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土爭端升級背後的政治矛盾

2020-12-18 中山網

法國和土耳其兩國緊張關係近期不斷升級,法國宣布召回駐土耳其大使,土耳其則呼籲國內人民抵製法國產品。

分析人士認為,此輪法土爭端雖然是由法國國內涉宗教襲擊事件引發,但實際是長期以來兩國矛盾和衝突積累的結果,而歐洲多國在此事上對法國的支持也折射出土歐之間的地緣政治矛盾。

■法土齟齬升級

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聖奧諾裡訥市街頭16日發生一起持刀襲擊事件,一名教師因曾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涉及宗教的爭議性漫畫,被一名車臣裔男子襲擊身亡。

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這是一起「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和「對法國價值觀的攻擊」,並稱遇害教師為「英雄」。法國政府還在反恐和打擊宗教極端主義方面採取一系列新舉措,包括對宗教協會和機構加強監管、取締存在極端化問題的宗教團體等。

法方上述言行招致土耳其不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4日譴責馬克龍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敵意,認為馬克龍對待法國穆斯林的做法表明其不懂信仰自由,稱馬克龍需要接受「精神檢查」。

法國外交部25日發表聲明,指責土耳其「散布對法國的仇恨和誹謗性言論」並直接侮辱法國總統,宣布召回駐土耳其大使。

埃爾多安26日回應稱,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敵對主義在一些歐洲國家成為得到總統親自支持的國家政策。他呼籲土耳其人民抵製法國產品。

■矛盾積累已久

分析人士指出,教師遇害事件只是此輪法土緊張關係升級的導火索,兩國作為地區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的衝突和矛盾才是深層次原因。法國和土耳其此前在東地中海主權爭議、利比亞內戰、敘利亞衝突等問題上早已針鋒相對,近期兩國還在納卡衝突中分別支持敵對雙方。此次教師遇害事件引發的爭議令本已不睦的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土耳其外交事務專家哈瑟姆·蒂爾凱爾表示,土法緊張關係的最新事態是雙方一系列爭端的延伸,兩國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而且顯然在爭奪地區影響力。

法國格勒諾布爾政治學院教授讓·馬爾庫說,埃爾多安希望將土耳其打造成地區大國,對外時常主動出擊。法國則通過幹預利比亞問題和在東地中海爭端中力挺希臘的做法,在歐盟外交政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兩國在地區問題上的矛盾不斷累積。

■折射土歐關係

在此次法土爭端中,不少歐洲國家都站在了法國一邊。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埃爾多安的言論「已構成誹謗」;義大利總理孔特說,埃爾多安的說法「令人無法接受」;荷蘭首相呂特稱要與法國捍衛歐盟共同價值,反對極端主義。

分析人士認為,歐洲國家上述態度顯示出它們與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謀求加入歐盟一直未能成功,轉而獨立追求自己的「大國夢」,與歐盟漸行漸遠。

讓·馬爾庫說,土耳其近年來在逐漸脫離其西方盟友,甚至購買俄羅斯的防空飛彈系統,已在北約內部被一定程度地「邊緣化」。

哈瑟姆·蒂爾凱爾說,歐洲集團內部存在反對土耳其的共同聲音,導致土耳其尋求採取果斷的外交政策來顯示其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法國得到了歐洲國家支持,但遭到不少伊斯蘭國家和國際組織反對,一些國家還掀起了抵製法國貨的活動。有分析認為,隨著歐洲不少國家表態支持馬克龍,法國同伊斯蘭國家之間的矛盾有可能擴大到歐盟和伊斯蘭國家之間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相關焦點

  • 法國和土耳其兩國緊張關係近期不斷升級,法國宣布召回駐土耳其大使...
    法國和土耳其兩國緊張關係近期不斷升級,法國宣布召回駐土耳其大使,土耳其則呼籲國內人民抵製法國產品。
  • 法土兩國正式開懟!埃爾多安批馬克龍沒腦子,法外交部稱是侮辱
    毫無疑問,在北約和敘利亞問題上,不僅美國和土耳其存在難以化解的矛盾,就連法國和土耳其也看不對眼。特別是在對敘北地區的進攻中,土耳其大軍的步伐嚴重威脅到了當地法軍特種部隊的安全,但後者自行動開始前後一直沒有與法國進行溝通,完全忽視了法方在敘北的存在。
  • 土希之爭背後折射的歐美影子
    近來,土耳其與希臘因海上劃界問題衝突升級,歐盟成員國不僅支持希臘,還準備制裁土耳其。反觀美國卻並沒有站在希臘的一邊。事實上,自從發生土耳其與希臘的爭端後,美國在發表了一份所謂的要和平談判的聲明之前,還做了一件事:與土耳其軍隊在地中海組織軍事演習。這不禁讓人懷疑:歐美緣何差異巨大?
  • BBC視角:俄烏刻赤海峽爭端升級的背後...竟有這樣的傷亡數據!
    據英媒BBC當地時間上午報導,烏克蘭議會正在決定是否在與俄羅斯的刻赤海峽爭端問題上使用戒嚴令。周一上午,據烏克蘭國防部消息,該國武裝力量根據總參謀長的命令進入為期60天全面戰備狀態。據悉,自2018年以來,俄烏雙方在刻赤海峽圍繞船隻通行權已多次發生矛盾。
  • 韓法務部長命令檢察總長停職背後:法檢矛盾與總統大選的暗流
    韓法務部長命令檢察總長停職背後:法檢矛盾與總統大選的暗流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1-25 16:46 來源
  • 巴以矛盾升級,沙特繼續支持巴勒斯坦,為何牽出沙土矛盾?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再起矛盾,沙特反對以列,為何也反對土耳其?2020年新年一過,巴以衝突再起。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可以說中東地區「一對冤家」,本來在2019年兩國很平淡,不過巴以經常發生衝突,而此次發生衝突的原因,則是第三國造成的。
  • 南海爭端與中國國家安全
    2016年底,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召開了「南海爭端與中國國家安全」研討會,來自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十餘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與會代表圍繞南海爭端的演變、中美關係與南海爭端、川普上臺對未來南海爭端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討論,並對中國如何有效應對提出了建議。
  • 馬島戰爭迎來30周年 英阿態度強硬爭端或升級
    如今,30年前的硝煙已經散盡,慘烈的場面也停留在了影視劇當中,而兩國在馬島問題上的緊張關係遠未停止,圍繞馬島產生的爭端還在步步升級。  就在馬島海戰3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表示,英國將「堅定不移地」的保衛馬島。而阿根廷駐英國大使館近日也以信件的形式威脅稱,將起訴那些幫助馬島石油勘探企業的銀行。  雙方態度似乎都很強硬。
  • 檢察總長遭法務部長停職 韓法檢矛盾激化引發連鎖反應
    □ 本報記者 王剛  自韓國法務部長秋美愛近日宣布將檢察總長尹錫悅停職並要求對其予以懲戒後,秋美愛與尹錫悅間的「鬥法」持續升級,這也成為2020年年底韓國政界和司法界的熱門話題。  持續「鬥法」多部門涉入  據悉,這一輪韓國法檢「鬥法」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原因在於,這是韓國史上首次出現檢察總長遭法務部長停職的狀況。
  • 土耳其希臘領海主權爭端再次升級,歐盟四國在地中海槓上土耳其
    本月10日,土耳其派海軍護送「地震研究船」進入該海域激怒了宣稱「對其擁有主權」的希臘,兩國領海主權爭端再次升級。同屬北約成員的土耳其和希臘分別於26日「拉夥」進行了軍事演習。儘管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外交部長馬斯25日在安卡拉和雅典之間展開斡旋,試圖平息緊張事態,但「在東地中海的局勢幾乎已經變成爆炸性的」。
  • 地中海視域下的土希關係①|希土爭端,一場圍繞賽普勒斯的地緣博弈
    【導語】長期以來,歷史上長期積累的民族矛盾、宗教信仰差異、領土爭端和賽普勒斯問題等因素始終是導致希臘和土耳其兩國關係緊張的重要因素
  • 撕開美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的「虛偽面具」:西撒哈拉爭端解析
    如果不是最近美國、摩洛哥與以色列就這一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交易並且被媒體揭露出來,恐怕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世界的這個貧瘠角落還存在著領土爭端和暴力衝突。  但是,當前正在這一爭端背後發生的一幕幕醜劇,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絕非無足輕重。正如下文作者皮爾先生所言,這是美國川普政府竭力支持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權的最新「成就」。
  •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背後
    原標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背後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些代表和專家表示,這一科學論斷蘊含著豐富的內涵。 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 世界歷史必知100事「TOP16 第一次世界大戰:把矛盾滾成大雪球」
    戰爭也使世界政治格局發生變化,俄羅斯、奧匈、德意志帝國瓦解,英國、法國、義大利地位下降,歐洲霸權被削弱,美、日崛起;世界各地的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此起彼伏,民族國家的紛紛建立,世界秩序迎來了新的篇章。那麼,導致一戰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呢?
  • 玻利維亞、巴拉圭結束長達74年邊境領土爭端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和巴拉圭總統盧戈4月2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籤署了雙方邊境協議,結束了兩國長達74年的邊境領土爭端。阿根廷總統克裡斯蒂娜主持了協議的籤字儀式。  該協議標誌著1938年玻、巴兩國籤訂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約》中劃分的兩國邊境正式生效。
  • 日韓爭端持續升級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日韓矛盾爆發在貿易領域,但癥結還在於歷史問題,尤其是日本殖民韓國期間的勞工索賠問題。  日韓經貿爭端僵持不下,擴大到了安保合作。8月22日,韓國宣布將不再續籤《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韓方認為,日本政府將韓國移出日本的貿易「白色清單」,令兩國間的安保合作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因此,續籤以共享安保領域敏感軍事情報為目的的協議不符合韓國國家利益。
  • 英法為什麼同意慕尼黑協定?
    實際上,在捷克割讓蘇臺德問題上,英法只是調停第三方,並非當事國,當事國是捷克和德國,英法對德捷爭端進行勸和,希望捷克和德國各退一步,捷克割讓蘇臺德地區(捷克領土的10%)給德國,德國保證從此不再索取任何領土。
  • 中韓啟動海域劃界會談:為政治解決海洋爭端樹立典範
    中韓啟動海域劃界會談:為政治解決海洋爭端樹立典範 2015-12-22 20:22:00李國強指出,「良好的政治意願、漁業協定和雙方共同維護兩國海域安寧穩定的向好願望,這是此輪會談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  由於海域界限不明,目前中韓漁民違規捕魚問題仍時有發生,兩國執法船隻和海警活動也無明確法律可依,僅靠雙方的默契和自我克制來規範各自活動,難免產生不必要的猜疑。
  • 印度族群衝突背後是政治紛爭
    原標題:印度族群衝突背後是政治紛爭  在當地政府和軍警的強力介入之下,印度北方邦9日未再發生較大暴力事件,但此前衝突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到31人,社會秩序仍未完全恢復。與此同時,圍繞此次事件的政治鬥爭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