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高管「轉會」後年薪5000萬,每天13萬,羨慕還是質疑?

2020-12-12 董希淼

周瓊(資深金融從業者)

從平安聯席CEO轉戰友邦保險任CEO的李源祥5000萬年薪新聞刷屏。

在國外,特別是美國,高管的天價年薪也存在爭議。金融危機時美國金融機構高管薪酬曾成為一個公共話題。

一、國內外金融機構高管薪酬

表1列了2018年美國前四大銀行、兩大投行、兩家保險公司的高管薪酬,表2列了2018年英國前四大銀行和一家保險公司的高管薪酬,表3列了2018年中國三家銀行和兩家保險公司高管薪酬。每家機構內薪酬從高到低排序。

所列出的金融機構中,2018年,薪酬最高的是摩根大通的董事長兼CEO傑米·戴蒙,3003萬美元,其次是摩根史坦利的董事長兼CEO詹姆士·戈爾曼,2817萬美元。因為掛鈎業績等原因,高管們各年薪酬也變化較大,例如2017年,所列出的金融機構中薪酬最高的是美國國際集團CEO Brian Duperreault,4309萬美元。英國保誠保險2018年薪酬最高的是北美保誠的CEO Barry Lee Stowe,885萬英鎊,比英國四大銀行的薪酬最高者還高。中國因為國有金融機構的高管限薪,所以國有和非國有金融機構薪酬差異很大。

高管年薪中經常還包括期權等以及延期支付條款,較為複雜,不完全是年薪所能反映。

二、美國其他公司高管薪酬

高管的高薪酬在美國也不止是金融機構。

高科技企業:2018年,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年薪是4291萬美元,谷歌年薪最高的是前谷歌雲CEO黛安·格林,4750萬美元(這兩位都高於戴蒙),蘋果CEO蒂姆·庫克年薪是1568萬美元(在蘋果高管中排第五,年末他持有蘋果股票市值約1.98億美元)。有意思的是,納德拉年薪最高的一年是2013年,8431萬美元,2014-2017年分別為1829萬美元、1769萬美元、2001萬美元、2584萬美元。

傳統企業:2018年,寶潔公司董事長兼CEO大衛·泰勒年薪2050萬美元,強生公司董事長兼CEO亞歷克斯-戈爾斯基年薪2010萬美元,埃克森美孚董事長兼CEO伍德倫年薪1878萬美元。

相比之下,金融機構的高管薪酬也並沒有顯著高於非金融企業。

三、關於高管薪酬的一些研究和不同看法

趙學剛在「公司治理的法文化解釋:美國與歐洲大陸之比較」一文中指出,「美國公司中CEO對公司的興衰承擔全部責任,幾乎是美國公司文化的明星。也因此,美國公司會為CEO們支付昂貴的薪酬,大部分的美國公司CEO早在2000年的平均年收入為1700萬美金,2001年為1550萬美金,CEO的收入1980年是藍領工人的42 倍,1990年的85 倍,2000 年的531 倍;而到2010年,大公司的CEO 平均年收入仍為普通個人的343 倍;儘管美國CEO 薪酬的三分之二來自股票期權,但是,美國公司CEO 拿的是其他國家兩倍甚至還多的薪酬也是事實。」「美國強調CEO的角色重要性,也和美國個人主義的文化價值有關。美國人相信組織取得的成就更多地依靠領導人的行為,而不主要是團體的努力。在一些更為強調團體文化的國家,比如德國,公司管理者比美國公司更傾向於強調團隊的努力。」

由於美國這種個人主義的文化,本來美國人還比較能夠接受高管的天價薪酬。但是金融危機中,風險管理失當、巨額虧損的金融機構高管,仍然拿著高額薪酬,就激發起社會公眾的怒火。研究也發現,一些金融機構的薪酬支付過於激進、偏向短期績效,促使了過度投機行為,是危機的原因之一。在後金融危機時代,高管薪酬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受到歐美國家的普遍重視。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限制薪酬,降低薪酬結構中短期年度激勵比重、提升長期激勵比重、增加追回調整條款,成為普遍做法。

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公司業績恢復,高管薪酬再度攀升。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2017年五家主要銀行執行長的平均年薪同比增長17%,是2006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的調查顯示,美國主要的350家公司的執行長和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在1989年為58比1,到了2017年已經擴大至312比1,也是金融危機後收入差距首次擴大到300倍以上。

摩根大通傑米·戴蒙當然認為高薪酬有合理性。他說:「在薪金制度改革上,我們面臨很多壓力,這些壓力有來自政府的,也有來自社會的,這與經濟競爭的壓力相似。因此,我相信會有所改變的。對於那些工作表現傑出的人事後沒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這一問題上有很多法律投訴。這有時甚至不是發生在事後。但我相信,傑出的人才總該得到優厚的報酬,將我們統統混為一談那種大鍋飯的報酬在我看來是不合理的。我具有反對政府參與企業的薪酬制度的思想,我覺得這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兒。為什麼政府不去對演員、體育明星、小商戶或是醫生、企業家的薪酬也進行監管?為什麼他們不告訴所有人我們對於員工的薪酬?」

曾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印度央行行長的拉古拉邁·拉詹在其《斷層線》一書中大體還是認可金融機構高管應該有較高的薪酬。儘管「激進的薪酬政策與激進的風險原則以及在危機中糟糕的表現似乎是相關的」,但他並不贊同「以向政府官員支付薪酬的方式向銀行家們支付薪酬」,因為這樣做的話,「銀行家們會喪失努力工作或者承擔適度風險的動力。在今天的競爭激烈、快速發展的經濟中,官僚化的銀行家們不會是現狀的改善力量。我們從銀行家那裡需要的是稱職的風險管理,而不是完全的風險規避。」

前紐交所副總裁喬治·烏杜對金融機構的高薪酬則極力批判和反對,在《金融的背叛 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一書中,第二章就是「規範薪酬制度」。看看此章裡小標題,「銀行家到底值什麼價」「公司規模能否為薪酬提供合理性」「天價薪酬引發的怒火」等等。他寫道「金融家所獨佔的利潤比例之高,為其他行業所鮮見。因此,除非金融機構將其薪酬降至社會可接受的水平,否則恢復信任就無從談起。金融業,只佔了就業人口的10%,但是卻分享了25%的薪酬,這有何道理呢?要是我們以其他各類非金融類企業中領導人的薪資估值為參照,金融高管們的貪婪就暴露無遺了。」「這種將業績個人歸因的做法是基於一種錯誤的設想:即相關人等的聰明才智才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利潤的唯一原因。正是這一在企業界日益傳播的想法,導致了如今過高薪酬的局面。也正是由於高管們為滿足個人自我利益而驅動的競爭,最終令金融業毀於一旦。」「多年來,公眾一直在問一個問題,可對此至今尚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那就是:一個人的工作,怎麼就能價值上億美元?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我們早已屢見不鮮的各種金融惡行的本質所在。對常識和價值觀的違背,算得上美國最臭名遠揚的『輸出品』之一。這是公司與個人間的真實衝突,而這種傲慢自大又荒唐可笑的天才決定論其實根本不值一駁。難道我們忘了,個人的表現如何,是需要取決於他所在公司的整體素質的嗎?而如果沒有團隊精神的協助,那個人的貢獻又從何談起呢?」

四、一點思考

美國金融危機前銀行家們過高的薪酬激起了公憤,中國對國企高管的限薪走向了另一極。在限薪前的2013年,當時工行董事長姜建清的年薪只是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戴蒙年薪的1.6%,2015年限薪後,僅為戴蒙的0.3%。2018年末,工行的資產規模是摩根大通的154%,全年利潤是摩根大通的133%,工行董事長和行長的年薪(均為67.29萬元人民幣)還是戴蒙的0.3%。

高管們的薪酬,物有所值嗎?戴蒙接手摩根大通時,花旗集團市值是摩根大通的2倍多,現在摩根大通的市值是花旗的兩倍多,目前位居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2014年2月納德拉接任微軟CEO時,微軟市值約3150億美元,現在1.14萬億美元,是那時3.6倍(2018年11月超過蘋果,在20年後重新位居全球市值第一,近期又被蘋果反超)。也無法比較,如果不是他們倆擔任CEO,摩根大通和微軟的市值會如何;很難分析,公司業績中,有多少應該歸因於他們的貢獻。

資料來源:History of Big Four Banks of US, Freelancer, 2015.8

如何衡量高管的貢獻,設計合理的的薪酬制度,始終是個難題。市場化決定,也未必就合理。完全脫離市場,更無從判斷。(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任澤平年薪千萬 這幾位高管年薪也達千萬 你不知道而已
    任澤平,將成為恆大的高管,這樣的消息傳得是沸沸揚揚,前幾天,外界還傳言,任澤平的年薪高達5000萬,可今天,關於任澤平的年薪又有了新的說法,據了解,任澤平的年薪為1500萬,不管這樣的消息準不準確
  • 讓人羨慕!證券行業人均年薪47萬,中信證券三位高管薪酬超千萬
    從各個公司的管理層報酬來看,中信證券2019年的年度報酬總額為1.55億元,在金融業中排第一,其次是總額1.3億元的中國平安,民生銀行以0.64億元排第三。在高管個人年薪方面,中國平安總經理謝永林2019年薪酬為1016.8萬元,除此之外,中國平安還有5位高管稅前報酬超千萬;中信證券也有三位高管薪酬超過千萬,分別是執行委員會委員薛繼銳(1016.86萬元)、執行委員會委員楊冰(1131.80萬元)和高級管理層成員高愈湘(1066.86萬元)。
  • 2015公司高管年薪最低才3000 地產金融高管薪酬稱霸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一直是業界關注話題,隨著2015年報的陸續披露,薪酬的漲落正慢慢浮出水面。  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到底有多高?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的高管薪酬,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平均年薪為76.73萬元,上市公司總經理平均年薪為83.51萬元,董秘平均薪酬則為46.92萬元。
  • 此行業人均年薪47萬,高管薪資超千萬
    作為「別人家」的行業,金融行業一直都是被羨慕的那一個。隨著2020年逐漸進入夏季,2019年各大金融機構的工資水平也都浮出了水面,看完每家的薪資報表,我們不由得感嘆:人和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截止到4月27日最新時間,在全國所有行業中金融業收入最高,而在金融行業中,又屬證券業收入最高。
  • 2008年中美金融高管年薪收入均超民眾百倍
    在金融危機之下,高管年薪成為各方焦點,美中先後發布了高管限薪令。如果將2008年中美金融高管的年薪與普通民眾相比較,不知道哪個會更高?     2009年美國宣布,凡接受政府救濟的銀行或其他機構的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無獨有偶,中國也宣布了國企高管年薪不得超過280萬元人民幣,約合41萬美元。
  • 上市銀行高管2017年薪排名:招行田惠宇稅前522萬居首
    經濟觀察網記者對26家A股上市銀行年報高管薪酬一欄統計發現,2017年銀行業最高年薪被招行行長田惠宇以稅前522.06萬元斬獲,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位列第二,為466.97萬元。   比較來看,股份制銀行高管薪酬普遍較高,國有五大行高管年薪不高(因限薪令影響),平均在60多萬元。
  • 高管的「年薪制」:「鐵飯碗」還是「金手銬」?
    公司指望「年薪制」發揮激勵機制,讓高管們戴上「金手銬」穿著腳鐐跳舞,為公司創造更多利潤;而高管們往往期望「年薪制」成為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即使企業虧損也能拿到高薪。在雙方對立心態的博弈中,最終落於紙面的年薪約定常常陷入含糊其辭、曖昧不清的尷尬境地,因此也成為了薪資爭議的「多發地帶」。本期案例中,企業離職總裁將前公司告上了法庭。
  • LPL轉會期匯總!EDG新陣容花費5000萬,IG以中上為核心重組
    電競日報:電競大事看這裡 此次LPL冬季賽轉會期接近中旬!但還有很多隊伍都沒官宣新陣容。 不得不說LPL轉會期是真的挺能忍,隔壁LCK賽區基本都快要集結完畢,除了少量隊伍和選手沒官宣以外。
  • 前50人年薪總和8.13億!A股高管薪資大排名,附工資明細
    作者:石羊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歷來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市值觀察統計,2019年A股高管薪酬排名前50的高管年薪總和達到了8.13億。)蔣思海1939萬、伊利股份(600887)潘剛1934萬、藥明康德(603259)李革1806萬、方大特鋼(600507)居琪萍1763萬、永利股份(300230)司徒建新1757萬、方大特鋼(600507)譚兆春1623萬、中國平安(601318)陳心穎1607萬、中國平安(601318)李源祥1607萬和三一重工(600031)俞宏福1514萬;年薪在1000
  • 銀行高管年薪排名前20出爐(組圖)
    金融業的薪酬水平一直被人羨慕,2011年銀行員工拿了多少錢?粗略統計顯示,民生銀行去年人均年薪最高,超過39萬元,而從高管年薪看,深發展行長理察·傑克遜以869萬元的年薪暫居第一。國有行高管年薪不敵股份制銀行  「暴利說」之下,銀行員工和高管年薪成為社會熱議話題。根據目前已披露11家上市銀行的年報數據來看,高增長之下,銀行業員工和高管薪酬也頗為可觀。  從薪酬激勵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明顯好於國有銀行。
  • 六大行高管2018薪酬榜揭曉:僅3位高管年薪破百萬
    而中行董事長陳四清的年薪也比彭純低,為69.04萬元。農行方面,農行董事長周慕冰的年薪較前一年增加了15.16萬元,為70.39萬元。不過2018年,農行原行長趙歡調任國開行董事長後,行長一職暫由周慕冰代理。今年剛躋身國有大行的郵儲銀行,董事長、行長空窗期已超半年。從年報上看,該行其它高管之間的年薪比較接近,基本在60萬元左右,平均薪酬為60.217萬元。
  • 上市公司高管天價薪酬誰定?管理人自己定的!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以6616萬元人民幣(含已捐2000萬元)排名榜首,中國平安常務副總經理梁家駒以4813萬元緊隨其後,中國平安總經理張子欣以4770萬元居第三。  上市公司高管動輒幾千萬元的年薪遭來了各方質疑,這些質疑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是否真正緣於高管能力;市場化的薪水與非市場化的機制並不匹配;很多情況下實際是高管自定薪水;高管是否可以盡攬員工貢獻等等。
  • 2019年金融行業薪資揭秘,中國平安總經理年薪1016.8萬元
    而他們的年薪真的能夠達到百萬嗎?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
  • 中美銀行高管年薪對比,這差距難以置信
    當然,銀行高管權力再大,也是打工的,這在全世界都一樣,畢竟銀行裡的錢絕大部分都是儲戶的資產。很多人好奇,銀行裡的這些超級打工者,年薪幾何?相比起超級發達的美國,中國單個銀行的資產規模不落下風,高管的薪酬會不會也更高一些?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比一比。
  • 濟南首次公開市屬國企高管年薪!張志剛、王曉春等年薪過百萬元
    本月25日,濟南市國資委官網發布《濟南市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2017年度薪酬信息披露》,首次披露該市市屬國企高管年薪情況。儘管披露的是2017年的情況,時間略微「久遠」,但還是有助於讀者一窺濟南國企高管的年薪水平。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 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
    來源:中國基金報年薪近5000萬!這家券商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從券商高管轉會至上市公司,這條職業路徑在金融業並不少見。近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李一入職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但近5000萬年薪也讓此次轉會頗為吸睛。券商董事長轉會港股上市公司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發公告表示,公司委任李一為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初步任期為3年。
  • 海螺集團三大高管年薪過百萬
    年報顯示,去年該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中首現百萬年薪,並有3人年薪一舉超過百萬元。    去年,進入安徽省上市公司年薪前三名的均是海螺水泥高管。3人均為海螺水泥副總,年薪皆超過百萬。    其中,安徽省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冠軍」是海螺水泥副總經理齊生立,其去年的薪酬達到了117.65萬元,當之無愧為安徽上市公司薪酬第一人。
  • 高管薪酬哪家強? 泛海控股眾高管領跑薪酬榜
    年薪1472萬:泛海控股趙曉夏領跑高管薪酬榜  根據證券時報數據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泛海控股(000046)的3位高管——趙曉夏、張博、餘政佔據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的前三甲,薪酬金額分別為1472.69萬元、1420.32萬元和1374.23萬元。
  • FTFT一美元年薪高管能否創造企業的輝煌
    出於職業習慣,筆者馬上利用所有資源對這家公司進行了研究——除了這半年在忙著多起併購外,最顯著的變化則是FTFT最近集中換了幾位新高管,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高管都是年薪一美金。被喻為華商精英教頭的潘偉成新任首席戰略官,年薪一美金;曾供職於國際大行瑞士銀行的劉洋任職該公司營運長,加上三月份上任的CEO黃善春和原董事長薛勇科,這家公司四位高管均是一美元年薪!
  • 年薪超5000萬港幣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原董事長李一「轉會」上市公司
    原標題:年薪超5000萬港幣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原董事長李一「轉會」上市公司 摘要 【年薪超5000萬港幣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原董事長李一「轉會」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