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2020-12-18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董兆瑞)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會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介紹,

北京市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 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這得益於三地的協同治理。」劉賢姝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

據了解,京津冀實現了協同立法突破,今年5月1日三地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首個協同立法項目,三地聚焦共同領域,在核心條款和關鍵舉措上都保持了一致,為區域依法協同治理『移動源』汙染提供了堅實保障。」劉賢姝說。

此外,在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部署下,京津冀區域率先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動區域空氣品質改善。2017年4月,三地聯合發布首個環保統一標準《建築類塗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在加強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方面,京津冀搭建區域空氣重汙染預警會商平臺,定期開展預警會商,聯合應對空氣重汙染。2016年,京津冀三地還率先統一空氣重汙染應急預警分級標準,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繼續深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完善空氣重汙染聯合預報預警機制,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共同做好空氣重汙染應對。」劉賢姝說。

相關焦點

  • 京津冀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原標題: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 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今日(12月8日)下午3時,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在發布會上發言。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這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賢姝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的。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新民網】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2019年北京、安徽、江蘇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9年北京、安徽、江蘇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9年,我們究竟在怎樣的空氣品質中度過了一年秋冬季汙染仍然較重,PM2.5平均濃度較其他時段高出33.3%,2019年的4天重汙染全部發生在秋冬季。   和北京一樣,安徽的2019年PM2.5濃度自有檢測記錄以來達到最好水平。
  • 珠海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全國第三,PM2.5下降22.7%
    南都訊隨著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珠海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最新出爐的2020年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名中,珠海躍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3位,較2019年同期提升4位。據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上半年珠海空氣品質同比去年有所改善,PM2.5、PM10、CO、NO2和SO2汙染物濃度均值同比下降,PM2.5汙染物濃度達到17微克/立方米,達到世界衛生組織二級標準。
  • 中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來源:海外網7月30日,上海空氣品質達優,遊客駐足觀賞拍照。王 岡攝(人民視覺)每天早晨8︰00,75歲市民王汝春都會站在自家陽臺,面向西拍攝一張照片。他所拍下的2000多張照片,成為記錄石家莊空氣品質變化的一面鏡子。「從2014年追蹤到現在,我總的感覺是汙染的天數越來越少,空氣品質越來越好,藍天白雲也越來越多。」王汝春將自己拍攝的這些照片製作成空氣品質變化柱狀圖,灰藍錯落的照片,直觀地呈現出石家莊的汙染天氣和優良天氣數量。
  • 藍天保衛戰三重點區域下「戰書」:今秋冬京津冀PM2.5降4%
    根據各地《方案》制定的目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今年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兩項指標在三區域中均降幅最大。此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的《方案》提出,若今年秋冬季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爆表」,將公開約談政府主要負責人。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邁入「40+」 藍天「含金量」大幅提升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PM2.5年均濃度從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首次邁入「40+」;優良天數佔比超過六成;連續兩年沒有出現PM2.5嚴重汙染日;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降幅最大……一個個數據,都在宣示著,「十三五」期間北京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北京藍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 汾渭平原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均下降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對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由於受到地形、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汾渭平原的大氣汙染問題更為嚴峻,尤其是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達到其他季節的2倍左右。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變得尤為緊迫。
  • 中國近年來PM2.5濃度減少28%,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少了9萬!
    其中指出,中國近年來細顆粒物汙染即PM2.5濃度減少了28%,直接導致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數減少了9萬人。 另外,針對冬季霧霾天氣多的情況,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了「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指導人們科學防護。
  • 北京空氣品質變好了 還是變差了?數說PM2.5遭遇戰與變化趨勢
    胡大源教授認為,既然目前北京空氣汙染物的清除主要靠「等風來」,那麼對未來幾年風速風向變化的不確定性就應當有充分的預期。一旦遇到2011年和2012年冬季那樣的持續靜穩天氣,PM2.5年均濃度很可能還會出現反彈。
  • PM2.5「爆表」,這個詞基本聽不到了(人民日報)
    在城市遙望雪山,已經成為四川成都空氣品質改善的亮麗名片。豈止成都,放眼全國,好「氣質」已不是稀有品。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今年兩會上表示,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2019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汙染天數下降81%。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華北持續重汙染 太行山燕山沿線PM2.5濃度攀升
    3日白天,北京處於東部弱高壓後部、偏南風之下,受區域傳輸影響,汙染積累加劇,全市空氣品質已達「5級重度汙染」。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2日表示,10月31日夜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中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部分城市首先出現「小時輕-中度汙染」並逐漸擴散。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中-重度汙染過程」。
  • 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7年來最好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去年北京空氣品質7年來最好昨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曬出了2019年大氣治理的成績單。全年無嚴重汙染日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介紹,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環保部:京津冀「2+26」城PM2.5「雙降15%」 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透露:「從最新數據看,各地PM2.5不僅下降了15%,很多降幅達20%至30%。」這意味著在接下來最後一個月衝刺階段,「2+26」城市只要保住已有成果,防止空氣品質出現大幅反彈,就有望最終完成雙降任務。
  • 42微克/立方米,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進50以內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00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1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全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情況顯示,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時2019年全年北京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