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 10年來這些人曾獲此殊榮

2020-12-13 光明網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Olga Tokarczuk)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

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2017

  石黑一雄:生於日本的英國移民作家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

  另一位諾獎熱門人物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非常欣賞石黑一雄,認為他的作品在日本受歡迎,原因「部分是因為它們是了不起的小說,但也因為我們在他的小說中發現了一種特別坦誠和溫柔的品質,既親切又自然。」

  2016

  鮑勃迪倫:在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

  鮑勃•迪倫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1941年生於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大學時期開始使用藝名鮑勃•迪倫。1961年,鮑勃•迪倫從明尼蘇達大學輟學,開始專心致力於歌唱工作。

  1996年鮑勃•迪倫首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在提名信中指出:「雖然他(迪倫)作為一個音樂家而聞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成就,那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事實上,音樂和詩是聯繫著的,迪倫先生的作品異常重要地幫助我們恢復了這至關重要的聯繫。」

  2015

  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對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

  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出生於蘇聯的烏克蘭,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後來成為白俄羅斯記者、作家。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車諾比事故、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曾出版《戰爭中沒有女性》《最後的證人》《鋅皮娃娃兵》《車諾比的祈禱》等作品。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阿列克謝耶維奇萌生了籌建智力俱樂部的想法。「我希望他們(精英和知識分子)可以向大家解釋,我們這個社會在發生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蘇聯解體25年了,我們一直處在被解體的精神狀態下肯定不行。戰爭和法西斯主義應該是讓我們警醒的東西。」

  2014

  派屈克•莫迪亞諾:喚起人類的命運

  派屈克•莫迪亞諾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係。前期小說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像,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諾獎評委會稱其獲獎原因為,派屈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2013

  艾麗斯•門羅:一切來源於日常

  門羅的很多故事都以安大略省的Horon縣為背景,其作品多以女性視角為中心,聚焦於加拿大普通小鎮的生活經驗,探索普通女性複雜的心理與情感世界,在冷靜、精緻的敘事中,給讀者帶來閱讀與心靈的震撼。她寫作的另一個特點,是故事的無所不知的講述者,一邊講述一邊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進行理解。門羅作品的一個常見主題(尤其反映在她的早期作品裡),是正在步入成年的女孩子面對自己的家庭和小鎮時的兩難處境。瑞典學院給出的頒獎詞是:「當代短篇文學小說大師」。代表作有《快樂影子之舞》《逃離》《石城遠望》《你以為你是誰?》《我青年時期的朋友》等。

  2012

  莫言:第一個中國籍諾獎獲得者

  莫言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起一系列以故鄉山東高密為背景的作品,充滿「懷鄉」與「怨鄉」的複雜情感。瑞典文學院評價:「從歷史和社會的視角,莫言用現實和夢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令人聯想的感觀世界。」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

  2011

  託馬斯• 特朗斯特羅默:慢慢打磨的詩人

  瑞典著名詩人,被譽為「20世紀最後一位詩歌巨匠」,同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和翻譯家。瑞典科學院稱,「他以凝鍊、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特朗斯特羅默大部分詩集以凝鍊、簡短和深刻的比喻為特徵。在其最近的詩集,他轉向了更為短小、更為精煉的模式。」特朗斯特羅姆一生共發表了十二部詩集,兩百多首詩 ,他的寫作緩慢而沉潛,有時一年最多寫三首詩,有些詩往往要用幾年的時間打磨才完成,如《有太陽的風景》,前後耗時7年才最終完成。有人評價他是「像打磨鑽石一樣寫詩的人」主要作品:《17首詩》《記憶看著我》《航空信》。

  2010

  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

  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是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的作家及詩人。其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瑞典皇家學院稱他的創作是「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緻描寫」。代表作有《綠房子》《城市與狗》《酒吧長談》等。

  2009

  赫塔•穆勒:用德語寫作無所寄託者的境遇

  德國女作家和詩人,1953年8月17日出生於羅馬尼亞小鎮尼特基多夫,1987年移居德國。赫塔•穆勒擅長描寫羅馬尼亞裔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她的作品總能從內心出發,並帶著較為濃重的政治色彩。米勒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德語寫成善於通過文學作品向世人展示她的成長環境與後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經歷。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其「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代表作有《低地》《沉重的探戈》、《護照》、《心獸》、《單腿旅行》等。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等

  資料整理:李方舟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來自網絡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被評法西斯波蘭女作家成2018年...
    北京時間10月10日19時許,2019年和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此前,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故未能按時頒發,所以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被稱為「雙黃蛋」。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分別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4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2019年10月10日,2018年與201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如期揭曉,獲得者分別是: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及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女,1962年出生,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時間為10月10日。今年最大的看點是將同時揭曉2018年與2019年兩屆獲獎者。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一系列風波而暫停頒發。賠率榜揭曉,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近日,NicerOdds公開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餘華、楊煉等榜上有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殘雪排第三名。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排名第一,而2018年諾貝爾「新學院文學獎」得主瑪麗斯·孔戴則排名第二。
  • 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圖:諾貝爾官方推特)海外網10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馬茨·馬爾姆宣布,將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落榜中國作家殘雪作品熱銷丨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 10 月 10 日,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 2018 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 · 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 2019 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 · 漢德克(Peter Handke)。之前被媒體報導成獲獎熱門的殘雪和村上春樹,均與獎項無緣。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9(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蘇州籍作家入圍諾貝爾文學獎,向世界展示中國報告文學!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本月10日揭曉我國有十二位位作家入圍其中有一位作家來自蘇州他就是何建明何建明,男,江蘇蘇州人。並用「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來評價何建明。「用報告文學這種文學樣式來深入生活,推動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據了解,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於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她來了!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速來「漲知識」→
    她來了!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死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死後追授的獲獎者。諾貝爾文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剛剛,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共同揭曉!
    北京時間10月10日19時, 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共同揭曉。 1973年獲畢希納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2014年獲得國際易卜生獎。近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走出醜聞陰影,諾貝爾文學獎以「雙黃蛋」回歸 導致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被迫缺席的,是2018年時瑞典文學院發生的一起醜聞。
  • 「詩意之聲」打動評委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10月8日電 (陳爽 張奧林)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 119年來第16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出身商人家庭,曾患嚴重...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北京時間10月8日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77歲的美國女詩人、耶魯大學英文系教授露易絲·格麗克獲得桂冠殊榮。評審委員會讚譽她的作品「以精準詩意的聲音、樸實的美感令個人存在普及化」。
  •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門羅作品《逃離》在線閱讀
    月第一版定價: 28.00元當代「契訶夫」《逃離》作者艾麗絲·門羅獲2013諾貝爾文學獎 新作新書《親愛的生活》近日推出據新華社消息,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7時)揭曉,加拿大作家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獲此殊榮,新書《親愛的生活》 dear life也將於近日由新經典文化推出
  • 2019諾貝爾文學獎毒家預測:今年的「毒奶」,餵給這些人
    諾貝爾文學獎預測,可能是這個世界上錯誤率最高的預測——基本沒有準確的可能。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提名名單保密50年。沒有提名名單,就意味著世界上所有文字工作者都是理論上的提名者。前幾年有個別博彩網站曾預測得比較靠譜,但隨著去年諾獎評委醜聞的曝光,這些博彩公司瞬間被打臉——他們很可能是評委洩密的受益者。
  • 南非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新華社發  瑞典文學院2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南非作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榮獲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庫切因此成為自納丁·戈迪默獲得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以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南非作家。文學獎的揭曉拉開了2003年度諾貝爾獎的序幕,其他各獎項將分別在6日和10日推出。庫切的作品充滿智慧  南非小說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獲得了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
  •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加拿大女作家門羅折桂
    原標題: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加拿大女作家門羅折桂  原標題: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加拿大女作家門羅折桂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趙陽):2013年的文學獎得主在北京時間10日晚上7點揭曉,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成為最終的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史上最悲情!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10月8號下午一點,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露易絲·格麗克這位美國詩人。頒獎理由是這麼說的:「因為她毋庸置疑的詩意之聲,以樸素之美讓個體性的生存具有普世意義。」看這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不難發現,似乎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都在安利一些在大眾眼中的「爆冷」文學家。所以今天螺螄君也去收集了從2010年到2020年中的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些作品,讓我們一起來充充電吧!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看歷屆獲獎者經典語錄100句
    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此前,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故未能按時頒發,所以今年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被戲稱為「雙黃蛋」。 此前有新聞報導,根據歐美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顯示,張一一、閻連科、餘華、北島、蘇童、王安憶、劉震雲、阿來、吉狄馬加、格非、何建明、曹乃謙等12位中國作家賠率最低,他們也被認為是莫言之後「離諾獎最近的中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