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勝遠
水車,又稱翻車,是一種大型木質灌溉農具,由木質葉子、水槽、上端葉子通(行)道、入水口、操作手柄等構成,成為一條長五六米,十釐米寬約一節,逐節用木梢子銜接起來的刮水行車道。水車轉動時猶如腳踏自行車鏈盤、車鏈轉動,行車道宛如「龍」的骨架,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龍骨水車」。
在昔日粗放式的農耕時代,人們為了使水田旱能灌、澇能排,把水車以45度左右的夾角安放在水塘或田疇。特別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時,在平遠每個生產隊(村民小組)均有兩三部水車,每部水車由兩人操作。
過往的農業生產,水利浚渠灌溉很一般,無法滿足小坵小塊的水田、旱地、高地、荒坡地用水需要,如遇天旱的夏秋兩造,更缺乏水資源。生產隊社員(村民)挑水落秧下種,戽水給水田插秧,腳踏水車往河床、水塘「車水」插秧等齊頭並進,好一派熱鬧的農耕圖景。使用水車實現了丘陵地和山坡地的開發與利用,不僅用於旱時汲水,如遇洪災低處積水時也可用於排水。
水車的另一主要用途是在魚塘。其時,每個生產隊均擁有幾口魚塘,這些魚塘每年均要旱水,目的有二:一是收穫青魚、鯇魚、鰱魚、鱅魚等四大家魚,四大家魚既要上調給國家,又要分配給社員,其餘要擔往集市議價銷售,是隊裡集體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二是清理池塘中沉積的泥沙、淤泥,這些淤泥富含大量的有機質,是很好的落秧制種肥料。水塘一般都有少量泉水,泉水大的水塘就是兩部水車同時作業也難抽乾塘水,必須用電動抽水機。所以,水塘「車水」是不能停的,否則前功盡棄。車水前要根據水塘的大小容量,計算好本塘水的車水時間,提前做好車水準備,放好水車,分好兩人一組的班次工作時間,做到人停車不停,確保當天下午三時前抽乾塘水,留足隊裡收穫青魚、鯇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和社員捕捉蝦、塘蝨、螃蟹等小魚的「打塘腳」時間。據此,車水定在前一天,或晚上、或凌晨開始,就是隊長的決策考量。筆者所在的平遠石正鎮上新大隊大黎生產隊的一口魚塘面積近10餘畝,該塘泉水大,旱塘耗時長、成本高,這樣三五年才能旱一次魚塘。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水車已伴著舊式農耕的一路風塵徐徐退去,身影根植在老一輩的心田。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