神
    中國人自古有在中秋「祭拜月神」的習俗。自周朝開始,每到這一天,夜裡都會舉行大型的儀式——「迎寒」和「祭月」。至明清時,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一家團圓,吃月餅、賞明月是中國幾千年的風俗。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夕月,即祭拜月神。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記載,周代,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習俗。《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唐書·太宗記》就出現「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詞了。可見,唐代中秋節已成為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賞月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多的。
  • 八月十五為啥要吃月餅?中秋節在紀念哪位大神?
    例如:過年、中秋節、上元節、清明節,這些都有紀念的意思。就拿中秋節來說吧,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從這些名稱來說,就能看出中秋節的意義:一、和月亮有關;二、有團圓的意思。猶如八月十五那一天,很多家庭成員都會坐在一起,吃上一個團圓飯,意味深長。
  • 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呢?
    臨近中秋節(明天就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呢?很多人都搞不明白。「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
  • 初中半命題作文:家鄉的中秋節600字
    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掛在幕布一樣的天空,像一個大玉盤。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讓人以為月亮真的掉進了水裡。看著天空中皎潔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維中情不自經的冒出幾個小問號。為什麼在中秋節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為什麼要吃月餅?
  •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過「中秋節」我國自古便有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按照《易經》的說法,陰極則陽升,這個時候的月亮其實已經有陽的味道了,月亮不僅會引起潮汐,還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因為人體內有70%也是水。
  • 淺談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中秋節起源於古人祭月習俗中秋節源自於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天子於每年秋分設壇祭祀月神。《管子·輕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裡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壎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禮記·祭法》:「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 鄭玄 註:「夜明,月壇也。」 孔穎達 疏:「夜明者,祭月壇名也。」《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史記·孝武本紀》:「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 中秋節為什麼要拜月?
    中秋節為什麼要拜月?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所以稱「八月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夕」;中秋節的月亮最是圓滿,象徵大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國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朝,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 仲秋祭月與中秋節的源起
    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是由仲秋時節的月神祭祀發展而來。實際,縱觀華夏諸多傳統佳節,或早或晚,多由節令演變而來,由紀而祭,由祭而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人們總抱怨傳統節日萎縮無趣,是否想到這句詩所蘊涵的簡單道理惟有訴求華夏文明精神信仰的本源,了解節日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真正為脫水的傳統文化帶來新的生機。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自然不少,那麼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吧。  中秋節習俗一祭月: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夕月,即祭拜月神。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記載,周代,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習俗。《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唐書·太宗記》就出現「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詞了。可見,唐代中秋節已成為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中秋節 ,, 關於中秋節的幾個冷知識
    中秋節為什麼與桂花有關古人賞月常伴桂花,中秋節前後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坐在桂花樹下,呼吸著氤氳醉人的香氣,觀賞光輝皎潔的明月,是古人的一件雅事、樂事。焚香乃是鬼神崇拜中一種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由此產生的令人心醉神迷的香氣,是一種精神食糧,具有升華和淨化靈魂的作用。 中秋節為什麼與焚香有關?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中秋節放假安排2018官方通知已出!
    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24日,與國慶七天長假僅差一周。如果你想休一個真正的「大假」,可以請六天年假,這樣就可以拼出一個長達16天的假期來,真是爽歪歪啊。 中秋節放假時間:2018年9月22日至2018年9月24日。
  • 中秋節的禮儀和宜忌你一定要了解,拜月指南珍藏版!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古老的「祭月節」,是在二十四節氣「秋分」時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而來,雖最初的「祭月節」的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後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 中秋節「祭拜月神」習俗英文版
    中秋節,月亮總是主角。在古代,中秋節還有「祭拜月神」的習俗,看他們是如何發展的,讓我們一起漲姿勢!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習俗大揭秘
    那麼為什麼會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呢?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
  • 童年的你,有沒有這樣的問號,中秋節為什麼在八月十五?
    每年到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家就會和叔叔、大爺家聚在一起,做很多飯菜,一大家人一起過中秋。吃飽喝足我就會和叔叔家的弟弟一起坐在院子裡賞月,弟弟就問我,中秋節為什麼是在八月十五?我知道我的答案也只是哄哄弟弟,隨著慢慢長大,這個問號也就漸漸淡忘了,今年中秋節臨近, 我的女兒突然問我,爸爸,中秋節為什麼是八月十五啊?這個我童年的問號,這次我想找到啊答案。中秋節為什麼定在農曆八月十五?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賞月 百分之80的都人不知道的理由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賞月 百分之80的都人不知道的理由時間:2019-09-15 2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賞月 百分之80的都人不知道的理由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也是許多的人團圓的重大節日之一。
  •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起源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二十四節氣"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慶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