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2020-11-21 禪文修

為什麼要過「中秋節」

我國自古便有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

按照《易經》的說法,陰極則陽升,這個時候的月亮其實已經有陽的味道了,月亮不僅會引起潮汐,還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因為人體內有70%也是水。這個晚上的人們其實容易躁動不安分,於是古聖先賢告訴人們這天是「中秋節」,大家要一起賞月吃月餅,一家人和和氣氣、歡聚一堂。其實這樣目的是讓大家都高高興興,就避免有人因躁動不安而做壞事。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大家都知道中秋這天要吃月餅,這習俗從哪裡來呢的?

傳說當年后羿和嫦娥夫妻二人被貶入民間的時候,西王母送了一枚「長生不老藥」給后羿,後來陰錯陽差讓嫦娥給吃了,之後嫦娥就飛上天了從此夫妻天地相隔。

彼此非常想念對方,后羿就在嫦娥喜歡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上面放上她愛吃的水果、點心,嫦娥在天上看了十分難過,於是傳話給后羿,「明天是月圓的時候,你把麵粉做成圓月的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的時候我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天後羿就擺上了月餅,呼喚出了嫦娥,這樣兩人就算團聚了。

後來老百姓知道嫦娥奔月成仙了,也紛紛的在月下設香案擺月餅,像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闔家團圓,久而久之,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古人怎麼過「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中中秋,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在古代,人們會吃月餅;燃燈;觀潮;玩兔兒爺;熬夜;偷蔥偷菜;吃鴨;吃田螺;吃芋頭;飲桂花酒。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有句老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不拜月與中秋有關,中秋節是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自古以來就有拜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等習俗。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在中秋那天喝酒賞月,吟詩作對,還會拜月,拜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禮俗活動,拜月又稱為「月供」,即 祭拜月神,古人認為日月皆為神,祭拜日月可保國泰民安,消災納福。但是在民間流傳著「男不拜月」的說法。一般拜月通常都是家裡的女眷在張羅,這是因為月亮屬性為「陰」,代表女性,通常會跟柔美、陰柔等詞掛鈎。在男子追求陽剛之氣的古代,他們需要崇拜的是「日神」而非「月神」,應有的尊重是要的,但磕頭就不必要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與神話故事有關。在古代的時候月亮上住著美麗的「嫦娥」,如果有一個男子謙恭地叩拜就是心懷不軌的表現。當然也有人認為「男不拜月」是提醒人們要對自己的妻子好,不能對別的女人有非分之想。

再來看看下半句,「女不祭灶」,臘月三十三,則是一年一度祭灶習俗,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準備好祭品進行祭祀活動,但在祭祀的時候女人不能參與其中的,因為祭灶的對象則是炎帝,大家都知道炎帝是一個男性的化身。在古代的時候有著「男女有別的說法」男女之間的關係非常明確,稍有逾越就被人們說成不懂禮數。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每到中秋佳節,人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家喻戶曉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我們不僅從小就會背,而且還會唱:「明月幾時有,白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遊子寄相思,廣泛傳唱,這首詞有多厲害呢,後人評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公元1076年的中秋,在山東密州任太守的蘇東坡。喝酒喝到天亮,雖然他很有雅興,但一想到兄弟不在旁邊,就倍感傷懷,於是寫下這首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甚至還有人說如果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讀這首詞,會讓人嚴重懷疑蘇軾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照耀宇宙天地的呢,這是對宇宙起源,月球形成的思考,既然是「把酒問青天」那自然是筆鋒一轉,來到了天上,」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文愛好者說,這是蘇軾對外星紀年的思考。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月球晝夜溫差是300多攝氏度。夜晚零下180攝氏度,這哪受得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看來還是地球適合人類生存。

再回到文學層面,如果說詞的上片,是借中秋明月的引發對天上人間的思考,那麼詞的下片就對弟弟蘇轍的思念,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亮從高空漸漸西移,轉過朱紅色的高閣,又低低的斜掛在窗欞上,照著一夜無眠的蘇軾,「子由,六年未見,你過得好嗎,為什麼每次月圓之時,我們都不能團聚,只能兩地分隔,遙寄相思呢」,蘇軾先是懷疑月亮的無情,人間還有著離別的苦痛,而你確自顧自地團圓完滿。可是再一轉念,他又否定了這份質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古以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蘇軾在於月亮的對話中即完成了一次及其浪漫的暢想,有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更體現出了超然豁達的心胸,尤其是結尾句,更是神一樣的存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只希望我所愛的人能夠健康平安,縱使遠隔千裡,依然在共賞同一輪明月,健康平安是人間最大的幸福,因為只有人還在,就會有再見的機會,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的別稱較多,許多地方還稱月餅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不吃,行不行? 很多年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疑問,當我問大人的時候,大人說:不行!這是祖輩傳下來的,中秋節,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個飯,晚上再吃個月餅,這麼多年,都是這麼傳下來的,沒有為什麼! 後來,當我離開家,去外地求學,因為距離遠,中秋的時候,就不能回家,父親往往會打來電話說:孩子,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哈! 我說:知道了!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遇了,屬實是舉國同慶的好日子呀,這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中秋、國慶恰逢同日。中秋節是我們比較重要的一個傳統佳節,那麼它的由來是什麼呢?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其中有什麼奧妙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最大的習俗莫過於賞月、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其實是因為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作為祭品,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裡流行。後流傳的民間盛發為全民共同的糕點月餅。在中秋節這個大團圓的日子裡,突然想吟詩一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月餅。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 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知道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嗎?
    馬上又要到八月十五中秋節,現在的各大商場、超市、大街小巷買月餅的商家一定是數不勝數。但是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又是這麼做出來的呢?這些您了解嗎?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發展與歷史的由來。那中秋節為什麼要是吃月餅呢,小編在網上、書本中也收集了一些資料。說法眾多、各不相同其中有這麼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據說早古時候月餅一開始並不叫月餅,被稱為「宮餅」。是宮裡皇上在中秋節所用的祭品,並在中秋節期間才會食用,後來這種餅與習俗就流傳到啦民間,被稱之為「小餅」與「月團」也是只有到中秋才會比較常見的食品。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時間:2019-09-13 11: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2019年中秋節是: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到來,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古代祭月習俗演變而來的。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本文專家:周定鵬,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博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到了。說到中秋節,吃貨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月餅了。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這個答案很簡單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就要到了,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一種習俗就是要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原因。首先,圓形的月餅象徵著家人團圓,反映了人們希望與家人團聚過節的美好願望。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吃一口月餅,感受家的味道
    眾所周知,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像天上的圓月,又象徵著人間的團圓。在您吃月餅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月餅起源於什麼時候?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那就讓我們從最早的殷商時期說起吧。而此時,中秋節也已形成為中華民族主要的節日,中秋節最主要的儀式有祭月,祭月少不了祭品。祭品主要有時令果蔬等。而圓圓的月餅既像天上的滿月,又圓包含著團圓之意。月餅遂成為祭月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增加儀式感,人們只在中秋節這天吃。此後中秋節吃月餅成為一種習俗。而中秋節的月餅製作也變得考究起來。和以往的休閒甜品不一樣了。《帝京景物略》:雲「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是為 證。
  •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說法不一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
  • 點評自古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吃什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過中秋節的時候是需要吃月餅的,那麼大家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是怎麼來的嗎?現在我們過中秋節的時候,不僅僅會吃月餅,而且還會送禮送月餅。月餅寓意著團圓,大中秋節弄這些也就是為了討一個好兆頭。
  • 中國人過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  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 冷知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其實關於月餅的由來主要與四個傳說有關:月餅的由來傳說1: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
  • 中秋節作文:中秋節吃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可不是一般的節日啊,它可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中秋節的習俗是猜燈猜謎,吃月餅。猜猜我今年吃了幾種月餅?   中午,我們到飯店,服務員阿姨端上一盤月餅,真特別,圓圓的,白白的像個包子。那可是飯店專門為中秋節準備的。   吃完飯我去了外婆家,外婆給我吃了一種月餅,這個月餅也很特別。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佳節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大家都和家人團聚了嗎?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要吃月餅,吃團圓飯,但是對於中秋節你們了解多少呢,中秋節又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月餅是什麼來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一臉懵吧,吃了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確讓人有些可笑了。那麼,不知道的話,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也解一下吧。
  • 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又是如何形成?
    中秋佳節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回家團圓,賞月吃月餅,與家人聊聊家常,解去忙碌了大半年的睏乏,從新開始下半年的工作。到了周代,每逢農曆八月十五的夜晚,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規制,在民間,人們會在這一天,設祭臺,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甜點等祭品,其中月餅是絕對不能少的,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朝向月亮的一方,點燃蠟燭,紅燭高燃,全家老小依次祭拜月亮,最後,由一家的家庭主婦切開「團圓」的月餅,分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