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下崗工人?

2020-12-21 小易家美妝

下崗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現在大多數場合,除開玩笑之外,人們口中提到的下崗工人,大多指狹義的類型,即國企正式編制被下崗人員。1、廣義的下崗工人泛指丟了工作的工人。可以是任何單位,任何崗位,任何年齡的勞動者。不管是事業單位,機關單位,國企,外企,合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也不論你是哪個層級的員工。這類下崗人員,可以是被動離職,也可以是自己主動離職。2、狹義的下崗工人屬於專有名詞,大多指9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國企改制裁員時,有正式編制的人員被動解除勞動關係,丟掉鐵飯碗,被推向社會,自生自滅的人。這些人大多是工人,個別是幹部。

下崗時,大多數地區一般會籤訂下崗協議,解除勞動關係,按工齡給予補償金。有的還會給交兩三年的社保,或給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補助,發放失業金。但各地,各行業,各單位執行的尺度不統一。其中工齡補償金,也叫買斷工齡錢,也叫身份置換金,差別還是挺大的。早期下崗的,少的,工齡每滿一年才給一兩百元,多的每滿一年能領幾千塊錢。補償的標準分地區,看行業,看崗位。大體的趨勢是,下崗的時間越晚,工齡的補償金越高。經濟效益好的單位補償金高些,而虧損不倒閉企業的下崗職工則比較倒黴。下崗早的職工覺得都太不公平,當下生活有很困難,於是不斷找主管領導,討要說法。

後來,大多數地區又給不了一些,但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下崗職工已被推向社會後,就成了沒娘的孩子,併入了靈活就業人員,只能自力更生。3、國企下崗人員現狀國企下崗人員下崗後,只有少數人實現了再次穩定就業或創業。大多數人都屬於就業老大難,年齡大了,文化水平低,技術水平低,工作不穩定,或很難就業,所以大多生活比較艱難。有些下崗人員屬於夫妻雙雙下崗,就更難。他們一般都在為生存問題奔波,其中,有些人自己交不起社保,不得不斷繳,社保繳費年限不夠,退休後拿不到養老金,無法享受退休職工醫保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保障和足夠的安全感。

各地政府為下崗職工出臺了一定的優惠和幫扶措施,但距離下崗人員的真正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下崗人員是當年國企改制的犧牲品,希望能多出臺一些對他們的補償或救助措施。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政府越來越關注民生和困難群眾。2020年是脫貧攻堅年,不應該忘了當年的下崗職工。他們的青春熱血和汗水已經獻給了國家的建設,下崗後受了這麼多年的苦,晚年應該獲得一定的社會回報。

相關焦點

  • 當前的下崗工人需要什麼?
    下崗工人,說白了就是失業工人,即沒有工作的工人。造成下崗工人失業的原因是企業破產,企業轉型升級,企業減員生效而被企業辭退。有的是留薪失崗,有的只給一定數額的生活費,儘管這些年對下崗職工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補助提升,但對大多數下崗職工而言必然失去了原有單位的精神風貌和經濟支撐,亊實上下崗職工的生活狀況受到一定的影響。列入社會大家庭的弱勢群體範圍,基本的生活狀況與農民不相上下,只不過農民有地,而下崗職工全憑基本生活費而維持生計,經濟處於困難狀態!
  • 買斷工齡的工人算下崗工人嗎?國家對下崗工人有什麼補償?
    我們經常看到後臺有朋友提問說單位買斷了自己的工齡,那麼買斷工齡後是不是就等於下崗了呢?其實你說的沒錯,這個工齡被買斷,其實就等於下崗,這個和內退是完全相反的。內退不算下崗?先說說什麼是買斷工齡,買了公民,通俗點講,這個企業老員工拿了錢三費,然後走人。
  • 下崗工人的困難在哪裡?怎麼解決?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崗工人做小買賣免稅,這誰都知道,我下崗了去賣菜照樣納稅,收稅的說沒有辦法,必須納稅,我說國家有規定不納稅,我的下崗再就業的本本裡有這一項,我拿出來給收稅的人看,收稅人說對不起我們不知道,我沒有辦法,為了養家餬口只好拿了稅,而且一點也不比別人少。下崗工人難呀!
  • 當年的下崗工人,下崗的時候,都領取了多少補償?
    近段時間,寫了關於下崗工人的一些文章,讓很多下崗工人想起了剛下崗時的不容易。但是在評論區很多網友留言,說出了自己當初下崗的時候自己領取的補償,今天就挑幾個典型,與大家分享一下,當初下崗的時候,下崗工人都領取了多少補償金。
  • 當初的下崗工人,下崗時為什麼會選擇「沉默」
    下崗工人是90年代的一個特殊群體,各地區的叫法也各有差異。初期的時候不叫下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職」,有的地方叫「廠內待業」,還有些地區叫「放長假」「兩不找」等等。但是總體的意義就是當初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很多國有企業改制,國企正式員工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俗稱買斷工齡)轉為靈活就業的人員,如今叫下崗工人。
  • 劉歡唱「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吳曉波告訴你什麼是下崗工人
    有一部反映下崗工人的電影《鋼的琴》,主人翁的女兒喜歡鋼琴,作為下崗職工的家庭是沒有條件買鋼琴的,為實現女兒的夢想大家一起合力手工製造鋼琴。電影很簡單,沒什麼票房,都忙著追星呢,誰還關注以前的下崗職工呢?財經作家吳曉波看過電影《鋼的琴》的以後,寫了一篇《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文章。
  • 上海百萬下崗工人「消失」 下崗已成為歷史名詞
    據不完全統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先後有100多萬國營工人加入曹師傅行列;在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上海,龐大的產業工人群因為所在工廠的關閉、轉產和改制,紛紛下崗,組成一道別樣的「灰色風景線」。  到了2003年,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宣布:上海市已沒有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中心」已全部關閉,成為首個「下崗工人」消失的城市。
  • 下崗失業工人要求提前退休,該怎麼辦?
    最近,有網友提問,下崗失業工人可不可以要求提前退休,國家在這方面有什麼託底政策?對此,社保專家表示,現在不管你是不是下崗失業工人,都需要執行全國統一的退休政策,即男性達到60周歲,女職工達到50周歲,女性靈活就業人員和女幹部達到55周歲,養老保險繳費達到15年才能辦理退休。
  • 為什麼90年代的下崗工人,不能提前退休?
    90年代的下崗職工,目前的生活都不是很盡如人意,甚至大部分下崗職工,面臨著生活難的局面。對於退休而言,相信是這個群體最期盼的事情。那麼,為什麼下崗職工不能提前退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沒有對於下崗職工這個特殊的群體,出臺制定針對性的政策。
  • 下崗工人選擇什麼時候退休最合適呢?
    作為下崗工人來說,那麼什麼時候退休這個問題,並不是由自己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法定的退休年齡來決定的。通常情況下,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周歲以上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周歲以上和55周歲以上,只有具備了這樣的一個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哪個生活更艱難些?
    我可憐農民工朋友,更心疼當年下崗的那一代人!下崗潮應該是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這幾個年代。近十多年好像沒聽說了,因為現在的人都變聰明了,打死我都不下崗,賴都要賴在單位。因為,下崗了沒有日子過,真的!你知道剛下崗的前些年社會上流傳的什麼順口溜麼:下崗女工你莫流淚,前面就是夜總會……應該還有一句,記不起了。可見,當年的下崗工人,尤其是下崗女工其生活有多艱難。好多下崗工人沒錢買菜,一般要等到天黑時去菜市場撿別人不要了的菜,清出好的沒壞的菜拿回家當菜吃。
  • 曲婉婷她媽的案子與東北下崗工人
    2009年時任哈爾濱市道裏區副區長的張明傑主持哈爾濱原種繁殖場改制,也不知道是怎麼運作的,566名職工什麼補償沒得到就被掃地出門了。有媒體報導,張明傑違規挪用了1100多萬的員工安置費,直接導致566名員工下崗,沒有收入,沒有安置費,也沒有三險一金,更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障。
  • 工人下崗買斷工齡交社保,並有優惠政策,農民下崗可以參照嗎?
    工人下崗是指的90年代打破了國有企業工人的鐵飯碗,那個時候才有了工人下崗指數。工人下崗也就是城鎮戶口的人沒有了工作可幹,對於現在這種現象比較少了,也可以說不想幹工作叫做跳槽。當然,現在國有企業還比較多,也有一部分正式的工人在上港一帶,企業裁員那麼就會出現工人下崗的現象。
  • 下崗工人的工齡應當如何計算?
    下崗工人的這個工齡應該怎麼計算呢?很多下崗工人可能不明白,自己下崗以後還有沒有相應的工齡呢?這個問題實際上不必要過多的擔心,因為現階段下已經沒有工齡這樣的一個說法了,只要是你正常參保一年養老保險,那麼擁有一年實際的繳費年限,都可以被計算成為你的工齡,所以說下崗以後自己正常參保養老保險,對於你來說就會有相應的工齡待遇的。因為作為企業在職職工在崗期間,自己的養老保險都是由企業單位來承擔的,所以說自己無需操心,養老保險的一個交費問題。
  • 下崗工人李自成,被戴了兩頂綠帽子的闖王
    下崗工人李自成,被戴了兩頂綠帽子的闖王提起後來成為短命大順皇帝的李自成來,人們頭腦裡閃現出來的是一個農民英雄形象。其實,在發動起義前,李自成是個下崗驛卒。也就是說,在下崗前,他本是捧「鐵飯碗」吃官家飯的「工人」。
  • 東北老工業第一批下崗工人誰還記得
    還記得東北工業第一批下崗人員嗎,他們是為國家的發展而犧牲的一代人。東北有這樣一個大型國有企業,高峰時有18000多人,在下崗潮時,只剩下了六七千人,也就是說三個人中就有兩個下崗,一年工齡補償只有300元,工作幾十年的工人,所得到的補償不夠交付當時幾年的養老金。
  • 下崗工人在下崗後,國家會幫他們繳養老保險嗎?
    有人問到這樣一個問題,60、70下崗工人養老保險費的下崗後部分,國家會幫他們繳嗎?是這樣的,下崗工人在跟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之後,原單位就不再負擔社保費用了,而是需要個人去繳納,費用也是由個人全部承擔的,國家不會幫助繳納社保的。
  • 下崗工人和農民相比,誰的生活更難?
    提要:現在下崗工人和農民的生活如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把最苦的兩個群體拿來對比,比來比去無非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下崗工人更苦,另外一種是農民更苦。難道還有第三種結果嗎?仔細想來,還是有的,有的農民經過自身努力獲得了工人身份,吃「商品糧」,卻是在國企的改革中「下崗」。
  • 當初的下崗工人,現在有多少存款?
    下崗工人的存款,大多數基本為零。除了那些當初下崗後,做生意成功的人,會有一定的存款,如果下崗後一直處於打零工的狀態,現在的存款有50000元都是一大關,為什麼這麼說,看看他們的經歷你就知道了。剛下崗的時候,孩子還小,但是社會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好,收入比較低,雖然有一些存款,但是也要留有不時之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貨幣也在不斷貶值,存款一般都用於子女結婚或者上大學,這兩件大事基本上掏空了所有下崗工人的積蓄。孩子讀完了大學或者結完婚,經濟已經獨立了。
  • 下崗工人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可以提前退休領取養老金
    下崗工人提前退休按照一般情況肯定是不行的,特別是在要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的信號出來以後,今後要辦理提前退休肯定更是難上加難。那麼什麼是國家規定的退休退休條件呢?該文件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和規範,即「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