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吃上一顆冰鎮荔枝,最是涼爽。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欣賞一番詩人筆下的荔枝風採吧!
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從他的《荔枝贊》中可見一斑啊,已經想要把荔枝當作正餐來吃了。
荔枝贊
宋 蘇軾
石榴紅似火,鮮荔赤如丹。
日啖誰能厭,我今欲當餐。
而在我們詩聖杜甫的眼中,箇中味道,只有自己嘗了方能知曉。
解悶十二首
唐 杜甫
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
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
楊貴妃要吃顆荔枝都得幾千裡飛馬加送,而到了清代譚瑩那卻是珍貴鳳卵多似谷了。想到那個場景,就不由垂涎了。
嶺南荔枝詞
清 譚瑩
十裡磯圍築稻田,田邊博種荔枝先。
鳳卵龍丸多似谷,村村簫鼓慶豐年。
荔枝樓對酒
唐 白居易
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欲摘一枝傾一盞,西樓無客共誰嘗。
丘崈的詩中對綠荔枝的描繪正應了那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冰肌玉膚美人如玉不如一荔枝也。
鷓鴣天(詠綠荔枝)
宋 丘崈
玳瑁筵中見綠珠。淡然高韻勝施朱。揉藍霧霧薔薇淺,半露冰肌玉不如。
餐秀色,味膚腴。輕紅端合與為奴。只愁宴罷翻成恨,贏得偏憐不似初。
詩人眼裡荔枝如珍似玉,那麼你們心中眼裡的荔枝又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