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容易混淆寫錯的簡體和繁體字

2020-12-05 百家號

建國初年,為普及文化,減少文盲,大陸地區實行簡體字,以後絕大部分人都使用簡體字,但作為書法時大部分還是需要寫繁體字的。但繁體和簡體之間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有的是幾個繁體字簡化為同一個簡體,有的是簡化時借用了現存更簡單的字,導致這個簡單的字多了不少意思。同時讀音也有一些變化,有的是同一個字,不同讀音不同意思,有的是都一個讀音,意思不同。所以在轉換時需要注意。今天給大家說說幾個常見的容易混淆的簡體字和繁體字。主要分兩種情況,其一是繁體字簡化時借用了另外本來就存在的更簡單的同音字;其二是多個繁體字簡化為一個共同的簡體字。先看第一種:

影后 寫成 影後,也是沒文化

「後」指君主的老婆,或者古代的君主自己。不是簡化字,也就是母后、王后、皇后、天后、影后、商之先後、后母戊鼎,都不是簡化字,以前就是這麼寫的。另一個意思是指「後」的簡體字。「後」這個字在簡化後,借用了同音字「後」,以後就兩人共享了。「後」指未來的,較晚的,末尾的,後代的,在背面的。比如說畢姥爺給潘婷寫的書法就比較搞笑,「九球天后」寫成「玖球天後」,鬧了個大笑話。還有這個「影后」變成「影後」。

九球天后 寫成 環球大嫂

面和後類似,也是「麵」這個繁體字借用了讀音相同,本來就存在的「面」作為自己的簡體字。「面」本來就是指臉、事物的表面,也是量詞,如一面鏡子。這個時候寫繁體字時還是寫成「面」。而和我們吃的糧食「麵」有關時就必須寫成「麵」。如麵包店、胡椒麵,也就是和臉有關的是「面」,和麥子有關的是「麵」。

「豐」本來就存在,是指美好的容貌和姿態,多用於形容人的外貌。如丰采、丰姿、豐腴。「豊」在簡化時借用了簡單的同音字「豐」,表示豊收,收成很好。都和美好有關,也就是形容人美貌、漂亮有關時就是用「豐」,和收成有關的用「豊」。豊功偉績、豊衣足食、

裡,表示村子、家鄉,如和平裡、平安裡、聖人故裡,作姓氏和長度單位時也是「裡」,另一個意思是「裡」的簡化字,指衣服被褥等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和「外」相對,裡面,裡屋等。它還有一個異體字「裡」,兩個字都是衣字旁,但寫得不一樣。以前有個寫成「聖人故裡」的也是對聖人的侮辱。北京有個窪裡鄉居的,也寫成「窪裡」,也是瞎寫,不過前段時間去,撤掉了。

窪裡 成了 窪裡

這個字也是本來就存在的,古代指盾,「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就是這個東西,還有就是指天幹地支。在作為這幾個意思時都沒有對應的繁體字,它本來就這麼寫。作為「乾」的簡體字,「乾」在表示天地,八卦,男性,和乾隆時是不簡化的,讀音也讀作qián。「乾」讀作gān時,表示沒有水或水分少,乾乾靜靜、乾巴巴、乾草等。「幹(gàn)」的簡體字,幹活、幹勁、幹什麼等。「榦」的簡體字,表示事物的主題或重要部分。樹榦、骨榦,榦部。這個字比較複雜,是比較多個字共享一個原來就存在的字,而且讀音有多個。

第二類是多個繁體字公用一個簡體字。

有兩個讀音,讀fà時是指頭髮,其對應繁體字為「髪」。如髪蠟,抹在頭髮上的化妝品;髪網,指婦女罩頭髮的網子;髪指,指頭髮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讀(fā),只要不是和頭髮有關的都讀(fā),其對應繁體字為發。如發報、發財、發現、發達。

類似的情況還有一些,這幾個字是最常見的,簡單記一下就是,「幹裡面,後發豐(瘋)」。就記住了。

相關焦點

  • 常見書法繁體字,快點收藏起來吧!
    記得前段時間,演員鄧超曬出了一幅自己的書法,卻被網友紛紛吐槽他寫錯了字,他寫的是「大吉祥」,其中吉字寫的是上土下口,所以被很多人吐槽寫錯了字。後來在在懂書法的人解釋下才知道,原來「吉」字在書法裡就是「上土下口」,就是和我們現在用的簡體字不一樣,如果不懂書法你會不會也覺得是寫錯了字呢?
  • 書法簡體字和繁體字,這四個太容易混淆了!
    之前我們講過幾個容易寫錯的繁簡字,今天我們繼續來深入挖掘,也希望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補充說明。書法簡體字和繁體字,這四個太容易混淆了!3.幹有三種,「幹」、「乾」和「幹」,幹在表示「幹戈」、「幹涉」、「若干」、「天幹地支」時,用「幹」。而表示「乾燥」、「乾旱」「乾裂」時,要用「乾」。在表示「骨幹」「幹部」的意思時用「幹」。4.鬥有有鬥及鬦、閗、鬭、鬪、闘等各種寫法。在表示計量單位,如一鬥、兩鬥時用「鬥」,還有北鬥七星也是這個「鬥」。
  • 別再嘲笑畢姥爺「後後」不分了,看看還有哪些繁體字容易寫錯
    其實,很多繁體字並不容易寫對。澎湃新聞整理了不少這樣的字,歡迎一起學習。              畢姥爺想整點文化,卻寫錯了字。       近幾日,一張主持人畢福劍為撞球選手潘曉婷題字的照片在微博瘋傳並引發網友吐槽:「畢福劍書贈潘曉婷:『九球天后』四個字,居然有兩個寫對了!」
  •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文化觀察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王達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3-23    [列印] [關閉]     如果漢字簡化運動從1909年陸費逵提出《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算起,也有100年了;並且導致「文化中國」出現了繁體字和簡體字並存的局面。
  • 繁體字最容易寫錯的10個姓氏,看看有你的家族嗎?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寫書法不可避免會碰到繁體字和應用繁體字,而繁體字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由於生疏常常會應用不當或出現錯誤,特別是在姓氏當中又由於有固定的用法,因此更加需要注意。下面將繁體字最容易寫錯的10個姓氏整理如下,供朋友們參考:1、鍾姓簡體字「鍾」,在寫繁體字時,「時鐘」應為「時鐘」,「鍾愛」應為「鍾愛」。在用作姓氏時繁體應該寫成「鍾」,而不是「鐘」。這是最容易寫錯的姓氏。
  • 有了這張圖,再也不怕寫錯繁體字了
    2020-11-28 10:21:50 來源: 書法臨池 舉報   易混淆繁體字表
  • 畢姥爺題字風波背後:媒體盤點易寫錯的繁體字
    從彳么夊者」,表示遲和慢的意思。關於它的字源,目前尚無定論。  常見的容易寫錯的繁體字還有很多。比如簡化字「發」對應「頭髪」的「髪」與「發財」的「發」。「髪」字上形是類似於「長」的镸加三撇,流沙河寫到:「古人蓄髮,有過膝者,甲骨文『長』字有柱拐杖的,暗示老叟之發尤其長。」
  • 中國青年報: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如果漢字簡化運動從1909年陸費逵提出《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算起,也有100年了;並且導致「文化中國」出現了繁體字和簡體字並存的局面。現在的問題是,簡體字正隨著中國國際影響的擴大而走出國門,國內恢復繁體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主張使用繁體字的人把簡體字說得一文不值,主張使用簡體字的人則把繁體字罵個狗血噴頭。
  • 畢福劍為潘曉婷提錯字遭吐槽 容易寫錯的繁體字集錦
    照片中,畢福劍用繁體為潘曉婷寫下「玖球天後」四個字,不過「九」和「後」字寫為繁體卻用錯了。有網友笑稱是「環球大嫂」。  畢福劍錯用繁體字遭網友吐槽  事實上,「九」作為數字本身就是繁體字,並不是簡化字。數字的大寫與繁體字不是一回事,「玖」是「九」的漢字大寫,繁體數字一般用於金融、貨幣、記帳方面,比如大寫「玖圓錢」。
  • excel繁體字怎麼轉換簡體字 簡體繁體轉換教程
    excel繁體字怎麼轉換簡體字 簡體繁體轉換教程時間:2017-05-13 11:29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excel繁體字怎麼轉換簡體字 簡體繁體轉換教程 excel繁體字怎麼轉換簡體字?Excel中有這樣的功能,把中簡體字文章轉換為繁體字,但是這個要怎麼才能實現的呢?
  • 馬英九:大陸遊客沒人抱怨看不懂繁體字 繁體字與簡體字並列
    據中國臺灣網2月27日報導,臺灣領導人馬英九27日出席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新春活動時,稱讚該會編纂的《中華語文大辭典》,最重要意義是把衝突變成包容,把對立變成並立,讓海外中文學校不再為繁體字與簡體字爭執。
  • PPT中簡體字轉繁體字的技巧
    圖一圖二如大家所看到的圖一上的字體是簡體字,圖二上的字體則是繁體字那有人說了,這麼簡單的事情還用你來說麼,只要把簡體字體的換成繁體字體就可以了呀。是的,就是只要把簡體字體的換成一種在繁體字體就可以了。但是咱們是不是要在字體庫裡找這種繁體字呢?如果剛好字體庫裡沒有這種繁體字呢?那問題來了,咱們要怎麼樣轉換才能省時又省力呢?在這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
  • 用簡體輸入法打出繁體字 Traditionalize插件
    使用說明: Traditionalize - 用簡體輸入法打出繁體字 前言: * 本插件適用於在臺服進行遊戲。 * 本插件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簡體客戶端玩臺服時輸入法需要頻繁切換的問題。
  • 繁簡字並不一一對應,不是所有簡體的「裡」都對應繁體的「裡」
    這個詞語常常和「草蛇灰線」連在一起使用。所謂「草蛇灰線」,由「草蛇」和「灰線」兩個詞合成。草蛇說的是一條蛇從草叢穿過,不會留下腳印,但蛇有體重,還是會留下一些不明顯卻仍存在的痕跡。灰線說的是拿一條縫衣服的線,在燒柴後的爐灰裡拖一下,由於線特別輕,留下的痕跡也是很恍惚的。由此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所謂「伏脈千裡」一詞,由「伏脈」和「千裡」兩個詞合成。
  • 中國推行簡體字並不是要"消滅"繁體字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郭麗琨)在31日召開的紀念國務院《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發布50周年座談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表示,中國推行簡體字並不是要消滅繁體字,只是限制它的使用場合。
  • 簡體和繁體哪個好?網友:臺灣香港用的都是繁體字
    近日,一則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5個常見的漢字,卻被很多人經常寫錯,你有沒有中招
    我們常說漢字是象形文字,其實這是一個概念上的混淆。象形文字是文字的早期形態,如古埃及聖書字早期的「神聖體」和中國納西族的東巴文。從古至今,漢字可謂是歷經風雨,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不過現在我們所寫的漢字,雖然精簡了不少,但還是容易出錯,比如下面這5個字,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卻有90%的人都會寫錯,而且目前還渾然不知。到底是哪些,我們接下來就一探究竟。【肺】很多人習慣把肺的右半邊寫成「市」,其中仔細觀察之後,你會發現一直都寫錯了。
  •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書法家最容易寫錯的10個字!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在草書專題培訓講座中曾談到,搞書法要學文化,書法家一定要有基本的漢字和詞彙知識。當代書法創作,強調繁簡統一,要麼就是繁體字,要麼就是簡體字,不要混在一起,不要想起了或認識某個繁體字就是寫繁體字,不記得了就用簡化字代替,這就不好了。
  • 為什麼我們要用簡體中文?香港、澳門和臺灣使用傳統漢字。讀完後
    為什麼我們要用簡體中文?香港、澳門和臺灣使用傳統漢字。讀完後,我們終於知道真相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許多智能軟體的出現,我們已經減少了文字的使用,常常會覺得自己對手機或電腦上的文字了解得很清楚,但當我們想寫出來的時候,卻覺得自己不知道怎麼寫。
  •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而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我們國家有兩種字,一種是繁體一種是簡體,目前大陸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簡體字,而港澳臺人士仍舊使用的是繁體字。我們漢字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到現在的簡體字,都是一步步變化而來的,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段時間,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繁體字。後來在國家的倡導下,我們化繁為簡,使用起了更方便更簡潔的簡體字了,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如果不是可以尋找,從出生到長大是根本沒有機會見到幾次繁體字的,這就不免讓人產生了一種疑問,為什麼沒有看過繁體字的我們,還會認識繁體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