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企老總年薪平均43萬 高管將無行政級別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下海」到上海國企不再有行政級別

■不再是公務員,社保、工資等轉移到企業 ■去年上海國企老總年薪平均43萬,最低15萬

晨報記者 吳 飛

國有企業老總年薪到底該拿多少?這個問題在今年的三月份成為爭論焦點,因為按照當月中國平安公布的年報,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去年的稅前報酬達到了6616.1萬元。

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出資監管企業的老總通過考核後,去年的平均年薪是43萬元(稅前),兩者相差超過百倍。其中年薪最高的為70萬元,最低的則為15萬元。

昨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市委組織部秘書長馮偉,介紹了市委、市政府最新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主要內容,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700億國有資產要上市

截至2007年底,上海地方國有資產總量超過1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7264億元,非經營性資產2958億元,實現生產總值佔全市的1/4左右。

事實上,上海國有企業改革的腳步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市委、市府最新審議通過的《若干意見》則著重從五個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上海國有資產證券化有何計劃時,楊國雄表示,目前上海國有以及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72家,所有制權益1000多億元,佔整個上海7000多億元經營型資產17.6%。「我認為現在上海的國有資產包括區縣國有資產存量中,還有許多優質資產沒有上市。如果花三到五年時間能達到30%或者更多,那是我們的目標。」楊國雄表示。

建議監管公司不減持

大小非減持被認為是導致目前股市大跌的重要原因。這一問題也引起了與會記者的關注。

針對記者提出的「上海國資是如何考慮大小非減持」,楊國雄說:「我可以告訴大家,上海的上市公司的大小非減持尤其是大非減持,是嚴格按照國資委的108號、109號文以及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的19號令執行。」

楊國雄透露,上海市國資委規定了上市公司的最低持股線,「按照現在股市的情況,我建議市國資委監管的公司不要減持,這也是我們的想法。」

楊國雄還透露,對於整個大非的管理,上海市國資委建立了以證券帳戶標識管理為基礎的動態監管系統,「根據轉讓上市公司的股份,要求對國有股東持有股份變化實施動態監管,請大家放心,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大非減持,我們有一個監控系統。」

熊市不影響國企重組

上海目前正穩步推動地方國有資產重組,而《若干意見》也將開放性和市場化的重組聯合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但今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多有波動,這是否會影響上海國資重組的進度?對此,楊國雄表示,不會!

楊國雄說,資本市場對國有企業的影響,是牛市也好還是熊市也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現在就是重組的好時機,所以今年沒有放慢過步伐,今年上半年國有資產重組也做了不少。」

對有評論稱國有資產重組是由上海市國資委大力推動,楊國雄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企業之間重組就是相互「談戀愛」,國資委只是進一步的引導、推動。

楊國雄強調說,企業重組的主體是企業,「有一些報導說國資委和媒體溝通不及時,我們今後要改進。但我也注意到某些新聞媒體(僅個別媒體)寫出一些方案,比如說上海商業板塊怎麼樣,這個資產給誰,那個資產給誰,這些不負責任的報導,我作為國資委主任是不歡迎的。」

國企老總取消行政級別

根據市委、市府審議通過的《實施意見》,上海國企將進一步強調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取消市管國企和國企領導人員的行政級別,企業領導人員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

楊國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將分類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市管國有企業中的產業類企業、資本經營類企業以及金融類企業,按照《公司法》要求設立董事會、監事會,決策層和經營層分開,董事長和總經理分設。選擇部分市管國有企業探索試行外部董事長制度;規範董事會組成結構,除總經理外,經理層成員原則上不進入董事會。

在企業領導人員選拔任用機制方面,上海將按照「市場化、職業化」要求,選擇符合任職條件的人選擔任市管國有企業的董事、監事。據馮偉介紹,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到市管國有企業任職的,不再保留行政級別,其行政關係、社保關係、工資關係、組織關係隨工作變動轉移至企業,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到齡免職後在企業辦理退休手續。企業領導人員退休後,不得在本企業、下屬企業或關聯企業任職或兼職。

「老總30萬年薪不算多」

國企老總的年薪問題昨日也成了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關心的問題,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李榮融也曾談到了央企薪酬問題,對此,有記者問,上海國企取消行政級別,並加強了董事會制度,此舉是否會導致國企老總有可能出現幾千萬元的年薪?

對此,楊國雄表示,2006年底,市國資委系統出資監管的47家企業老總的平均薪酬是40萬元 (稅前),去年則上升為43萬元 (稅前),「最高70萬元,最低15萬元,我們是經過認真考核,不是吃大鍋飯的。」

楊國雄說,相對於付出,國企老總拿30萬元稅前也不算多,「關鍵一條他的位置風險性不夠、穩定度太高。所以這是我們在《若干意見》尤其是市委組織部配套的四個文件當中非常強調經營層要市場化招聘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國企高管領天價年薪仍多腐敗 亦官亦商監管失效
    格力老總朱江洪4000萬元、中海油老總傅成玉1200萬元、招商銀行老總馬蔚華960萬元……對這些曾經曝光的「天價」高薪,人們應該記憶猶新。而據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金融、菸草、電信、石油、石化等行業高管薪酬為行業平均水平的幾十上百倍。
  • 深圳國企老總年薪最高60萬 超標發放將追究責任
    深圳國企老總的收入被確定為9.6萬至12萬元的基本年薪,再加上與企業效益緊密掛鈎的績效年薪和獎勵年薪三大塊。深圳由此將成為全國首個在國企中按統一標準推行規範年薪制的城市。轉自搜狐  老總幹的好年薪最高60萬轉自搜狐  按照《辦法》,深圳市國有企業經營者,即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通過市場化選聘的總經理除外)可享受年薪制(為稅前收入),其收入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目前該《辦法》僅適用於在深圳市設立的7大國有市屬一級企業,其他國有控股企業可參照執行。
  • 福建這些國企高管工資大起底!年薪最高的是……
    國企老總薪資究竟有多少? 是怎麼組成的? 一起來看一下 老總們的工資條吧!
  • 濟南首次公開市屬國企高管年薪!張志剛、王曉春等年薪過百萬元
    本月25日,濟南市國資委官網發布《濟南市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2017年度薪酬信息披露》,首次披露該市市屬國企高管年薪情況。儘管披露的是2017年的情況,時間略微「久遠」,但還是有助於讀者一窺濟南國企高管的年薪水平。
  • 公務員與同級別國企高管收入差距:被建議去企業
    彌合政府與企業人員的鴻溝  經過多年的政策準備,2015年1月14日,《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發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中國養老保險制度「雙軌制」正式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此與企業員工一樣進入繳費時代。
  • 國企的一二把手遠高於公務員待遇?同為「鐵飯碗」的差距有多大?
    年薪高的幾百上千萬,低的也有幾十萬,而現在再高一般都控制在一百萬內,不會超過這個上限。而如果是按照公務員標準發放工資待遇,別說上百萬,最高超過30萬就算不錯了,這還是一線頂級城市的水平。中西部地區的領導多數在20萬以內,遠遠不及國企老總。所以從收入方面來說:國企一二把手的工資待遇普遍高於公務員是事實!
  • 江西15家省屬國企曬「一把手」年薪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曹琦報導:8月17日,記者從江西省國資委了解到,15家江西省屬重點國企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正式對外公布。記者梳理發現,這些國企負責人的應付稅前薪酬大部分在40-50萬元之間。其中,最高的為51.24萬元,最低的為17.43萬元。
  • 國企高管280萬年薪有什麼依據
    那麼,280萬元的年薪有依據嗎?   薪酬多少不是很複雜的問題,其依據無非是國情、政績、付出等等。   先比較一下國情。美國政府4日宣布,得到政府資金救助的美國公司高管及華爾街金融機構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但美國普通職工年收入在3萬-5萬美元左右,若按4萬美元計算,50萬美元年薪相當於普通職工的12.5倍。
  • 2014年A股高管「富人榜」發布:中集集團麥伯良870萬居首
    IC圖       福布斯2014年度上市公司「富人榜」於7月8日發布,數據顯示,A股企業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執行長)薪酬最高者為中集集團CEO麥伯良,年薪870萬;而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以1.3億薪酬,位居中資港股CEO榜單榜首;       其中,A股高管人均薪酬達189萬元,而港股高管平均薪酬則為
  • 北京高管年薪60萬 比上海深圳高10萬
    2月6日,「太和顧問」發布的《2006年中國薪酬報告》稱,北京地區高科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平均年度現金總收入為60萬元,比上海、深圳同等職位高管高出近10萬元,但北京地區高科技行業一般員工層年度現金總收入略低於上海、廣州。  根據該報告,北京、上海、廣州通訊業核心員工平均年薪達50萬元,較往年略有提高。
  • 192家央企披露高管年薪 中集集團麥伯良998萬居首
    提起「打工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名字應該是楊元慶、霍建寧等,動輒千萬的年薪烘託著他們的傳奇。而在上市央企裡,也有一群特殊的「打工皇帝」。不同的是,除了職務之外,部級、副部級、司局級等央企特有的級別使他們區別於一般的草根打工皇帝。
  • 2012國企工資報告:國企年均工資約11萬 低於央企
    五、部委聲音:財政部:2010年下發關於《印發<中央金融企業負責人薪酬審核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了中央金融企業負責人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的審核管理,包括基本年薪調節係數的計算、分配係數的確定,績效年薪的考核等。《辦法》規定金融企業負責人基本年薪與績效年薪之和的增長幅度不超過本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
  • A股「打工皇帝」年薪高達3868萬!上市公司高管工資哪家強?誰最...
    在數千家上市公司群體中,還有85家上市公司董事長、54名總經理年薪不到10萬,10家上市公司金額前三的高管薪酬合計不超過30萬。金融「造富」能力強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同是「總經理」,甚至同是上市公司「總經理」,工資單可有天壤之別。
  • 茅臺副總經理11位 國企高管人數應有章可循
    在公司業績平平等背景下,讓更多高管分享公司的利潤,是原有高管事務減少、責任減輕、能力下降  近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新增5位副總經理,至此其副總經理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1位,遙遙領先同行企業。
  • 央企廳局級年薪40萬,30歲拿30萬的國企職工,都什麼級別?
    央企廳局級年薪40萬,30歲拿30萬的國企職工,都什麼級別?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職場觀點、職場資訊、職場感悟、職場趣聞和職場故事   導語:在大眾們眼中,國企職工跟公務員一樣都是受人追捧的香餑餑。
  • 副部級央企老總獲提拔升遷成常態
    同樣在「副部級央企老總」中業績較為出色、且較受外界關注的寧高寧,繼今年3月28日辭任中糧控股董事會主席職務後,30日,再次卸任中糧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國食品的董事會主席,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媒體和機構對其「在不久後也將步入政界」的猜想。
  • 重要文件下發,這些平均年薪才6萬的國企員工工資將有大變化?
    長期以來,有這樣一些「巨無霸」企業,長期活躍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擁有151萬員工的中石油、擁有92萬員工的國家電網、擁有41萬職工的中國電信(以上均為2018年數據)…….同時,這些企業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由我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
  • 2015公司高管年薪最低才3000 地產金融高管薪酬稱霸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一直是業界關注話題,隨著2015年報的陸續披露,薪酬的漲落正慢慢浮出水面。  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到底有多高?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的高管薪酬,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平均年薪為76.73萬元,上市公司總經理平均年薪為83.51萬元,董秘平均薪酬則為46.92萬元。
  • 熱議:為什麼要取消國企的行政級別
    意見提出了多項創新舉措,包括深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取消國有企業的行政級別和可視作行政級別的行政待遇等內容。(《南方日報》3月17日)   廣州市在國企改革上的舉措是不是重大突破,還有待時間檢驗,但能在這個問題上打破長期的停滯狀態,能向前推進一小步,無論是源於市場逼迫、民間壓力或者決策者的明智,都是值得肯定的。
  • 中國平安高管「轉會」後年薪5000萬,每天13萬,羨慕還是質疑?
    英國保誠保險2018年薪酬最高的是北美保誠的CEO Barry Lee Stowe,885萬英鎊,比英國四大銀行的薪酬最高者還高。中國因為國有金融機構的高管限薪,所以國有和非國有金融機構薪酬差異很大。高管年薪中經常還包括期權等以及延期支付條款,較為複雜,不完全是年薪所能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