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學過一首省級行政區域歌,其中有「兩湖兩廣兩河山」的詞句。我們知道,兩湖是湖南湖北,中間有洞庭湖;兩河指河南河北,中間有黃河;兩山是山東山西,中間有太行山,兩廣毫無疑問就是廣東廣西啦,可是這個廣是個什麼東西?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這個廣既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脈,更不是湖泊,而是一座城市。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河北人趙佗就在嶺南宣布獨立,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panyu)當起了皇帝。
天下大定之後,漢高祖劉邦派陸賈遊說趙佗,趙佗很好說話,立馬表示願意臣服。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劉徹不滿足於名義上的臣服,出兵滅掉了南越國。
漢武帝完成了統一大業後,下令將嶺南之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轄地包括今之兩廣。負責糾核嶺南九郡的交趾部的治所所在地就叫廣信,有「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的意思。
那麼這個廣信縣城是現在的哪裡呢?經專家、學者考證確認,今天的廣西梧州一帶即為原廣信城所在地,它北有桂江(灕水)經靈渠通湘江連接長江水系。東西有珠江的主流西江,穿城而過,其地位十分重要。
公元264年,東吳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公元862年,唐朝皇帝把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到了宋朝的時候,又把這塊地方叫做廣南路。997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等到了元明清,實行行省制度,廣南東路就簡稱為廣東,廣南西路就簡稱為廣西。
現在,你知道廣東廣西的這個廣是什麼了吧?有人說,「廣東之所以叫廣東是因為在湖廣之東,廣西之所以叫廣西是因為在湖廣之西,這其實是沒文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