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動」華新鎮:科學飲食 預防癌症

2021-01-13 瀟湘名醫

飲食

近日,華新鎮鳳溪居委社區書院開展了一次主題為「舌尖上的科學」健康講座活動。講座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營養科的徐柳青醫生為居民講授了如何科學飲食,預防癌症發生,共有30位中老年居民參與此次活動。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能吃到的東西種類越來越豐富,食物也越發精緻。但是因為不注意科學飲食,往往造成很多癌症併發症的出現。因此,對於如何在飲食方面做到科學進食,也是市民們非常關心的。徐醫生的講座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通過幾個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向聽眾們介紹了哪些飲食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什麼樣的飲食習慣能幫助我們儘量遠離癌症等知識。參加活動的居民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在日常生活中很實用,希望以後多多開展這樣的課程。

此次活動以「黨建+」為抓手,通過黨建引領,科普先行的原則,豐富老百姓的生活,從而進一步提升公民科學素養。通過講座,也提高了村民朋友的保健養生意識,達到了健康教育的預期目標。

【來源:青浦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級預防 一生遠離癌症
    我國癌症發病、死亡率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腫瘤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是公共衛生領域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許多科學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動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預防。1/3癌症如能及早診斷,則可能治癒。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療可使剩餘1/3癌症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
  • 「癌症知多少」肺癌關注月:科學抗癌有「三早」
    前言2020年11月是第20個「全球肺癌關注月」,肺癌關注月是世界肺癌聯盟在2001年11月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目的是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肺癌的預防,提高人們對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識,普及肺癌的規範化診療知識
  • 揭秘中國癌症之「最」
    把癌症變成慢性病的前提,是你用科學的方式了解癌症——Reconnection塞壬唱片-MSR - Reconnection中國人得的最多的癌:肺癌肺癌細胞並不漂亮,尤其是在近距離觀察時預防肝癌的發生最重要的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 「科普方法論」袁嵐峰:科學可以普及嗎?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科普方法論」袁嵐峰:科學可以普及嗎?來源:西安網 時間:2018-12-25 10:39 字號:   這裡有許多位朋友是科學普及的專家
  • 科學預防癌症的12種方法,你能做到幾種?
    癌症在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雖然有部分能得到治癒和控制,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恐懼,一點也沒減少!科學家們以及醫學者們仍然在了解很多導致癌症的原因,實際上不是癌症,而是許多疾病找到原因,才是預防的第一解決辦法! 然而,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有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甚至大大降低癌症的風險!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預防癌症的12種方法吧!確切的說,是12種生活方式!
  • 2020 最佳飲食方式出爐,「地中海」飲食排第一
    前些天,美國新聞網頒布了 2020 年的最佳飲食排名,其中「地中海飲食」位於榜首,「得舒飲食」(DASH)緊隨其後。這個排行是美國新聞網在查閱醫學文獻、官方報告並諮詢專家意見之後對當前各種飲食模式的一個評級。
  • 人類的頭號殺手——癌症(預防篇)
    中國實踐營養師的搖籃 「東方均膳營養學院」癌症作為全世界人類的頭號殺手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重視。癌症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不少癌症的發生與膳食結構有密切關係,選擇合理的膳食有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 在膳食、營養與癌症的關係方面,儘管還有不少不一致或不清楚的地方需要繼續工作,但已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提出以下一些有利於癌症預防的膳食建議。
  • 陳小兵分享《面對癌症:不恐慌不盲從》
    3月24日,河南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鄭州大學教授、「2017年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陳小兵攜著作《面對癌症:不恐慌不盲從》在中原圖書大廈開講,科普防癌抗癌知識,教讀者辨別「偽科學」。活動前,他接受了大河報記者專訪。
  • 預防出生缺陷始於科學備孕
    提升大眾對於「預防出生缺陷問題」的關注和科普教育,意義重大。「9.12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前夕,「無限未來-有備而來」預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萬裡行公益活動(以下簡稱「9.12無陷寶貝計劃」)於9月5日在北京正式啟動。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三」科學流言傳播套路揭秘——科學...
    只要有人,有人的活動,人類社會就會傳播各種各樣的流言。流言具有時代性。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這首詩就表現了古代時的流言蜚語很多。流言的傳播和所處時代的典型媒介是直接相關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我們稱之為社會化媒體,這也是流言傳播的社會基礎。每個時代有其具有時代特徵的流言媒介,古時是口耳相傳,當今社會是社會化媒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
  • 花寶金:人類戰勝癌症的根本出路在於預防
    尤其近年來通過與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共同培養博士後的國際合作平臺,圍繞中醫藥對腫瘤微環境、腫瘤免疫編輯過程重塑、腫瘤幹細胞等角度探討扶正培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中醫治法的作用機制,深入研究中醫藥多靶點、雙向調節的作用機制,這將為闡明「中醫扶正培本治療腫瘤理論」提供新的科學內涵。
  • 如何預防癌症 你需要知道這些內容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的林麗珠表示,從中醫腫瘤防治、癌症的發現、癌症防治與飲食、癌症防治與七情、癌症防治與生活方式這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癌症相關知識。腫瘤其實是可以預防的一些人提及癌症往往「談癌色變」,認為禍從天降,無法預防,實際上,腫瘤是可以預防的。
  • 給你最好的:最強癌症深度科普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這一天的設立標誌著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決心與期盼。儘管上周探索君已經發布了多篇與癌症相關的文章,但是我們依然覺得應該為大家奉上更全面、更深度的信息。   本專題根據杜克大學分子癌症生物學博士李治中的《可能是關於癌症最好的深度科普》一文從十五個方面為大家深度科普癌症多方面的信息以及最新的進展。
  • 世界癌症日:預防這些高發癌 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
    說的就是患者患病以後產生的恐懼、焦慮和抑鬱情緒,影響到免疫力、飲食、睡眠等,患者又不能正確應對和調適的結果。很多人被查出癌症後,會出現過度恐慌,精神潰敗,甚至不再配合醫生的治療。  但如今,癌症已不再是「必死之症」。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即使是一些晚期癌症患者也可以通過科學地治療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  四川省腫瘤醫院健康管理?
  • 「科普」吸菸、肥胖、酗酒、缺乏運動,都有可能導致癌症發生?
    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倡導政府、社會、個人積極行動起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廣泛開展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 3個飲食方法,1個排石體位,教你輕鬆預防腎結石!
    除了發生率高、復發率高基本信息,預防復發這件事,大家都了解嗎?健康君今日推薦3種飲食療法,幫助大家遠離結石,保衛腎健康。一起做個健康自測唄~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2500~3000ml以上飲水量,夏季或活動後應適當增加;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尿液以肉眼無色或淡黃色為宜。
  • 頤和園攜手食美締造者「超級零」奉上穿越時空的皇家飲食法
    「凡人飲食之類,當各擇其宜於身者。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於身有益。」 這是《庭訓格言》中關於「輕食」的記載。後人考察研究發現,在作物種類豐富多樣,審美愈加趨同於近現代的清朝,嬪妃們早就將「健康輕食」理念運用在日常飲食中。就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的下午茶,也都符合現代「健康輕食」的標準。既能日日品嘗美味,還能保持健康的體魄。這樣的生活,豈不妙哉?
  • 癌症究竟會不會傳染?哪幾種癌症可能會人傳人?如何預防?
    由於大家對癌症的這種害怕心理,甚至會認為癌症會遺傳,可能也聽說過一個家庭中有多人患癌的案例,如果身邊有癌症患者,可能還會刻意遠離,擔心自己會被傳染。癌症到底會不會傳染?如果會,那麼哪幾種癌症最容易傳染,可能會人傳人?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早點了解早預防。明確告訴大家,癌症不傳染。
  • 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 癌症預防關鍵這幾點
    其實這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雖然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提及和面對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頭上長包真的是癌症嗎?有什麼樣的情況是我們可以自己鑑別的呢?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癌症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頭上長個包,是我們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一般來說不會有事,但是有些情況是不能大意的,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鑑別皮膚上的小包呢?
  • 1/3的腫瘤與飲食相關!跟著於康教授這樣吃,科學膳食,預防疾病
    防癌 預防腫瘤,營養先行,這是《養生堂》的老朋友於康教授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於康教授告訴我們,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腫瘤發生都與飲食有關。如何科學膳食,預防腫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