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2020-12-15 網易北京

(原標題: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今日(12月8日)下午3時,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在發布會上發言。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國家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

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月-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劉賢姝表示,北京市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在紮實開展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京津冀生態環保工作協同發展。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潘星宇_BJS11749

相關焦點

  • 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今日(12月8日)下午3時,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在發布會上發言。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董兆瑞)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會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介紹,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 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這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賢姝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的。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2019年北京、安徽、江蘇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9年北京、安徽、江蘇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9年,我們究竟在怎樣的空氣品質中度過了一年   近日,多地發布了2019年環境「成績單」,北京、安徽、江蘇等地均創下PM2.5最低記錄。   2020年1月3日,北京發布消息稱,2019年,北京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新低。   此外,2019年,北京市PM10、NO?和SO?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探索華北大氣10年變化 PM2.5濃度下降溫室氣體增加
    中國天氣網訊 在北京密雲人煙稀少的地方,一座氣象站肩負著觀測京津冀和華北區域氣候變化、大氣本底特徵的重任,這就是北京上甸子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2月8日,與科學家聊「天」活動走進上甸子站,看60年的大數據揭示華北氣候、大氣成分的變化。
  • 汾渭平原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均下降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對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由於受到地形、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汾渭平原的大氣汙染問題更為嚴峻,尤其是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達到其他季節的2倍左右。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變得尤為緊迫。
  • 華北持續重汙染 太行山燕山沿線PM2.5濃度攀升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2日表示,10月31日夜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中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部分城市首先出現「小時輕-中度汙染」並逐漸擴散。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中-重度汙染過程」。  數據顯示,北京的PM2.5小時濃度在1日傍晚開始快速增長,從38微克/立方米(1日15時)快速攀升至109微克/立方米(1日21時),之後持續上揚。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藍天保衛戰三重點區域下「戰書」:今秋冬京津冀PM2.5降4%
    根據各地《方案》制定的目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今年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兩項指標在三區域中均降幅最大。此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的《方案》提出,若今年秋冬季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爆表」,將公開約談政府主要負責人。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邁入「40+」 藍天「含金量」大幅提升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PM2.5年均濃度從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首次邁入「40+」;優良天數佔比超過六成;連續兩年沒有出現PM2.5嚴重汙染日;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降幅最大……一個個數據,都在宣示著,「十三五」期間北京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北京藍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 地理研究生制\"南京PM2.5分布圖\" 引起軒然大波
    汙染嚴重的六合和主城區被紫色籠罩  這兩天,一張題為《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圖》的圖片,被不少南京網友在微博上轉發。記者看到,作者將六合、主城區、江浦、江寧、溧水、高淳6大區塊以不同的顏色標註,「綠色表示pm2.5汙染較輕,紫色則表示汙染嚴重。」
  • PM2.5「爆表」,這個詞基本聽不到了(人民日報)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今年兩會上表示,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2019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汙染天數下降81%。這樣的治理速度與治理成果,是怎麼取得的?麻辣財經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環保部:京津冀「2+26」城PM2.5「雙降15%」 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為期一年的環保督查仍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進行。2月27日,從環保部傳出消息,目前「2+26」城市半年內PM2.5濃度「雙降15%」的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
  • 中國氣象局:全國PM2.5平均濃度5年降低44.2%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2017年平均霾日數分別為42.3天、53.3天、17.9天,比2016年減少18.1天、17.6天、3.2天,比2013年減少28.8天、35.7天、15.6天。來自環保部環境監測總站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5微克/立方米和43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降低5.1%、6.5%,比2013年降低22.7%、44.2%。
  • 陳吉寧:74城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4.1%
    一是優良天數,二是重汙染天數,三是全年的PM2.5濃度。從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這三項指標都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我們能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改進趨勢。比如去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國NASA衛星也觀測到中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出現了顆粒物的降低。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2018年,全國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71微克,比2013年下降27%;北京市PM2.5濃度從2013年的每立方米89.5微克下降到51微克,降幅達43%。
  • 42微克/立方米,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進50以內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00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1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全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情況顯示,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時2019年全年北京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珠海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全國第三,PM2.5下降22.7%
    在最新出爐的2020年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名中,珠海躍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3位,較2019年同期提升4位。今日(7月14日)上午召開的珠海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專場)召開公布了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