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七竅流血」而死?是關羽顯聖嗎?

2021-01-11 網易

2021-01-10 08:43:09 來源: 花美男的誘惑

舉報

  不論是在《三國演義》小說,還是電視劇中,呂蒙都是「七竅流血」而死,而在《三國志》中呂蒙是因病去世,所以關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猜測一直很多。

  說起呂蒙也是冤枉,因為關羽實在是太得民心了,導致呂蒙本人的光芒被埋沒了不說,還被黑了上千年。

  關羽忠義,被後世朝代屢屢加封,從「王」,到「關帝」,最後竟成了法力無邊並管理三界的關帝聖君、武財神,備受朝廷和民間尊拜,而呂蒙自然也被賦予了一種醜化的形象,成為「關公索命」的悲慘人物。

  呂蒙到底是死於「關羽索命」,還是被孫權毒死?《三國演義》對此有精彩的闡述——

  話說孫權殺害了關羽父子,將荊襄之地盡收囊中,孫權為了表彰呂蒙立下「曠世奇功」,親自賜酒給呂蒙,不想呂蒙接過酒來剛想喝,突然眼神一凌,揪住孫權的領子就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大家都大吃一驚,看他的眼神以及語氣跟關羽一模一樣,聽他說話的聲音,跟關羽像得令人毛骨悚然。

  

  眾人想要救下孫權,可是呂蒙被關羽附體,力大無窮,手跟鉗子一樣根本無法掰動,只見他推到孫權,雙目瞪得溜圓,大喝道:「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以奸計害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孫權嚇得趕緊率領眾將跪拜,眾臣見了,也紛紛跪倒,磕頭如搗蒜,片刻過後,只見「呂蒙」不再言語,七竅流血而死。

  不過也有人說,這是小說杜撰,是為了藝術創作的需要。

  那麼關羽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建安24年,曹魏與蜀漢發生激烈的戰鬥,地點是漢中,曹魏失敗了,元氣大傷;而與此同時駐守荊州的關羽又發動了襄樊之戰,曹魏損失又十分慘重,孫權聽說後心急如焚,後來在呂蒙的策劃下,他們上演了白衣渡江的劇情,呂蒙率軍偷襲荊州,東吳則佔領南郡切斷關羽的退路。關羽的後路被切斷,進退失守,他試圖在麥城突圍,最終遇到馬忠的埋伏後被擒殺。

  

  三國演義是「擁劉抑曹」,所以對呂蒙的評價就很苛刻,故意說他被關羽的鬼魂索命,也滿足讀者的閱讀快感。

  其實這樣說是對呂蒙不公平的,呂蒙是一個很勤奮的人,他雖然打仗很厲害,但也刻苦讀書,他的見識非常廣,「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就出自於呂蒙,說明他一刻也沒忽視自我的文化修養。呂蒙的軍功也十分顯著,他勇斬陳就,破黃祖,智擒關羽、郝普,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足以彪炳史冊。只可惜人是各為其主的,他在東吳這邊,註定沒有關羽的光輝面大,所以才會讓歷史隨意抹黑。

  那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

  在《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是這樣記載的:在平定荊州之後,孫權加封呂蒙為南郡太守,封為孱陵侯,賞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雖然推辭,但孫權卻不許,然而未等封賞的命令下來,「會蒙疾發」,孫權於是連忙將呂蒙接到公安,安置在內殿,並聘請各方名醫,然而最終也沒能救回呂蒙一命。

  

  還有一種說法是呂蒙感染瘟疫而死——

  古代的瘟疫很多,鼠疫,霍亂甚至流感,都有可能要了人命,一場普通的感冒,也可能奪去千萬人的性命,一旦感染了這類疾病,馬上會屍橫遍野,十分恐怖。呂蒙因瘟疫而死也是平常,因此染病去世,也不是不可能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歲大疫,盡除荊州民租稅」。這一年荊州爆發瘟疫,作為徵戰的將領,呂蒙又負了傷,身體虛弱,之後病倒了,很可能與感染瘟疫有關,而呂蒙的死因很大可能是由於這場突然爆發的瘟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是關羽顯聖嗎?
    呂蒙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的情節,發生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書中寫得清清楚楚,就是關羽顯聖。我們來看一下關羽顯聖索呂蒙性命的過程。書中寫:孫權命人殺了關羽後,盡收荊襄之地,心情無比暢快,賞稿三軍,大擺酒席,與諸將慶功。他安排大功臣呂蒙坐上位,春風滿面地對眾將說,斬關羽、取荊州,全是呂子明之功啊。然後又親自酌酒,恩賜給呂蒙。呂蒙喜孜孜地接過酒,杯剛送到嘴唇,關羽神靈附其體,其擲杯於地,一把揪開孫權,坐在孫權的位子上,大聲說,呂賊,你施奸計害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也要取你之魂。
  • 殺死關羽的呂蒙,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真的是關羽顯聖嗎?
    ,在逃亡路上被埋伏,呂蒙帶兵追來,關平、周倉力戰而死,關羽無力回天,無奈自刎而死,呂蒙砍下關羽頭顱帶給孫權。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關羽顯聖嚇死呂蒙一說也純粹是無稽之談,毫無科學依據,只是作者羅貫中把關羽神話了。
  •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是關羽顯聖嗎?
    呂蒙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的情節呂蒙喜孜孜地接過酒,杯剛送到嘴唇,關羽神靈附其體,其擲杯於地,一把揪開孫權,坐在孫權的位子上,大聲說,呂賊,你施奸計害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也要取你之魂。然後還怕別人不知是何方神靈附體,又自報家門,說:「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說完,神靈飄走,呂蒙像散架了一樣,癱軟在地,七竅流血而死。
  •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讓你想不到!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讓你想不到!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大名大家應該都知道。關羽為人十分忠義,武藝又十分高強,是劉備的得力幹將。關羽曾經被曹操俘虜,給出豐厚的待遇條件,關羽都不為所動,而是過五關斬六將又回到了劉備的身邊,曹操因此反而更加的欣賞關羽,認為他是個人物。
  • 《三國演義》中殺死關羽的呂蒙七竅流血而死,歷史上也是如此嗎?
    關於呂蒙七竅流血而死的事情,是出自《三國演義》,我們也都知道,《演義》中很多事情都不是真的,很多時候虛構的成分比較多。▲史實中的關羽並沒有《演義》描述的那麼神勇在呂蒙之死的問題上,因為關羽是《演義》中的一大主角,歷史事實中他在敗走麥城的時候在逃亡的路上被俘而殺,死的過於冤枉,而且呂蒙戰勝關羽的手段也有些「小人得志」,為了不便宜呂蒙,便安排了呂蒙七竅流血的慘死,以突出雲長的顯聖效果,其實不止是呂蒙,曹操在《演義》
  • 關羽死後不久,呂蒙就七竅流血而死,是陰謀還是關公顯聖?
    《三國演義》中呂蒙之死,的確細思恐極。關羽被擒身亡,是公元220年,呂蒙之死,也是220年,也就是說,關羽死後不久,呂蒙就死了,可是你要知道,呂蒙當時才42歲,正值壯年,又是東吳大都督,剛剛立下大功,怎麼就這麼死了呢?
  • 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得了荊州全境,關羽在襄樊又中了徐晃聲東擊西的計策,全軍潰敗,只得率大軍退往江陵,呂蒙使出連環計,優待關羽大軍中在荊州的將士家屬,致使關羽大軍逃亡無數,關羽徹底失去了奪回江陵的實力,只得敗走麥城,然後西逃入益州,結果被潘璋攔路截殺,最後在臨沮被潘璋部下馬忠擒獲,孫權下令潘璋就地處死關羽,三國名將關羽自此隕落。
  •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可是關羽被呂蒙打敗,敗走麥城後,被吳國的將領呂潘璋馬忠埋伏活捉,由於關羽拒不肯投降導致被斬首。而作為擊敗關羽的大功臣呂蒙,卻在宴會上不可思議的流血而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三國演義》上描述:孫權大擺宴席犒賞三軍,為表示感謝孫權親自倒酒給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說:「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識我不?」
  • 呂蒙殺死關羽後,為什麼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答案讓人心驚!
    呂蒙殺死關羽後,為什麼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答案讓人心驚!
  • 殺死關羽的呂蒙,為什麼會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呢?
    面對關羽在襄樊之戰所取得的戰績,令孫權感到心驚膽戰。所以,當曹操派人前來聯盟時,孫權思索一番後便答應了。而曹操和孫權聯盟,最為關係的莫過於呂蒙。呂蒙雖然官居大都督一職,但相對於前任周瑜和魯肅而言,呂蒙的都督之位有些名不副實,難以服眾。所以,呂蒙一直都在渴求著建功立業。而且,對於攻滅荊州關羽的建議,呂蒙不僅是最早的提及者,也是最忠實的擁立者。
  • 是關羽「顯聖」,還是得病了?為什麼呂蒙在宴會上七竅流血而死?
    呂蒙不幸地遇到了瘟疫大流行,被病毒破壞了身體的凝血功能,所以臨終出現七竅流血的慘狀。至於「關二爺顯聖殺呂蒙」,只不過妄託神鬼之事的意淫,神化關羽抹黑呂蒙罷了!關羽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天下,結果一不小心又犯了老毛病:飄了,呂蒙又趁機不斷地拍馬屁麻痺關羽,最後突然痛下殺手,一舉幹掉關羽父子奪回荊州,成了孫吳政權的大功臣,被孫權封為南郡太守、孱陵侯,聲望如日中天。但也就在他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卻也走到了生命終點,他病倒了。
  • 呂蒙真正的死因,被關羽鬼魂附身七竅流血?還是重病而亡?
    關羽,呂蒙隨後七竅流血,暴斃而亡。也有民間野史記載,呂蒙並不是被關羽的亡魂殺死,而是被他誓死追隨的孫權下毒殺了,是因為他沒有服從主公的命令,主公只要求攻打荊州,並且要留下關羽的性命,但他卻違抗軍令,招致了禍端。
  • 三國767:關羽被殺後,陰魂附在呂蒙身上,呂子明七竅流血而死
    孫權下令處死關羽後,犒賞眾將。他把呂蒙安排在上位,對眾將道:「我一直得不到荊州,今日唾手可得,都是子明的功勞。」呂蒙再三遜謝。孫權親自酌酒賜給呂蒙,誇讚道:「昔日周郎、子敬雄才大略,破曹定吳,是我的左膀右臂,卻都不幸離世。今子明設計定謀,立取荊州,勝過了子敬、周郎!
  • 為何呂蒙殺了關羽之後, 呂蒙也突然死了?
    ,魔怔而死,原文描述如下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 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 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只 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 呂蒙之死,是關羽顯聖的預兆嗎?其實歷史早有安排
    三國時期,關羽可謂是所向披靡,神擋殺神,他直接殺進襄樊,且水淹七軍,威勢直逼宛洛。曹操非常害怕,僅差一步就直接遷都了,孫權也一樣,坐都坐不住。非常嫉妒關羽的戰功。他們兩個人開始暗暗密謀,眉來眼去的。最後意見統一。搞起聯盟合計想要殺死關羽。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呂蒙是否死於關羽亡魂索命?
    不過,有一位東吳大將的死因卻是最為蹊蹺的,那就是據說被關羽死後「索命」的呂蒙,據羅貫中所說,奪取荊州後孫權犒賞三軍,呂蒙卻突然在慶功宴上七竅流血而死,那麼他真的是是被關羽索命了嗎?    雖然羅貫中的小說化描述手法不太真實,但是卻也能揭露一二呂蒙死因的蹊蹺。
  • 為什麼關羽被呂蒙殺死沒多久呂蒙也死了?
    關羽,我想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的名人,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被呂蒙部下無名小將馬忠俘獲,最後被孫權處死。可是為什麼在關羽被殺沒多久,呂蒙也死了呢?對於呂蒙的死有好幾種說法。一: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為奪回荊州立下大功的呂蒙,在孫權為呂蒙準備的慶功宴上,呂蒙突然神情失常,大聲吼道「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話音剛落,只見呂蒙七竅流血倒地而亡。說是被關羽的英魂附體索命而死,這個說法太過於誇張,關二爺確實厲害,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一戰成名,被神化成天神下凡。
  • 關羽靈魂附體殺死呂蒙的歷史真相
    這個情節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在書中呂蒙正在參加孫權的慶功宴,忽然呂蒙臉色大變,指著孫權大罵,自稱自己是關羽,然後呂蒙七竅流血而死。如此匪夷所思的情節是真的嗎?歷史上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 呂蒙殺死關羽後身亡,究竟是怎麼死的,真的是關公顯靈?
    在當時,天下之人聽聞關羽的姓名,無不聞風喪膽,很多人提起關羽那更是神一樣的存在。背景是這樣的,孫權意圖收復荊州,就趁著劉備進川的大好時機,向荊州金兵,關羽縱然是武力超群,也難以抵擋東吳大軍的攻擊。東吳進攻沒多久,荊州就易主了,呂蒙下屬的大將潘璋活捉了關羽。因為關羽寧死不肯投降,便殺了關羽。
  • 為何呂蒙殺了關羽後,也突然離奇死亡
    那是孫權襲佔了荊州,擒殺了關羽父子後,召集群臣諸將設宴大會慶功。在慶功宴上,孫權對呂蒙奪回荊州的功勞讚不絕口,並且親自酌酒賞賜呂蒙。就在這個時候,關羽顯聖,奪了呂蒙的性命。書中寫道: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