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陸遊,臨終之際告誡兒子的一首詩詞,愛國之情讓人動容

2020-11-21 騰訊網

在古代有很多愛國的詩人,他們用詩詞表達著自己的愛國之情。每首詩詞裡面飽含的愛國之情,令人深深的動容。

陸遊就是古代著名的南宋愛國詩人,他的詩詞內容非常的豐富,詩的題材也很廣泛,也反映了當時南宋的社會生活的全貌。但他的詩詞中更多的是抒發了他個人的政治抱負,以及反映當時人民疾苦的生活。他的寫詩風格雄渾豪放,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陸遊剛好出生北宋即將覆滅前夕,所以對南宋偏安江南和屈膝求和感到恥辱。雖然被南宋賜以進士出身,但從沒有受到重用,只在地方做些小官。他一輩子都在失意中度過,對收復中原的願望沒有實現,一直都很遺憾。但是他的愛國熱情卻始終處於高漲,也時刻關心著國家,因此即使在臨終時,也不忘告誡兒子,哪怕是他離世了,當宋朝收復失地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的去通知他。

這也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詩詞,是陸遊臨終時告訴兒子的那首《示兒》,是他自己最後寄予希望的遺囑。詩的第一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就講了陸遊當時已經很通透了,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到了快要結束的時候了,所以也明白人離開人世的時候是什麼也帶不走的,萬事萬物皆是一場空。但是他不甘心,他感到很悲傷,因為自己看不到國家統一的那天,所以就有了後半句;但悲不見九州同。可以看出他的無奈還有不甘心。

陸遊一生都在渴望著恢復中原,國家統一。無論是寫詩還是打仗都是如此的意願。但當時南宋的統治者昏庸無能,朝廷排擠愛國將領,即使北方大片的土地在金人的手裡,卻總沒想過要收回失地。所以陸遊用「悲」來形容自己的心情,自己的不甘心。

但是他又堅定的相信著,失地是一定會被收回來的,所以他給兒子留下遺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意思是,等到朝廷的軍隊收回了失去的土地,收復中原的那一天,千萬不要忘記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這首詩寫出了一個愛國詩人的遺憾和期盼,也是陸遊給兒子的遺言。詩裡深刻的表達了他特別想要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心情。還有對當政者投降的憤懣,當時南宋統治者選擇了投降放棄,並且屈辱求和,陸遊為此奔走一生,只為抵抗外敵救國、收復失地,只是沒想到他到了八十五歲即將臨終了,這個願望還是沒能實現,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常的悲憤的。

當兒子跪立在他的床前,頭戴白冠的時候,陸遊就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曾為至親如此過。腦海一瞬間,便又想到了當年的北宋覆滅之時的慘狀,自古有戰爭就會有犧牲,只是他沒想到南宋的統治者是如此的無能,以至於讓他深深的感到恥辱。他很想繼續與敵人抗爭,繼續為祖國出力,只是如今的他已經老了,再也不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朝氣蓬勃的上戰場,意氣風發的提筆寫愛國詩詞了。

不過好在兒子已經長大了,他受到了自己嚴格的教育,已經成長成一位勇敢的少年郎了。

如此他雖有不甘心,卻還是對著床邊的兒子輕呼出聲:雖然自己一生坦蕩,但始終是失敗的,因為未曾看到過勝利的場景,但是年輕的你,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看到結果,而且祖國最終也一定可以成功收回失地的,所以到時候你一定要告訴父親這個消息。言罷陸遊便含笑去世了,他的一生縱然未曾成功過,卻從未做過愧於國家之事,一生都很坦蕩,所以最後離開也不愧對自己。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無論境遇如何、命運怎樣,大都會將人生的一個價值和生命的一個意義深深根植於家國天下之中。愛國對於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就是一種人生的必要,也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更是一種精神的支柱。家國情懷是從出生就有的存在,只是後面長大了才能逐漸懂得。這是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是會建立在對群眾的仁愛之心和體諒關心這種基礎上的。陸遊晚年寫的大量詩詞,就反映了民生的艱苦和底層人民悲憤的心聲,他在詩裡寄予了對民眾的深切關懷和很多很多的同情,也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人文情愫。

總之,陸遊的愛國精神是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丟下的,這在同時期的詩人中,是很高尚的存在,而且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是屬於極少數的。他的詩詞,工整謹嚴,又風格多樣,有時候豪言壯志,有時候奔放飄逸,也有的時候會有些情調低婉,就像一條正在奔向大河的小河,慢慢的流淌進後世文人的精神大河裡面,滋養著後人的愛國情感與家國情懷。

他的這首詩情真意切地表達了,陸遊在臨終時那種複雜的思想情緒,既有著對夢想未實現的遺憾,也有對未來勝利的期盼。全詩有悲情的成分在裡面,但是詩的基調是上揚的。詩的語言很普通沒有進行加工,完全是真實感情的自然流露,這比有意修飾的詩更能打動人,而那種愛國的情感也真的很感人。喜歡陸遊的朋友們,歡迎點讚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陸遊這首愛國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凝聚著真摯深沉的愛國之情!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詩人。少年時就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後來被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到了中年為了自己的信念投身軍旅生活,晚年才退居家鄉。創作的詩歌多達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尤其是陸遊寫的愛國詩,寫出他濃濃的愛國之情,以及奔放的豪情,對後世有著深厚的影響。而這一首《示兒》便是其中一首。
  • 詩詞 陸遊《示兒》
    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 詩詞|陸遊《示兒》
    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 陸遊:一個死不瞑目的愛國詩人
    陸遊詩詞的最大特點,就是充滿愛國情懷。周恩來總理曾談到:「陸遊的愛國性很突出,陸遊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北宋越州山陰人。他生逢北宋滅亡之時,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陸遊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
  • 陸遊的一首絕筆詩,短短二十八字,字裡行間都是拳拳愛國之心
    終其一生,陸遊都在等,等沉迷於安逸的人醒來,等揮師北伐的號令,等疆土統一的喜訊。然而,時至公元1210年元月即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詩人陸遊已經八十五歲高齡,一病不起之時,依然沒能等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寫於詩詞年邁病危之際,相當於遺囑的存在。在這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即將離去,世間其他事並無遺憾,只有未見祖國統一這一件事無比遺憾,日後有一天山河統一了,別忘了家祭的時候告訴我,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陸遊的這首《示兒》作為一首絕筆詩,它無愧於詩人創作的一生。陸遊享年八十五歲,現存詩九千餘首。
  • 每日詩詞 陸遊《示兒》
    之前講了陸遊愛貓,堪稱大宋第一鏟屎官,愛國愛貓兩不誤。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注釋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
  • 陸遊 告誡子孫 寬厚恭謹
    南宋詩人陸遊在蜀州任官時,留下不少吟詠罨畫池美景的詩篇。宋時,江原知縣趙抃在園中開鑿罨畫池,加之後來蘇元老、陸遊等文人的經營,罨畫池的園林格局大體奠定,並成為蜀中名勝。相傳楊貴妃少女時代就在崇州度過,當年她在罨畫池畔研習琴棋書畫,16歲後北去長安,成為一國之寵。人們都說成都出美女,崇州美女也頗有淵源。
  • 杜甫、陸遊,著名愛國詩人,寫這兩首詩詞抒發情感
    我們的幸福來自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華。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就沒有家,國家不強盛,就要挨打。我們最親的是父母,最愛的是中華,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歷史上有很多愛國的詩人,他們的詩詞感動了很多人。
  • 看看高產詩人陸遊是怎麼教孩子的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及愛國詩人。作為丈夫,他留有很多的無奈和遺憾,所作詩詞發自肺腑,令人動容。這首詩寫於宋寧宗五年,是送給他兒子陸子聿的詩句。他通過對古人刻苦治學精神的讚揚,告誡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應毫無保留,全力以赴,同時也以長輩的經驗和身份分享了做學問的艱難,以及實踐經驗的重要性。這首詩放在現在也具備很好的教育意義。學海無涯,更何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日,市面書籍千千萬,卻無法百分百教會我們治學處事之道。
  • 詩人展示丨愛國詩人——陸遊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愛國詩人陸遊和他的詩詞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01愛國遇阻,仕途受挫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又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
  •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最霸氣的一首詩,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他的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楊萬裡評價他:君詩如精金,入手知價重。他天資慷慨,喜任俠,好結中原豪傑以滅敵。自商賈、仙釋、詩人、劍客,無不徧交遊。他的詩有寫愛國的,有寫田園生活的,也有寫愛情的,不過他的詩大多都是愛國主義詩詞,陸遊的愛國性很突出,陸遊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他的愛國詩詞裡,有一首詩很霸氣,這首詞是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體現,永遠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奮起的巨大力量。這首詩叫《金錯刀行》,金錯刀是指「鑲金、鍍金」的刀。
  • 陸遊:一介痴情子,滿腹愛國情,卻躲不過命運的坎坷
    陸遊:一介痴情子,滿腹愛國情,卻躲不過命運的坎坷陸遊一生寫了非常多的詩詞,僅僅是現存世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而在他的這些詩中,十之五六寫的都是陸遊的愛國情懷,餘下的就是寫他和唐琬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陸遊的一生過得並不順遂,這與他生存的年代有很大的關係。
  • 陸遊寫給兒子兩首千古名詩 一首充滿哲理,一首充滿悲壯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出生在南北宋交替之時,又收到家庭愛國思想的影響,所以一生都在追求忠君報國,屢屢受挫。但是一顆愛國之心從未改變。這首詩是陸遊在宋寧宗五年的一個冬夜裡讀書。可能是書中某些事給了詩人感觸,於是陸遊寫了這首詩給兒子。在前兩句陸遊描繪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的的精神。古人不遺餘力的做學問,常常是人老了才能有所成就。再次也是教育兒子要踏實做學問。後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充滿哲理,至今廣為流傳。
  • 陸遊表現愛國之情最深刻的一首詩,短短的幾句,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陸遊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一生都在為了收復北方的淪陷的失地而努力,當真可謂是心繫天下,可是他的這種努力,最終卻是並沒有實現他心目中的理想,這也使得詩人痛苦不已,直到晚年處於彌留之際時還寫下了令人肝腸寸斷的《示兒》,以及來表達內心的那種遺憾之情,以及悲痛的情緒。
  • 愛國詩人陸遊最具代表性的10大詩詞名句,句句堪稱千古經典!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陸遊出生後的第三年(1127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宋王朝都城開封被金人佔領,王朝被迫南遷,他的父親也在這次事件中,棄官攜家人逃回家鄉山陰。
  • 陸遊:是愛國詩人,也是渣男
    中國從來就不缺愛國人士,也不缺愛國詩人,陸遊,也是其中的一位。陸遊出身名門望族、書香世家,她們家祖上進士及第有16人,父親叔父母親都是名門,如果生在和平年代,那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很可惜,陸遊出生的時候兩宋位於交替的時代,還經歷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恥辱的靖康之難。
  • 最能體現陸遊愛國情懷的一首詩,讀來讓人動容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愛國詩人,其中較代有表性的如李白,杜甫,李商隱,孟浩然,嶽飛,辛棄疾,陸遊,王維,劉禹錫,等等,但要說在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詩人就當屬陸遊了。陸遊,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加上國破家亡的時代背景更使得陸遊的愛國精神更是深入人心。
  • 一起去詩詞中感受宋代人們的愛國之情吧!
    一起去詩詞中感受宋代人們的愛國之情吧!愛國詩歌是華夏詩歌之魂,宋代的愛國詩歌更是我國愛國主義詩歌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宋代愛國詩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之貌,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是其他朝代無法追越的。《過零丁洋》南宋詩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 陸遊有多愛國?一詩一詞,將愛國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陸遊有多愛國?一詩一詞,將愛國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陸遊,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生於北宋滅亡之際,國家動蕩,外敵侵略,空有滿腔的愛國情懷卻鬱郁不得志,晚年被罷免,臨終前的那首《示兒》更是讓人讀懂了陸遊心中的未籌之志。其實他留下的很多愛國詩篇,一起看看來看看其中的兩首!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