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觀察 | 領地集團擬赴港上市:去化率持續低迷 短期債務如泰山壓頂

2020-12-16 騰訊網

對於領地而言,這次上市最大的意義,或許便是為目前項目建設輸血。因為領地的傳統融資渠道過於窄小。若不進行上市開闢新融資渠道,考慮到目前其負債情況,許多項目或將陷入停擺。

【版權聲明】本文在騰訊新聞獨家首發,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羅大佑在1997年為香港回歸創作的《東方之珠》,歌詞寫盡滄海桑田,不管是胸膛蒼涼,還是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從2018年起,這首歌簡直可以用作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主題曲:港股市場,心頭之珠。

在A股基本實質上向房地產企業閉門謝客、融資監管持續高壓和「房住不炒」的調控大勢裡,審核相對寬鬆、成功率相對較高的港股市場,已經成為內地房企IPO的首選之地。或者說,唯一。

走,去香港上市!

自2018年3月弘陽地產上市成功後,內地中小型房企已經上演或者正在一波港股IPO「搶灘登陸」熱潮。

畢竟時間不等人,哪怕是流血登陸。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赴港上市的窗口期已漸趨關閉,上市環境並不如想像中樂觀,房企很多時候不得不選擇「折價」,讓渡更多利益來吸引市場。而今年,海外融資環境大概率會惡化,港股新股發行及發債市場環境甚至會變得更差。

《東方之珠》裡有一句歌詞,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其實,不管如何包裝,不管是基於公司規範治理,還是為了基業長青,這些已經成功或者正在努力赴港上市的內地房企,都有兩個字念得字正腔圓——缺錢。

如此之下,港股上市,意味著拿到一張融資船票,而上船意味著階段性的安全——活下去。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寧可坐在船上哭,也不在沙灘上笑。

對此,大德財經推出系列文章《走,去香港上市!》,關注那些赴港上市的成功者和努力者,關注那些笑和哭。

此為第二篇,領地集團。

成都西御街馬路邊的火鍋店自復工後生意依舊紅火,若坐在門口,隨著火鍋沸騰的煙氣望去,可以清晰看到遠處挺拔的成都領地中心寫字樓。

天府廣場的核心地段,領袖揮手的方向正是其所在。

對於領地來說,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這家深耕四川的老派房企終於在昨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招股說明書。

但寫字樓的燈牌並沒有因此變換喜慶的顏色。或許上市,也不能完全解決領地目前的尷尬處境。

衝殼子、擺龍門陣,用這句四川方言來形容最近幾年的領地頗為合適。

六年前,領地曾計劃2014年整體銷售破百億,到2016年,突破400億元。但這400億的小目標,直到2019年也未完成。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發布的《2019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中,領地集團以237.4億元的操盤金額,位列第87位。

雖然目標水了,但過程卻是「實打實」的。

根據其招股書,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領地淨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60%、110%、140%,連年大增。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想要擴張,自然免不了舉債,這可以理解。但領地似乎有些用力過猛,不僅目標未完成,還得用力勒緊褲腰帶開啟2020年。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領地控股的未償還銀行及其他借款(包括信託及其他融資)總額分別為35.86億、78.54億及117.55億。其中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佔了49%;兩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佔了84%。

短債如泰山壓頂。

同時,領地帳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13.8億元,但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卻有57.6億元,短期償還壓力巨大。

這些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消失的規模又在何處?

觀察領地招股說明書上的現有項目結構圖,有兩個明顯問題浮出水面。

第一個問題,是領地目前正在開發的面積為13972466平方米,而已竣工的面積為781692平方米,兩者相差17.9倍,消失的規模,或許就在這裡。

2020和2021將會是極其重要的一年。一是目前正在有大量2019開工為期兩年的項目正在建設,二是兩年過後,項目建設成功後,銷售去化能否跟上。

對於領地而言,這次上市最大的意義,或許便是為目前項目建設輸血。因為領地的傳統融資渠道過於窄小。若不進行上市開闢新融資渠道,考慮到目前其負債情況,許多項目或將陷入停擺。

但尷尬就尷尬在,建好了也得賣得出去。

第二個問題,領地在四川省共有56個項目,四川項目土儲佔比達到58.1%,典型的重倉巴蜀大地。而土儲佔比較大的川內城市除了成都和雅安外,領地在其餘四川地區的銷售情況都不盡人意。

通過數據計算,領地四川省內已竣工項目的去化率為46.7%「已售/(已售+可售)」。拖後腿的,正是四川的三四線城市,例如眉山、樂山、西昌。

觀察這些項目的實際開始預售日期,我們可以發現大多已經距離現在超過五年以上,並非是近期才開始售賣。但去化率最高的項目僅為將近10%,眉山凱旋國際公館。

低迷的去化率,也讓其回款降低現金等價物維持低位,其經營現金也連續三年錄得負數。

而在去年4月,領地集團20周年品牌發布會上,其再次立下豪言,要在2020-2021年實現領地集團千億戰略的新跨越,這相當於要將銷售額翻上四倍。

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近年來,西部區域漸漸成為了各大品牌房企們爭相湧進的價值窪地,而四川盆地,恰好就是最「窪」的。

自1999年創辦至今,21年的時間,領地仍還未將四川房地產市場變成自己真正的銷售「領地」。

根據億翰智庫的統計,2019年全年,四川省銷售排行榜的頭把交椅,已經歸屬外來房企中國恆大,領地排在第五,在藍光之後。

而觀察其招股書說明書風險揭示,裡面就有一段這樣的話:

與其他外來品牌房企相比,除了品牌知名度之外,領地自身的營銷隊伍顯然有所不足,因此才需要高度依賴代理銷售公司。

通過上述測算的去化率,代理銷售公司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千億房企還得依靠自身的銷售團隊。

如此,領地要補的課,不少。

也許領地階段性的救命稻草是上市融資,支撐項目繼續開發,若銷售段時間內有顯著提升,說不定也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這需要領地在大本營四川、在核心城市上,有所大作為。

而負責成都和重慶兩大重鎮的,是兩位小劉總,領地兩位創始人之子。

2019年1 月,28歲的劉策和26歲的劉浩威獲任領地副總裁,正式披掛上陣,分別負責管理成都和重慶房地產項目。

這兩位二十多歲的小劉總可不一般,分別是領地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股東。

在領地最新的公司股東架構中,劉玉輝、劉策、劉浩威、龍一勤、王濤和侯三利分別持股32.83%、32.83%、32.84%、0.17%、0.17%和0.17%。

1999年,劉氏三兄弟白手起家,共同創立領地。

劉玉輝仍老當益壯,但劉山、劉玉奇卻無心江湖,2019年7月,劉策和劉浩威順利接過父親權杖,完成交接。

除了三位大股東外,包括劉玉輝的配偶龍一勤、劉山的配偶王濤,以及劉玉奇的配偶侯三利,均出現在領地的股東序列中。

除了將直系親屬安排在公司中,劉玉輝的旁系親屬也頻繁出現於領地集團或者關聯公司。

例如也是銷售重點地區的眉山地區。眉山明典由劉玉輝侄子劉檬愷擁有99%股權,眉山華典由劉玉輝的堂妹劉玉惠擁有99%股權。在2017年-2019年,領地就採購及安裝服務向眉山明典及眉山華典支付的總額分別為400萬元及4200萬元。

一句話概括,領地是一家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家族企業。

招股說明書上的一條風險揭示十分應景。

管理四川省會成都市銷售的是創始人年僅28歲的兒子,項目重區眉山的供應商也是旁系親屬。

何止上陣父子兵,簡直是全家總動員。

家族化色彩的過於濃厚,讓職業經理人的到來能否奏效打上大大的問號。

作為一家重倉四川的典型區域型房企,領地內有債務風險之憂,外有強敵環伺之患,想要守住「領地」,上市或將只是一個開始,後面有很長的路要走,且不容有失。

【赴港IPO系列】

房企觀察|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市代表房企淨負債率及現金到期債務比
    2019年房地產信託、海外債、開發貸等多種融資渠道受到嚴格管控,部分房企籌資活動現金流入下降,使得企業帶息債務增幅放慢甚至下降;2、伴隨著房地產行業調控持續,房企紛紛採取穩健的財務策略,在手資金狀況充裕。房企不斷加強銷售去化,重視銷售回款,資金的持續回籠有效降低企業整體淨負債率;3、房企嚴格控制各項支出,拿地更趨理性。
  • IPO參考周報|藍月亮擬赴港上市 大唐集團擬赴港上市
    大唐集團擬赴港上市 大唐集團於11月25日晚間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擬於12月中旬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預計發行3.33億股,發行價區間為每股3.6-4.6港元,擬籌資2億美元,工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 四川龍頭房企領地控股赴港IPO 集資最多2億美元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在融資環境的持續收緊以及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2020年一季度房企對於赴港上市依舊熱情不減。據統計,包括鵬潤控股、金輝控股、上坤地產等房企已經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匯景控股已於1月份成功上市。截至2020年3月底,在港交所等待IPO的房企多達9家,未來預計仍會有更多未上市房企選擇赴港上市。
  • 領地集團赴港IPO,將成四川第二家上市房企
    4月9日晚間,領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領地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建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招股書顯示,成立於1994年的領地集團業務重心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專注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華中、京津冀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項目遍布中國20多個城市。截至2020年2月29日,總土地儲備為1331.45萬平方米。
  • 坐擁天量土儲、欠下巨量債務,領地集團暗謀上市
    常在夜半時分,聽到領地在吟唱:錢都去哪兒了?拿地、蓋樓、墊款以及給大佬借錢。第三是要革老闆的命。三個老闆三臺戲,從西南到華南,從東北到西北,戰線越拉越長,股權卻始終在劉氏家族手中流轉。2017至2019年,領地連續三年經營性現金流和投資性現金流淨額為負,至2019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3.82億元,甚至不足以覆蓋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後者在2019年底有57.63億元待償。截至2020年2月底,領地集團有高達119.09億元負債,其中半數以上竟然是短期負債。
  • 2019年最後一天,赴港上市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
    2019年年末的最後一天,欲赴港上市的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12月27日晚間,港交所發布監管者公告,宣布自2019年12月31日上午9時起,新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新昌集團」)的上市地位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
  • 領地集團赴港IPO 揭開隱秘富豪劉氏家族神秘面紗
    (原標題:川派「老三」領地集團赴港IPO,揭開隱秘富豪劉氏家族神秘面紗)
  • 「合肥王」文一地產被傳赴港上市,謀全國化跳板欲打破「圍城」
    從來自江蘇的港龍中國、到四川的領地控股,越來越多的區域房企加入到赴港上市的大軍,尋求資本市場的溫暖。近日,據IPO早知道消息,安徽百億房企「文一地產」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雖然相關事件隨著周文育的出面澄清而告一段落,但走出去的步伐卻明顯出現了停滯。在2019年,文一集團接近九成銷售額均來自於安徽省內。這個數字與諸多同期實施全國化的閩系房企相距甚遠,甚至與同省房企亦有差距。例如,同期謀求走出去的恆泰地產,隨著密集進入長沙、蘇州、無錫、徐州、重慶、西安等城市,在2019年已有七成銷售額來自省外,且在規模上呈現出超越文一地產的勢頭。
  • 領地控股上市:錯失的擴張風口,還能否趕上
    撰文|蜜姐&編輯|傑兒今年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熱情不減,尤其是12月趕在年底前「突擊」上市的至少就有三家。其中,有兩家領地控股和大唐集團控股分別於昨天(12月10日)和今天(12月11日)上市。此前,蜜姐曾聊過大唐的情況(詳見:大唐地產拼了!三年半淨負債率從超1000%降至128.5%,IPO闖關有秘訣?)。而另一位是川系房企領地控股,這家公司二次衝擊上市成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成色如何?實際上看上市房企的發展路徑,也能看到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變化。
  • 上市在即!靠四川「輸血」的領地集團,野心和桎梏
    臨近年末,排隊準備赴港上市的中小房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2020年四季度,在金輝、祥生、上坤紛紛敲鐘成功後,又一家房企通過港交所聆訊,上市指日可待。2020年11月19日,港交所披露了領地集團(全名:領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從領地集團的一系列公開數據裡,槓桿遊戲讀到了他的野心以及桎梏。
  • 川派「老三」領地集團赴港IPO 揭開隱秘富豪劉氏家族神秘面紗
    川派「老三」領地集團赴港IPO 揭開隱秘富豪劉氏家族神秘面紗 「老三」的領地集團赴港IPO,又一隱秘地產富豪家族浮出水面。
  • 領地控股、大唐集團認購仍未足額 有無申購意義竟成焦點
    當大幹快上賺大錢賺快錢的時代遠去,中小型房企的空間逐漸擠壓,「三道紅線」更是讓生存變得更加艱難。赴港上市,成為一條融資之路。2020年共有7家中小型房企成功赴港奮力一搏,多數都是數次遞表屢敗屢戰。目前已上市的有金輝控股(00137. HK)、上坤地產(06900.
  • 川派「老三」領地集團赴港IPO,揭開隱秘富豪劉氏家族神秘面紗
    隨著川系房企中排名「老三」的領地集團赴港IPO,又一隱秘地產富豪家族浮出水面。  21年前,劉玉輝、劉玉奇和劉山三兄弟在四川樂山成立了領地集團,並且一同打下「江山」,如今的領地集團規模接近250億。
  • 四川本土房企領地集團闖關IPO遇阻
    區域性中小房企上市不易。近日,四川本土房企領地集團闖關IPO遇阻,再次向港交所提交申請表,更新招股書。不過,起伏不定的業績和高負債率... 區域性中小房企上市不易。近日,四川本土房企領地集團闖關IPO遇阻,再次向港交所提交申請表,更新招股書。
  • 超兩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標普信評跟蹤的87家樣本房企中,同時觸碰三條紅線的房企佔了24.1%,完全沒有碰線的企業僅佔12.6%。「三道紅線」政策高壓之下,赴港上市成為中小房企的「救命稻草」。不過,從進程來看,中小房企今年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7家中小型房企拿到港股入場券。
  • 野心與桎梏:領地集團的「千億」之痛!
    臨近年末,排隊準備赴港上市的中小房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2020年四季度,在金輝、祥生、上坤紛紛敲鐘成功後,又一家房企通過港交所聆訊,上市指日可待。2020年11月19日,港交所披露了領地集團(全名:領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從領地集團的一系列公開數據裡,槓桿遊戲讀到了他的野心以及桎梏。
  • 泛海系債務壓頂,痛失螞蟻IPO盛宴,能靠三江電子上市翻身嗎?
    "資本大佬背後的大佬"盧志強,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資本集團之一泛海集團的創始人。目前,泛海系控股和投資了泛海控股、民生控股、泛海金融等多家內地與香港上市公司,集團所屬公司上百家,員工過萬人。 不過,近年來,盧志強一手打造的泛海系債務問題較為嚴重,短期償債壓力陡增,旗下債券頻頻被國內外機構下調評級。
  •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赴港上市 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鶴今年以來,不少房企分拆旗下的物業板塊赴港上市。12月7日晚間,迪馬股份發布公告,擬將旗下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東原澄方)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這也是繼金科股份之後,重慶又一家分拆物業板塊赴港上市的房地產企業。「房企分拆物業板塊上市,實際上主要出發點還是在於物業公司本身需要做突破,而且上市後機會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擬分拆旗下物業赴港上市迪馬股份與龍湖、金科享有「渝派三強」之稱。
  • 林心平:2021年房企短期有息債務將繼續維持在高位
    來源:新浪財經由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年信用風險年會」於2020年12月9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格局、新階段下的中國信用觀察」,中證鵬元房地產企業評級副總監林心平出席並演講。年初在疫情衝擊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持續寬鬆、房地產調控端亦有所放鬆;下半年以來,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後經濟逐步恢復,部分熱點城市出現了樓價和地價漲幅過大的現象,同時「國內大循環」的構建亟需減緩房地產對居民消費的擠壓,地方層面熱點城市調控持續收緊。預計2021年政策端以穩為主,中央層面仍然會保持很強的調控動力,地方層面調控持續收緊的空間不大。
  • 港股再添「川派房企」 領地控股上市首日股價平收
    繼藍光發展之後,港股再添一家「川派房企」。今日(12月10日),領地控股(06999,HK)於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截至收盤,報5.69港元/股,與發售價持平,總市值為56.9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