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攤位租金漲價不能太「任性」

2020-12-19 光明時評

  作者:朱永華

  春節臨近,各行各業進入生意高峰期,可南寧市友愛農貿市場的租戶們卻沒心思打理手頭的生意,因為在前幾天,他們接到市場管理方的通知,攤位租金從1月起將大幅上漲70%。租戶在1月19日上午暫停出攤。政府部門介入後,市場管理方提出延遲兩個月調整租金,目前市場已恢復正常經營(據1月21日《南國早報》)。

  農貿市場攤位以及市場內的門面商鋪,經營的大多都是涉及居民生活的「菜籃子」商品,直接關係到民生和社會穩定。而且農貿市場的建設與投入,既經過政府的嚴格統一規劃,並不允許「想建就建」,性質上也以「公益性」的非營利為主。即使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由政府或村集體主導投入建設的農貿市場,攤位租金可以根據管理成本等因素做適當調整,但也不能太任性,南寧友愛農貿市場一次性將經營蔬菜肉來的攤位租金上漲每月300到500元不等,市場內的門面租金甚至「翻跟頭」上漲近一倍,做事有些「太嚇人」。

  儘管農貿市場也是「市場」,場內所經營的農貿蔬菜等商品,更可以根據行情及成本自主調整價格,但如果由攤位租金成本過高導致農副產品價格「暴漲」,非但讓市場本身陷入經營絕境,迫使居民群眾捨近求遠另選他處,更會「逼迫」場內攤主為消化租金成本,而在商品質量、短斤少兩甚至在摻雜是假上動心眼,給周圍居民健康和社會穩定帶來的隱患是無窮盡的。尤其是每一座農貿市場的消費者都相對比較固定,租金無論漲幅多少,最終都會分攤在周圍居民的菜籃子裡。因此,攤位租金的上漲調整既要考慮攤主的承受能力和經營種類、更需要兼顧周圍居民消費者的切實感受,不能過於隨心所欲。

  從這家農貿市場的攤位租金調整情況看,按照經營戶的說法是「換個老闆就漲價」。非但沒有考慮攤主的經營狀況和周圍居民的消費感受,對市場的管理也沒見有明顯改善,此次欲大幅上調攤位租金,按照權屬方友愛村委會的解釋,是因為上級部門點名要求整改,村委會缺乏整改資金的不得已而為之,並表示經營戶如果不能接受,可以不續籤合同。這樣的經營思維無疑是在「殺雞取卵」,一次性整改的投入可以通過適當調整租金細水長流來慢慢彌補,其通過整改為經營戶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更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商戶進駐,同樣可以分攤整改的前期投入。俗話說「家有梧桐樹,不愁招不來金鳳凰」,整改未動先大幅上漲租金,經營戶自然難以接受。

  儘管基層政府介入糾紛調解後,市場方決定暫緩租金調整,但也只是「讓步」春節這1至2月份,不僅漲意已決,很可能就從陽春三月開始,屆時免不了還會出現一番波折,筆者以為,相關部門不妨介入到底,指導市場方與攤主進行友好協商,同時本著對周圍居民菜籃子和民生成本高度負責的態度,合情合理的調整攤位及門面房租金,切忌以市場經濟時代為由任性漲價。否者,真要是逼迫商戶忍痛紛紛撤離,整改農貿市場的實際意義又體現在哪裡?(朱永華)

[責任編輯:劉朝]

相關焦點

  • 南京一菜場攤位費漲價10% 最貴攤位月租金3500
    近日有商戶向記者反映,建鄴區南湖菜市場的攤位費上漲了10%,這也是該菜場在2013年初翻新之後的攤位費第二次漲價。據悉,南湖菜市場攤位費漲價,並非普遍現象,絕大部分公辦菜場的攤位費均已幾年沒漲。而南湖菜場管理方則表示,由於運營成本不斷提升,漲價也是情非得已。
  • 新圩農貿市場下月將換新顏 改造後攤位租金照舊
    新圩農貿市場規劃效果圖。  「最近攤位都搬到臨時點了,聽說新圩農貿市場正在改造提升,我很期待。」昨日,家住翔安區新圩鎮的黃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翔安新圩農貿市場是全市提升改造市場之一,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提升。其項目用地面積6457㎡,改造建築面積約為5061㎡,已於3月26日開工。目前,原有攤位完成拆除,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預計9月底將竣工。為確保周邊市民正常生活需要,經多部門指導與協調,改造期間,現有攤位經營戶已整體搬遷至市場內停車場處臨時安置。
  • 今日視點丨中心城區蟠龍農貿市場建成,攤位及門市面向社會公開招租
    一、標的介紹1、標的名稱:樂山市中心城區蟠龍農貿市場攤位及門市(以下簡稱「標的」)公開招租;2、標的情況:標的位於樂山市市中區瑞雲路蟠龍農貿市場,共計32間門市、136個攤位,租期2年,租賃期內租金無遞增,標的位置、面積、年租金起拍價、租賃期間保證金、租賃期間業態限制具體情況詳見附件
  • 農貿市場關停商戶租金難退 大信東港法人已被限制消費
    大信東港農貿市場吃官司敗訴被清退,但是被清退之後押金一直不給退,這讓在大信東港農貿市場租賃攤位的商戶們欲哭無淚,「從2019年5月份開始法院就貼出公告要清退市場,並且在2020年的1月份進行了強制清退。但是被清退之後,我們還有一萬五的押金不給退了。」
  • 信陽東關農貿市場緣何大門緊閉?何時能恢復運營?
    近日,我市各大農貿市場逐漸開始恢復運營,可是在東關農貿市場,大門卻一直緊鎖著,商戶們遲遲賣不了菜,附近市民也買不了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在東關農貿市場門口記者看到,東關農貿市場的大門緊鎖著,不少商戶們圍著門口意見紛紛。
  • 嶗山區王哥莊農貿市場對外營業,大部分攤位復工
    青島新聞網4月17日訊 農貿市場是人員密集場所,春節過後受疫情的影響,嶗山區王哥莊大集、農貿市場一直沒有開放。近日,隨著全面復工復產的到來,王哥莊農貿市場正式恢復對外營業。王哥莊農貿市場4月初試營業,近期正式對外營業,市場裡面有攤位60多家,主要以銷售蔬菜和海鮮為主,現在已經復工了近八成,市場在進出口都設置了體溫監測點,工作人員和王哥莊社區的網格員每天都要對前來購物的市民量體溫、輔助進行掃碼登記
  • 青秀區一大型農貿市場投入使用 居民買菜又添好去處
    小區周邊有農貿市場,這對居民來說是極為便利的事。昨日上午,青秀區民族大道陽光100上東國際一大型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鳳嶺南、鳳嶺北一帶居民買菜又多了一個去處。  當天投入使用的農貿市場有13500平方米,共設581個攤位和68個鋪面。昨日一早,知道市場開張,周邊很多居民趕了趟早來嘗嘗鮮,一時人潮湧動。居民在詢問價格的同時,也與身邊的人聊自己的買菜體驗,與其他市場比較價錢。
  • 青秀區一大型農貿市場投入使用 - 縣區動態 - 廣西南寧市人民政府...
    小區周邊有農貿市場,這對居民來說是極為便利的事。昨日上午,青秀區民族大道陽光100上東國際一大型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鳳嶺南、鳳嶺北一帶居民買菜又多了一個去處。當天投入使用的農貿市場有13500平方米,共設581個攤位和68個鋪面。日一早,知道市場開張,周邊很多居民趕了趟早來嘗嘗鮮,一時人潮湧動。居民在詢問價格的同時,也與身邊的人聊自己的買菜體驗,與其他市場比較價錢。
  • 大連市衛健委:監測15家大型商超、22家農貿市場的肉類攤位和水產...
    本文轉自【半島晨報】;近日,國內個別批發、海鮮、農貿市場出現疫情。此次採樣重點選取大型商超、農貿(批發)市場,低溫、陰暗、潮溼、衛生條件不佳,利於病毒存活的環境,經營冰鮮海鮮、生鮮肉類的攤位(優先選取經營進口產品的攤位),主要採集感染高危食品,以及工作人員手、圍裙、下水道、砧板、刀具、容器內表面及其他海鮮或肉類處理工具等環境塗抹樣本。
  • 地方資訊|社區法官解糾紛 農貿市場獲新生
    「減租後,我有信心達到收支平衡,讓農貿市場繼續為周邊百姓提供便利。」今年8月,李先生承包的橋頭東江農貿市場因收不抵支面臨倒閉,租賃雙方因欠租問題矛盾激化,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橋頭法庭社區法官及時掌握情況後靠前調解,通過梳理矛盾焦點和反覆談判,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平息了這一持續數年的糾紛。東江農貿市場現有攤位75個,租戶100多戶,是周邊近萬名居民日常買菜的主要墟市。
  • 湖州:流動攤販佔道又亂了秩序 壟山農貿市場還是有點亂
    原標題:湖州:流動攤販佔道又亂了秩序 壟山農貿市場還是有點亂   「我是壟山農貿市場的經營戶,我們市場的南大門邊上長期有小攤販擺攤,他們什麼證件都沒有,也不用繳攤位租金,對我們這些市場內正規攤位的生意影響很大。」
  • 臨海尤溪農貿市場試水「管家外包」 實現專業化託管
    市場外攤位亂擺放、車輛亂停放等問題進行看管處理,建立誠信評分制度和紅黑榜制度,市場很快「舊貌換新顏」。   「現在的農貿市場大變樣,乾淨整潔還安全。」在熟食攤前,尤溪鎮上的黃女士提起菜場的新變化讚不絕口。
  • 四季青、環北攤位轉租價降了20%
    杭州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管委會黨支部書記袁衛東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在四季青擁有攤位的多是第一代創業者,攤主交給市場的租金,每年略有遞增,但轉租給別人的租金,今年有所下降。原本很多攤位在春節前就租掉了,但今年一些攤位直到現在才慢慢轉租出去。今年攤位的轉租價與去年相比,下跌20%左右。
  • 廣西一農貿市場被下拆違通知書後仍開業 租戶被坑
    昨日,3日之期已過去2日,市場內只有少數租戶仍在營業,大部分都已經關門,對於物品搬還是不搬、租金退還是不退、損失賠還是不賠,萬利農貿市場的數百租戶這幾天一直在等市場方的說法。  5月7日,市場管理處的覃經理向租戶表示,老闆8日內會到市場和大家開協調會,請大家放心。但昨日下午3時,記者在現場並未看到市場的負責人現身,許多租戶正圍坐在一起等待。
  • 農貿市場內設計:府苑新村農貿市場的高顏值,高氣質
    農貿市場攤位杭州府苑新村農貿市場設計總面積為1600平方,整個農貿市場室內設計時尚。農貿市場水產區圖片杭州府苑新村農貿市場水產區農貿市場設計:臺面有一定傾斜度,並且在最低一側設有排水槽,槽內的水經過地漏和PVC排水管排入攤位內部地面的明溝內,明溝內積水匯聚在攤位內集水井中
  • 狠抓民生保障 武漢318家農貿市場完成升級迎客
    這個國慶,武漢史上最大規模的農貿市場改造完成,318家農貿市場新裝迎客,受到市民熱捧。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武漢這一輪農貿市場改造始於今年1月,市區兩級財政和社會三方共同投入,改造規模之大、標準之嚴、投入之高,均創歷年之最。改造後,全市保留318家農貿市場,無法改造的107家全面關停或轉向。據悉,升級市場按3個標準改造,分別是1.0、2.0、3.0。
  • 百姓便民服務再升級 農貿市場迎來「大變身」
    浙江在線12月16日訊(通訊員 龐代松)農貿市場關乎千家萬戶的「菜籃子」,也是展示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的窗口。今年秀洲區秀新農貿市場通過積極改造,實現「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商品市場五化。
  • 天氣轉涼,本地菜下市小菜要漲價了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農貿市場裡可供選擇的本地菜只有芽白菜、平包菜、白蘿蔔、萵筍尖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天氣轉涼,本地菜上市量逐漸減少,後期蔬菜價格還將小幅上漲。(11月25日,消費者正在菜市場內選購蔬菜。)
  • 邯鄲農貿市場「大變樣」
    市場環境髒亂差、消防安全存在隱患、各項管理形同虛設、食品安全難以保障……針對邯鄲農貿市場令人憂心的現狀,由市工商局牽頭,聯合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及市食藥監三家單位共同成立的集貿市場整治創建工作部組成6個工作組,對市內三區32個農貿市場進行監管督導。經過20餘天的持續整治攻堅,農貿市場如今是啥模樣?近日,邯鄲日報社採訪小分隊走進市內三區農貿市場看變化。
  • 昆陽的這個農貿市場
    01昆陽南門農貿市場是晉寧當地最大的一個農貿市場,也是最具人氣的一個農貿市場,每到「街天」,許多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會聚集到這個地方「淘貨」。8月25日,晉寧區昆陽南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廣大市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