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過中秋節的時候是需要吃月餅的,那麼大家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是怎麼來的嗎?
現在我們過中秋節的時候,不僅僅會吃月餅,而且還會送禮送月餅。月餅寓意著團圓,大中秋節弄這些也就是為了討一個好兆頭。
其實月餅這一個詞,它真正是在南宋開始出現的。不過月餅出現在宋朝的文獻上他僅僅是作為一種甜點,一種食品。也只是人們平時想吃點心的時候就吃這種月餅,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就是普通的時候也可以吃的那種麵食。也是一直到了明代的時候,在明代的文獻中有記載月餅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是代表著團圓的意思。
明代的月餅有很多種類,甚至形狀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都是圓形的,它有各樣的形狀,而且大小還不一樣,裡面的餡兒更是不一樣的,就是真的是作為一種點心,很隨意的。可以滿足很多人的口味,實際上,真正吃月餅代表團圓,可能是始於明代的萬曆年間。
在當時中秋節的時候往往是三五人結伴一起去遊湖逛街,晚上一起聚一聚,然後在去賞月亮。後來,一些小販為了尋求商機,但人們逛街買東西的時候,往往就會送月餅。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人們中秋節吃月餅的一個原因之一。因為中秋節賞月,所以月餅後來也被做成了圓形的,這樣和月餅是一個形狀的,寓意就會更好。
後來從八月初一那天開始,街頭就有很多賣月餅的,尋常人家買這些月餅是為了自己吃討一個好的兆頭,或者是送人,而商人賣月餅就是為了賺錢。,一直持續到八月十五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也喜歡在中秋節的時候買月餅吃,或者把月餅送給對方去求一個好的寓意。
一直到清朝的時候,越變已經十分普遍了,這個傳統也已經家家戶戶都會去做。而且到了乾隆年間的時候,每逢中秋節,皇帝都會讓公裡準備各種月餅分發給大臣。還會定時的確,民間發月餅給百姓。
就連慈禧太后曾經也送過月餅,其實說來也挺好笑的,本來中秋節過節的時候送個月餅是祝福的意思。可是慈禧太后送的月餅,是用黃色的盒子包裝的,而且上面還有福壽康寧四個字。這樣位高權重者的祝福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消的。所以當時大臣們收到這個月餅之後都沒有人敢吃,把這個月餅都給供了起來,說是老佛爺的恩賜。
其實相信就算慈禧太后平時是很專制的一個人,但是她帶中秋節去送月餅,肯定也就是祝福的意思,本來一片好心,卻沒有人敢領她的這個好心,也不知道當時她知道大臣們都不敢吃她送的月餅,把它供起來之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除此之外,不僅僅在中秋節的時候送月餅,那中秋節的時候還會送一些果然,果然裡面有蘋果,柿子等水果,蘋果代表著平安,而柿子就是代表著萬事順遂!
對中秋節有話說的小夥伴可以評論區留言和轉發,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加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