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過完元宵節,年才算過完。元宵節是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也稱作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唐代初年受道教的影響,正月十五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宋朝以後也稱其為「燈夕」。到了清朝,正月十五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自古以來,人們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如今,賞月、點燈、猜謎、吃元宵都是元宵節的主要活動,不少地方也會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全國各地雖不完全相同,但是喜慶的氣氛卻是一樣的。
2019年2月16日,江蘇揚州,小朋友自己動手學做花燈。
2019年2月16日,山東省棗莊市的臺兒莊古城舉辦第七屆新春大型花燈會慶祝元宵節。
2019年2月17日,南京,在夫子廟花燈市場,市民在選購花燈。
2019年2月17日,天津市文化中心C型標誌廣場前鑼鼓喧天,一支支民俗展演隊伍吸引了周邊市民關注。
2019年2月17日,河北邯鄲,兩名小朋友被廟會上的皮影吸引。
2019年2月17日,江蘇淮安,民間藝人在盱眙縣龍蝦節廣場表演馬燈舞。
2019年2月17日,北京,元宵節前夕,錦芳元宵進超市,引眾多市民爭相購買。
2019年2月17日,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2019年「走進新時代建設新稷山」社火表演鬧元宵在縣城稷峰街舉行,圖為雄獅鬧春。
2019年2月17日,在杭州富陽湖源鄉窈口村文化廣場上,一條長達130米、由58張板凳串聯而成的巨型板龍在綿綿細雨遊走舞動,拉開了湖源鄉別樣元宵、年味鄉愁活動。
2019年2月17日,北京,圓明園正月十五元宵節燈會亮燈。
2019年2月18日,福建莆田,在「民俗文化鬧元宵」活動中,兩位年輕人參加猜燈謎活動。
2019年2月18日,天津,為慶祝元宵佳節,千年古鎮楊柳青上演了一系列民間花會展演,高蹺、武術、秧歌、腰鼓和金鈸飛鑔等民間隊伍的精彩演出悉數上演。
2019年2月18日,浙江台州,遊客在仙居縣皤灘古街欣賞「針刺無骨花燈」。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