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秋季,中小學將全面啟用「新課標」。昨天來自北京市教委的消息,教材和考試大綱將據此進行調整,最快今年9月,中小學生將能用上修訂後的新教材。
9個年級課程標準有變
據了解,目前中小學使用的課標是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經過十年使用,教育部門發現一些內容、要求有待調整和完善。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課程標準,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涉及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的所有學科,包括語文、數學、物理等主科,以及品德與社會、音樂、美術等副科。其中,外語科目的課標還細化到英語、日語和俄語三種。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總體上更加貼近現在教育改革方向,更注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倡社會責任感,體現出學科知識的更新和時代感。」市教委基教二處處長李奕表示。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院長李燕玲介紹,新課標頒布後,教材和考試大綱都將隨之調整。老師們將對比新舊大綱,找出差別,確定教學改進方向。
語文背誦篇目增加
今年秋季新學期,新課標將正式啟用,而教材和考試大綱都將據此進行調整。
對比舊課標,語文科目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初中階段增加了14篇。語文特級教師邊靜分析,課程標準的這一調整並非增加了「死記硬背」的內容,而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傳承傳統文化。
低年級減少會寫字
新課標還降低了對小學低年級段的識字要求。新課標對中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認識的漢字數量規定沒有變化,仍是3500個左右,但對小學低年級的要求有所降低。舊課標要求三四年級學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而新課標要求改為「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同時,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學生會寫字的要求也從原來的800到1000字統一成800字。
邊靜老師分析,這一變化才是真正反映了減少「死記硬背」,是尊重學生成長規律的一種調整。
增加背誦推薦篇目
●1至6年級
增加6篇: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漢樂府;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賀知章;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韋應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三衢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曾幾;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朱熹。
減少1篇:樂遊園(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7至9年級
增加14篇:十五從軍徵(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木蘭辭(唧唧復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陳子昂;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崔顥;賣炭翁(賣炭翁)白居易;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南鄉子(何處望神州)辛棄疾;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莊子》一則(北冥有魚……亦若是則已矣);《禮記》一則(雖有佳餚);《列子》一則(伯牙善鼓琴……吾於何逃聲哉?);與謝中書書,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張岱;河中石獸,紀昀。
減少2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此篇移至小學階段);觀刈麥(田家少閒月) 白居易。
馬上就訪
新教材最快9月投入使用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頒布新課標後,北京對教材的修訂也將啟動。不同版本的教材由相應的出版社負責修訂,比如,北京版教材由北京出版社負責修訂,人教版教材和北師大版教材將分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師大出版社修訂。教材內容是否會大幅調整或增減篇目需要具體研究,目前尚未確定。最快今年9月,中小學生就能用上修訂後的新教材。記者從部分區縣教委了解到,新課標目前尚未正式下發,預計開學後發放到各學校老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