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到上海國企不再有行政級別
■不再是公務員,社保、工資等轉移到企業 ■去年上海國企老總年薪平均43萬,最低15萬
晨報記者 吳 飛
國有企業老總年薪到底該拿多少?這個問題在今年的三月份成為爭論焦點,因為按照當月中國平安公布的年報,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去年的稅前報酬達到了6616.1萬元。
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出資監管企業的老總通過考核後,去年的平均年薪是43萬元(稅前),兩者相差超過百倍。其中年薪最高的為70萬元,最低的則為15萬元。
昨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市委組織部秘書長馮偉,介紹了市委、市政府最新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主要內容,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700億國有資產要上市
截至2007年底,上海地方國有資產總量超過1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7264億元,非經營性資產2958億元,實現生產總值佔全市的1/4左右。
事實上,上海國有企業改革的腳步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市委、市府最新審議通過的《若干意見》則著重從五個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上海國有資產證券化有何計劃時,楊國雄表示,目前上海國有以及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72家,所有制權益1000多億元,佔整個上海7000多億元經營型資產17.6%。「我認為現在上海的國有資產包括區縣國有資產存量中,還有許多優質資產沒有上市。如果花三到五年時間能達到30%或者更多,那是我們的目標。」楊國雄表示。
建議監管公司不減持
大小非減持被認為是導致目前股市大跌的重要原因。這一問題也引起了與會記者的關注。
針對記者提出的「上海國資是如何考慮大小非減持」,楊國雄說:「我可以告訴大家,上海的上市公司的大小非減持尤其是大非減持,是嚴格按照國資委的108號、109號文以及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的19號令執行。」
楊國雄透露,上海市國資委規定了上市公司的最低持股線,「按照現在股市的情況,我建議市國資委監管的公司不要減持,這也是我們的想法。」
楊國雄還透露,對於整個大非的管理,上海市國資委建立了以證券帳戶標識管理為基礎的動態監管系統,「根據轉讓上市公司的股份,要求對國有股東持有股份變化實施動態監管,請大家放心,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大非減持,我們有一個監控系統。」
熊市不影響國企重組
上海目前正穩步推動地方國有資產重組,而《若干意見》也將開放性和市場化的重組聯合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但今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多有波動,這是否會影響上海國資重組的進度?對此,楊國雄表示,不會!
楊國雄說,資本市場對國有企業的影響,是牛市也好還是熊市也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現在就是重組的好時機,所以今年沒有放慢過步伐,今年上半年國有資產重組也做了不少。」
對有評論稱國有資產重組是由上海市國資委大力推動,楊國雄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企業之間重組就是相互「談戀愛」,國資委只是進一步的引導、推動。
楊國雄強調說,企業重組的主體是企業,「有一些報導說國資委和媒體溝通不及時,我們今後要改進。但我也注意到某些新聞媒體(僅個別媒體)寫出一些方案,比如說上海商業板塊怎麼樣,這個資產給誰,那個資產給誰,這些不負責任的報導,我作為國資委主任是不歡迎的。」
國企老總取消行政級別
根據市委、市府審議通過的《實施意見》,上海國企將進一步強調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取消市管國企和國企領導人員的行政級別,企業領導人員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
楊國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將分類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市管國有企業中的產業類企業、資本經營類企業以及金融類企業,按照《公司法》要求設立董事會、監事會,決策層和經營層分開,董事長和總經理分設。選擇部分市管國有企業探索試行外部董事長制度;規範董事會組成結構,除總經理外,經理層成員原則上不進入董事會。
在企業領導人員選拔任用機制方面,上海將按照「市場化、職業化」要求,選擇符合任職條件的人選擔任市管國有企業的董事、監事。據馮偉介紹,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到市管國有企業任職的,不再保留行政級別,其行政關係、社保關係、工資關係、組織關係隨工作變動轉移至企業,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到齡免職後在企業辦理退休手續。企業領導人員退休後,不得在本企業、下屬企業或關聯企業任職或兼職。
「老總30萬年薪不算多」
國企老總的年薪問題昨日也成了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關心的問題,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李榮融也曾談到了央企薪酬問題,對此,有記者問,上海國企取消行政級別,並加強了董事會制度,此舉是否會導致國企老總有可能出現幾千萬元的年薪?
對此,楊國雄表示,2006年底,市國資委系統出資監管的47家企業老總的平均薪酬是40萬元 (稅前),去年則上升為43萬元 (稅前),「最高70萬元,最低15萬元,我們是經過認真考核,不是吃大鍋飯的。」
楊國雄說,相對於付出,國企老總拿30萬元稅前也不算多,「關鍵一條他的位置風險性不夠、穩定度太高。所以這是我們在《若干意見》尤其是市委組織部配套的四個文件當中非常強調經營層要市場化招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