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枝迎豐年,其中酸甜誰人知?

2020-12-08 看莆田

大暑前後莆田迎來了荔枝的豐收時節,本地荔枝姍姍來遲卻一直是莆田人的心頭好。輕輕剝開它紅豔的外皮,再高傲的人也分分鐘變饞鬼,嘬一口清香的甜汁,咬一口肥嫩的果肉,讓人慾罷不能。

戳視頻↓

樹梢的荔枝紅了

最早關於荔枝文獻是2100年多年前的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文中寫作「離支」,割去枝丫之意。古人意識到荔枝不能離開枝葉,若連枝割下可以加長保鮮期。

莆田栽培荔枝始於唐代,宋代木蘭陂建成後,南北洋平原上大規模種植。北宋政治家、書法家蔡襄撰寫的《荔枝譜》中稱讚莆田陳紫荔枝,稱其色香味「為天下第一也」而後興化就有「荔子甲天下」的美名。

荔枝樹喜高溫高溼,多側生於野岸及江蒲。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構成莆田獨特的「荔林水鄉"景致。泛舟碧水,藍天白雲,綠樹紅果,古樸民居,相互遮掩,煞是詩意。

七月份,荔枝成熟豐收,那一簇簇、一串串深紅的荔枝就像小燈籠,小巧玲瓏懸掛在樹枝上,紅紅閃閃,把每根樹枝壓得彎彎的,靜靜等待著果農的採摘。

盤中佳果「荔荔皆辛苦」

莆田有很多種荔枝的人家,但很少自己採荔枝了,得請專業的採摘工人過來摘。荔枝樹一般都較高大,最高的有三層樓那麼高,荔枝都是長在樹頂,恐高的人就萬萬不適合幹這活。

在沒人搭扶的情況下,摘荔枝師傅在獨自一步步爬上竹梯。竹梯細長,有時候不夠高還要將兩個竹梯綁在一起加高。採摘過程全靠老師傅的平衡感控制,像極了高空雜技

高空採摘,老乾虯枝,樹枝脆弱,爬樹上採摘比較危險。這時候,摘荔枝師傅選擇搭梯的位置就是個技術活。

驕陽似火,走兩步路就一身汗,更別提還要爬樹摘荔枝。荔枝林螞蟻蟲子多,被咬了會奇癢難耐,採摘師傅們一般長袖長褲上陣。衣服密不透風,烈日當頭,一天下來汗水不知要流了多少。

圖:周桂珍

從清晨開始摘到夜晚,採摘師傅們一天能賺500元。休息時間師傅們就這樣隨意地睡在竹梯上,等待著他們的是一下午的勞動。這500塊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賺,也不是所有人願意賺。

採摘師傅摘下荔枝交由樹下的阿姨們整理,然後立即送往市場上販賣。荔枝味香美,但太嬌貴了,不耐儲藏,所謂「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之外,色香味盡去矣」。

「誰知盤中果,荔荔皆辛苦」。今年本地荔枝大豐收,果農一斤才賣4塊錢左右,相比去年價格便宜了不少,不知果農是喜還是有憂呢?

「過大暑」,吃荔枝

明天(7月23日)就是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一年中氣溫最高。在大暑這天,莆田人有吃荔枝、啖羊肉的習俗,稱之為「過大暑」。

新鮮的荔枝浸泡在淡鹽水中,以待品嘗;一道風味獨特的溫湯羊肉,必不可少。從中醫學上講,大暑雖燥熱,但人卻易被溼、暑、邪所侵,用荔枝、羊肉這些溫熱食物來倒逼身上的熱氣,反而能增強體質,驅除溼氣

夏日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手捧幾顆丹紅荔枝,細細品嘗其清甜果肉,頓覺口齒生香,令人回味無窮。希望這個夏天,荔枝的美味不僅融化在你我舌尖,也能沁到果農的心裡。

相關焦點

  • 荔城無處不荔枝|七月的莆田,又紅又甜……
    ——明代戶部尚書鄭紀描述的正是莆田水岸荔枝紅的場景荔枝紅了,紅遍荔城漫步在溪邊、田間隨處可見那些鬱鬱蔥蔥的荔枝樹望著一顆顆碩紅的果實印象中的荔枝味湧上舌尖誰又能經得住這般的誘惑?這鮮嫩水靈的果肉也是遠方遊子魂牽夢繞的味道荔枝,莆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莆田又稱「荔城」郭沫若於1961年路過莆田時以「荔城無處不荔枝」贊之
  • 莆田有個「荔枝仙」,一年狂吃十萬顆荔枝!吃完還寫詩
    荔枝仙」,明莆田縣城關雙池巷(今屬荔城區鎮海街道英龍社區)人。善詩文,工書畫,尤精於八分書,自成一家,開創篆刻莆田新派。宋珏是莆陽一位詩、書、畫、印皆精,有大成就的文藝家,在明代文化史上享有盛名。宋珏生長於南國荔城莆田,對荔枝情有獨鍾,喜荔成癖。他啖荔、論荔、唱荔、畫荔,對推揚莆陽荔枝的聲名,為莆陽荔枝文化增容添色,有著獨特的貢獻。
  • 林草科普|荔枝,林間玉醞滋甘露
    莆田何時種植荔枝,尚無明確記載,《荔枝譜》提到,千年古荔宋家香唐末時樹齡有300年,據此推算,莆田荔枝種植最晚應在唐代。唐代莆田仕人徐寅有二首荔枝詩,一首寫荔枝外形色澤,一首寫品嘗荔枝的醉人場景。徐寅世居延壽村,留有狀元紅古荔和狀元井古蹟。到蔡襄撰寫《荔枝譜》,莆田荔枝種植已達相當規模,出現「楓亭荔枝甲天下,彌山被野,婆娑可愛」的盛況。
  • 廈門這道經典名菜,脆而不膩,入口酸甜,一吃難忘,一定要試試
    廈門這道經典名菜,脆而不膩,入口酸甜,一吃難忘,一定要試試今天要介紹一道廈門名菜——荔枝肉。荔枝肉距今已有兩三百年歷史,主料是豬肉和荸薺,豬肉切十字花刀,經過油炸後形似荔枝,因此而得名。荔枝肉酸甜可口,脆而不膩,深得大家的喜愛。其實,荔枝肉這道菜也包含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相傳唐玄宗年間,有一位妃子姓江名採蘋,家住莆田,因其天生麗質,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的喜愛。
  • 莆田的這些秘密,恐怕很多莆田人都不知道!
    你是莆田人嗎 你了解莆田嗎? 無論你是老莆田 還是莆田的新客 這些莆田的秘密你肯定不會全知道 不信呀?
  • 中國「唯一」以荔枝命名的城市,遍地是荔枝,還是海神媽祖的故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大國,雖然沒有超過美國這樣的強國,但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特別是中國的建設,讓很多外國人稱讚了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 那麼「國富才能民強」可以說是中國的基礎設施, 隨著中國迅速發展,人民走上財富之路,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旅行
  • 荔枝紅 「妃子笑」 誰人識
    而更心急的朋友們則會聯繫熟悉的荔枝園,在上市之前就摘一些先嘗為快,即使冒著炎炎烈日,曬脫了皮也值得。在眾多水果當中,若論味道,荔枝可以拔得頭籌,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種美味的水果卻有很強的季節性,並且耐貯存能力極差,不僅如此,荔枝還經常出現「大小年」的情況,產量不甚穩定。荔枝季一年僅此一次,錯過就要再等一年,試問,有誰在這些紅色的小圓球面前還能坐得住呢?
  • 加多寶帶您感受莆田正宗年味
    對於北方人來說,最難以割捨的是三十晚上的餃子了,但對於家在東南沿海的福建莆田人來說,他們的團圓飯有著別樣的風味。離鄉遊子最愛的燜豆腐、年夜飯上必備的主食莆田滷麵、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的興化炒米粉、狀元小吃添福添壽媽祖面……本期記者和涼茶領導者加多寶帶您一起探訪莆田人年夜飯餐桌上的正宗年味美食。
  • 讓楊貴妃嘴饞的,是哪裡的荔枝?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09期福建有觀點認為福建,可能是楊貴妃所嗜荔枝的貢地八閩大地自古盛產荔枝北宋書法家蔡襄是福建人其中,「興化」即是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平原溝壑縱橫溝溪兩岸常栽植著當地市樹荔枝古老的荔樹裝點著縱橫的河網 「煙火萬家,荔枝十裡」營造出一派雅致的水鄉圖景
  • 無人知是荔枝來,盤點那些最美的荔枝詩
    炎炎夏日,吃上一顆冰鎮荔枝,最是涼爽。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欣賞一番詩人筆下的荔枝風採吧!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從他的《荔枝贊》中可見一斑啊,已經想要把荔枝當作正餐來吃了。荔枝贊宋 蘇軾石榴紅似火,鮮荔赤如丹。
  • 來到福建莆田,這幾樣特產美食務必要嘗嘗,也很適合帶回家送爸媽
    莆田,一片神奇的土地。這裡有各種神奇食物,莆田喜歡它們到不行,外地朋友看到它們卻驚掉下巴。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來自莆田的特產美食。興化米粉興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歷史悠久,其源可溯至宋代,是我國最早的快餐食品之一。它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其成品條細如絲,潔白透明,勻韌不碎,質地優良。它有興化細米粉、銀絲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條米粉等。
  • 楊貴妃喜歡吃的荔枝來自哪?中國六大荔枝之鄉,有你的家鄉嗎?
    夏天,也是吃荔枝的季節,荔枝肉厚,質爽脆,味清甜,連楊貴妃都喜歡的不得了。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能博楊貴妃一笑的荔枝它來自哪裡呢?中國名副其實的荔枝之鄉都有哪些?下面請和小編走進荔枝的世界。
  • 這顆荔枝,讓身在異鄉的廣東人開始想家
    原標題:這顆荔枝,讓身在異鄉的廣東人開始想家  荔枝在嶺南夏天的地位,絕對不同尋常。到了下午,每一個水果攤的黃金廣告位,都會被荔枝攻佔。  這一時節,愛荔枝的人,是要跟時間賽跑的。  雖然廣義上的荔枝從五月到八月都能吃到,可細分下來,每個品種能吃到的時段也許只有一小截:名聲最大也相對早熟的,莫過於妃子笑;隨後上市的,是甜味純淨的白糖罌。廣東人翹首期盼的桂味、糯米餈,是荔枝季短暫又華麗的高潮。
  • 夏天吃荔枝,對身體有哪些好處與食用禁忌?愛吃荔枝的人要注意了
    夏天吃荔枝,對身體有哪些好處與食用禁忌?愛吃荔枝的人要注意了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吃荔枝,尤其是冰鎮過以後清涼可口,可以緩解內心的燥熱感,讓身心舒暢。然而很多人喜歡吃荔枝,不僅僅是因為它甜甜的口感,而是因為還營養豐富,維生素,果糖,礦物質纖維素,含量都非常高,水分含量也是非常多,是夏天深受歡迎的水果之一。但很多人聽說吃荔枝多了會容易上火,引起身體不適,其實真的如此吃荔枝雖好,但同時也有注意,是想吃的不對,會給身體帶來一些損傷。
  • 妃子笑、糯米餈、桂味……誰才是最好吃的荔枝?
    甜到齁,吃多了卻低血糖由於荔枝既好吃又難保存,一年之中能吃到好吃荔枝的時間極其短暫,所以有不少人會趁著難得吃荔枝的機會放開了大吃特吃。不過在盛產荔枝的廣東地區,「一個荔枝三把火」這句話,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奉勸大家在食用荔枝絕對不能貪心。
  • 既有「南國蓬萊」,又有信徒2億的媽祖廟,這樣的莆田誰不上癮?
    東北人個個能喝酒?內蒙古人人都住蒙古包?那或許,你買過莆田的鞋子嗎?很多人提起福建莆田,第一個想到的或許都是高仿鞋,還有靠著走街串巷摳藥膏發家的醫院。這座城市背負了很多標籤,然而這些標籤卻好似都是負面的。
  • 「詩詞鑑賞」十二首有關荔枝的古詩詞,汪涵吃了直誇讚!
    歷史上有許多文人騷客們都喜歡吃荔枝:楊貴妃對荔枝情有獨鍾,杜牧有詩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白居易曾讚美荔枝:「嚼疑天上問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答逾橘得霜。」;宋代吃貨蘇軾曾題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今天帶您一同品嘗詩詞與荔枝,感受夏日瓜果的清涼詩意!
  • 楊貴妃笑啖的荔枝從何而來
    《華陽國志·蜀志》載:僰道縣「有荔枝、薑、蒟」,江陽郡「有荔枝、巴菽、桃枝、蒟、給客橙」。漢代僰道、江陽一帶最早栽培和管理荔枝的是西南夷,《太平御覽》引《郡國志》云:「西夷有荔枝園。僰僮,施夷中最賢者。古之謂僰僮之富,多以荔枝為業,園植萬株,樹收一百五十斛。」這些荔枝是土生荔枝,與嶺南荔枝不是同一種類。
  • 【知莆田】身份證上的照片能不能自帶?
    (陳媛媛 整理)知莆田欄目網友可通過以下途徑諮詢,東南網「知莆田」欄目記者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1.關注「知莆田」(z1141140594)或「莆田東南網」(ptfjsen)微信公眾號,留言諮詢。2.致電東南網莆田新聞熱線:0594-2535366反映。
  • 【知莆田】農村雙女戶有哪些補貼政策?
    (陳媛媛 李劍軍 整理)知莆田欄目網友可通過以下途徑諮詢,東南網「知莆田」欄目記者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1.關注「知莆田」(z1141140594)或「莆田東南網」(ptfjsen)微信公眾號,留言諮詢。2.致電東南網莆田新聞熱線:0594-2535366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