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吳地端午節與眾不同

2020-11-21 中國新聞網
蘇州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吳地端午節與眾不同 (10/14)

"← →"翻頁

6月10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傳統祭祀儀式(祭祀伍子胥)在蘇州盤門景區內的伍相祠舉行。祭祀大典按照民間傳統習俗由獻花敬酒、宣讀祭文、敬香拜祭、集體參拜等程序組成。當日,第九屆吳地端午民俗文化節在古胥門廣場開幕。吳地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2009年,吳地端午文化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主要內容,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吳地端午節傳統祭祀儀式(祭祀伍子胥)。王思哲 攝

發布時間:2013-06-10 14:34:53 【編輯:楊彥宇】

蘇州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吳地端午節與眾不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吳地端午文化習俗與眾不同 蘇州公祭伍子胥
    吳地端午文化習俗與眾不同 蘇州公祭伍子胥     6月22日,端午節傳統祭祀儀式(祭祀伍子胥)在蘇州盤門景區內的伍相祠舉行。
  • 蘇州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感受吳地端午傳統文化
    蘇州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感受吳地端午傳統文化 (1/5) "← →"翻頁
  • 蘇州端午風俗與眾不同:宣揚伍子胥精神(圖)
    蘇州端午風俗與眾不同:宣揚伍子胥精神(圖) 2014-06-02 18:55: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5月30日,伍子胥祭祀大典在蘇州盤門景區內的伍相祠舉行
  • 蘇州冷知識:端午不紀念屈原而是伍子胥,每年端午此景區限時免費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蘇州,端午紀念的不是屈原,而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大夫伍子胥。那麼伍子胥究竟和蘇州有著怎麼樣的關係,才會讓全城人到了端午都會特別隆重地紀念他呢?蘇州城西萬年橋南,還矗立著一座春秋吳國建造都城時所闢古門,叫做胥門。胥門,得名於伍子胥。當年伍子胥率領人員,不辭辛勞,築成大城和內城。
  • 人民日報:江蘇蘇州端午祭典胥江祭祀伍子胥
    端午節佩戴香囊是一種傳統,香囊既是避邪驅瘟之物也是飾品。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可蘇州的端午卻有所不同,是祭祀早於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 相傳當年正是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構築了蘇州古城。他對蘇州的水利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開挖的。
  • 央視《傳奇中國節》直播蘇州端午
    5月30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之端午》對第十三屆蘇州端午民俗文化節進行了直播,地點在盤門景區伍相祠和城樓。此次直播內容較往年要豐富許多,並重點講述了蘇州城與伍子胥的淵源,有伍子胥祭祀大典、伍子胥故事剪紙連環畫、舞龍、崑曲、畫鍾馗等等。
  • 蘇州昨日首次公祭伍子胥
    本報訊(記者嚴儼)昨天是傳統的端午佳節。繼去年民間祭祀伍子胥之後,滄浪區政府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紀念蘇州建城鼻祖伍子胥。據了解,由政府部門公祭伍子胥,這在蘇州尚屬首次。  祭祀儀式在蘇州古胥門伍子胥塑像前舉行。整個儀式簡潔莊重。
  • 蘇州端午節將舉辦第十屆吳地端午民俗文化節
    端午又稱天中節、浴蘭節、粽子節、女兒節等,2009年,蘇州端午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的四處重要傳承地之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吳地端午民俗文化節以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民間文化活動,從不同側面體現吳地端午的獨特個性,並充分展示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體現吳地人民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2014年端午節期間,姑蘇區將舉辦第十屆吳地端午民俗文化節,期間會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以饗民眾。
  • 蘇州端午祭伍子胥 專家:吳越人民懷念他是有淵源的
    趙喜才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過端午節首先要吃粽子,吃『五黃』(註: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在門頭掛上艾草和菖蒲;玩的有看龍頭比賽,看各種祭祀活動。」像趙喜才這樣的蘇州本地家庭,每年的端午節非常熱鬧,吃的、玩的,內容很精彩。「單從過節的這些內容上看,蘇州的端午習俗似乎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
  • 伍子胥與五月初五端午節
    歷史上,和端午有關的名人有兩個,一個是伍子胥,一個是屈原。蘇州的端午與其他地方的端午不同,吳地端午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是蘇州古城的締造者,可以說,沒有伍子胥,就沒有蘇州古城。端午民俗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紀念伍子胥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伍子胥對於蘇州來說,是家喻戶曉的著名歷史人物。
  • 端午新說:端午節實為紀念伍子胥 而且他還是宿遷人?
    關於端午節起源,伍子胥之說比屈原更早 當孩子們穿戴著絨線嬉戲打鬧時,大人們熬煮著青綠色的粽子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不期而至。許蒙,宿遷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一位從小就喜歡宿遷人文歷史的80後,對於端午節的理解則有另一番見解。「不祭拜屈原,而祭拜伍子胥,這是蘇州市民多年來一直堅守的文化習俗。」
  • 伍子胥的端午節
    以前,只知道端午節是屈原的。今天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伍子胥的。上千年的傳統教育原來如此不堪,一代代誤人不淺。文章本應節前湊趣,實乃秉賦頑劣,無知無識,只能節後續貂。粽子,春秋時就有了。那時用菰葉(交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叫「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叫「筒粽」。伍子胥比屈原早生200多年,都是楚國人。秦、齊、楚當時都是大國強國,都想做老大。
  • 蘇州端午節「祭伍不祭屈」 公祭伍子胥引發爭議
    2006-5-247:19:26據《新聞晚報》報導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以前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江浙地區端午節最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  今年年初,「伍子胥起源說」的蘇州端午節進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端午節,蘇州將正式舉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動,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節的「伍子胥」與「屈原」之爭推進人們視線。  在蘇州古胥門外的百花洲廣場,將舉行端午節的慶祝活動,同時舉行伍子胥的祭祀活動,古胥門至今仍完好保存有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築的古城牆。目前,公祭的各項內容正在進一步確定中。
  • 原來蘇州人的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地道的端午應該這樣過!
    ,而蘇州的端午更多為了伍子胥! 端午節習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於它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很多人都以為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在蘇州,則推崇的是春秋時期吳國戰將——伍子胥。還主持開挖了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避免了吳地的水患,又便利漕運和灌溉。
  • 2020年第十六屆蘇州端午民俗文化節即將啟動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啦!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紀念伍子胥為始的蘇州端午習俗是最為盛大狂歡的吳地民間節慶活動。2020年第十六屆蘇州端午民俗文化節將於6月25日(五月初五)在姑蘇區盤門景區舉行,並由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管委會主辦,姑蘇區滄浪街道承辦。它將圍繞「吳地端午 雲遊江南」這一主題,以群眾節日文化活動、傳統端午習俗以及運河文化等多個層面相結合為主線,「線上線下」相呼應,傳統與時尚共精彩,營造安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 全中國都在紀念屈原,只有蘇州人紀念伍子胥
    >都是為紀念他但在蘇州,端午節,卻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紀念另一位人物:伍子胥端午節與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他對蘇州的影響深遠。最早的闔閭大城,其總設計師,便是伍子胥。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合理規劃,建造了闔閭大城,也就是今天蘇州古城的雛形。千百年來,民間還流傳著伍子胥用糯米鑄城牆,在越人攻進來的時候,吳人掘地三尺,度過饑荒的故事。蘇州人感念伍子胥的功績,為他立廟以祀。
  • 你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的,有關端午節的一些歷史知識!
    再過幾天就又要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我們都知道端午節要舉行很多的活動,也都知道這個節日主要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它起源於古代的百越地區,百越族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後代,所以他們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祭祀龍並舉行划龍舟的活動,這就是端午節最初的形態。
  • 建築姑蘇城是伍子胥的一大功勞 如今蘇州有太多他的印記
    導讀:蘇州古城門很多,但胥門保存得非常好,主要是得益於蘇州人對伍子胥的熱愛和懷念。《吳地記》上說,胥門是因伍子胥而名,有記載的石碑為證。《祥符圖經》則謂:「子胥家於此,後以諫死,抉目懸於門,因名。」據說伍子胥自刎之前,請人將他的眼睛懸掛於胥門城門,要看著吳國被越王勾踐滅亡。
  • 端午節蘇州市民憑身份證免費遊盤門景區
    中國江蘇網5月24日訊 端午節就要到了,昨天,記者從2017年第十三屆蘇州端午民俗文化節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今年端午民俗文化活動主要集中在5月29日、5月30日這兩天舉行,主要活動地點有盤門景區、古胥門廣場、姑蘇區少年宮。5月30日端午節當天,蘇州市民可憑蘇州本地有效居民身份證免費進入盤門景區。
  • 粽子為誰而供:屈原VS伍子胥?
    緬懷如儀,心馳神往;祭祀大成,伏維尚饗。」蘇州大學王衛平教授代表民間人士誦讀伍氏豐功偉績。接著,蘇州市、區、社會各界人士陸續上前,向古城的規劃鼻祖――伍子胥像敬獻花籃並三鞠躬。  「隆重祭祀伍公子胥」的紅色挽帶在端午的暖風中微微飄曳。這是2000多年來,蘇州民間首次以這樣隆重的方式祭奠這位吳地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