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還是讀師範?兩個地位尊崇職業,孩子到底該怎麼選?

2020-12-12 胡侃教育

大學專業的選擇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畢竟這不同於初中、高中,一個選擇不慎就會關係到孩子的終身,影響孩子未來的就業。所以家長總是對此特別看重,尤其是一些女孩家庭,更是十分糾結。

除了公務員之外,很多女孩的家長,在為孩子規劃職業生涯時,會將老師與醫生這兩個職業排在最前方,畢竟這是兩個社會地位十分尊崇的職業,那到底是學醫還是讀師範?她們又有何優劣呢?

大家都知道,有些職業的收入很高,例如軟體工程師或電子工程師等等,只不過雖然收入很高,可是社會地位卻幾近於無,畢竟「996」、「007」的工作強度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

相反,老師與醫生卻是備受大家尊重,兩種職業的高尚自然是無需多說,關鍵可以直接幫助到周圍的親戚或朋友,試想:誰不用去醫院分娩?誰家孩子不用上學?此外,老師與醫生都是「越老越吃香」的職業,隨著資歷、能力、人脈的積累,他們的綜合收入會成倍增長。

因此有很多家長都在糾結到底讓孩子學醫還是去讀師範。小編想說的是,其實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孩子的分數,選哪個不是重點,重點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如果已經決定想要讓孩子去念師範類院校,倒是相對容易,可醫學院的錄取分數普遍卻是較高的。

比如說在2019年,錄取分數前61名的大學中,其中師範類高校只有一個北京師範大學上榜,但是醫學院校卻足足高達23個,而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交大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更是出了名的高,在大部分省份都是前十的存在。

就算是一些同檔的醫學與師範院校,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大致也要比師範類高校高出50分以上。有一點非常有趣,這兩個職業雖然社會地位都很高,但是工作強度卻是天差地別,相對來說教師的工作還是比較清閒的,最主要的是還有兩個寒暑假,節假日與周末大多也無需加班(班主任除外)。

但是醫生卻不一樣,忙起來真的會要命,還需要連續值夜班,節假日更是毫無休息可言,這也是很多年輕醫生、護士最為吐槽的地方。但是有一說一,醫生的待遇與未來發展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要比教師強的,就算是在一線城市,教師一年要掙50萬簡直「難如登天」,可是同一個地方,醫生卻能掙兩三百萬,可見差異之大。所以如果想要未來生活殷實,35歲前實現財務自由,還是要選擇醫生。

但是在就業方面,學醫卻要比師範難上一些,學醫的學生畢業後都想進三甲醫院,如果只有本科學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師範生畢業後都想留在大城市,本科畢業雖然未必能夠找到自己滿意的崗位,但是去小學任教倒是沒什麼問題的。另外在經濟壓力方面,學醫的學生也要比師範生的壓力要大上一些,畢竟醫學本科最受歡迎的臨床醫學就足足5年。

所以說學醫還是讀師範,得看從哪方面考量,如果想要未來的收入高則建議學醫,想要工作強度低、畢業以後好找工作則建議讀師範。

你覺得學醫與讀師範都有哪些利弊?歡迎評論。

好書推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說過,他對數學的興趣,很大程度來源於數學大師劉薰宇先生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華羅庚數學獎獲得者谷超豪也曾說劉薰宇的著作是打開他對數學興趣的一把鑰匙。

而劉先生最經典的三本數學科普讀物就是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的《數學趣味》,《馬先生談算學》,《數學的園地》。

很多人讀完這套數學著作後,第一反應就是「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如果你想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更加快樂地融入數學中去的話,歡迎點擊購買這套叢書,原價99元,現在京東三本書一起59元,非常划算!

相關焦點

  • 讀師範專業:選揚大還是江蘇大學師範專業?教師:兩者差距並不大
    讀師範專業:選揚大還是江蘇大學師範專業?教師:兩者差距並不大師範專業在目前以穩定為主的考生看來,是十分理想的專業,因為當老師是家底殷實考生的很好的一個選擇,很多以能否賺錢為目標選專業,並非是大多數考生的目標,很多考生更看重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的穩定性,那麼師範專業就是首選了。
  • 學醫到底有多難?聽聽老師怎麼說,聽完醫學生哭了!
    提到好工作,很多家長都會提到醫生這個職業,但是我們又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到底難在哪?我的孩子該不該選擇學醫這條路呢?醫學生學習到底有多累?大學學醫學,期末考勝似高考。醫學生的戰線拉得很長,本科5年,再加上碩士3年,再繼續讀博,還有1-3年的規培,也不一定能進入三甲醫院,學醫的時間成本太高,你剛又工作,可能你的同學孩子都上小學了。假設你通過了所有的考驗,成為正式的醫生,工作強度還是比較高的,白斑、夜班、沒有過年過節,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而且還要不斷地接受新的挑戰,不斷學習。
  • 教師本是高貴職業,為何如今社會地位如此不堪?
    老婆也認為他當老師沒出息,天天跟他吵,他說他想離婚,問我該怎麼辦? 其實,我本人也讀的師範學校師範專業,關於教師這個行業也有很深體會。 2005年考大學時,我報考了當時最熱門的經濟類學校,沒取上,最後調劑到了師範院校。當時,在所有大學中,師範類學校的錄趣分數線在同類學校中基本是最低的,當時我們班裡75人,其中有66人都是被調劑過去的,可見師範專業真不受待見。
  • 大一讀計算機專業,父母卻說當老師好,能轉專業嗎?最好別轉師範
    最好別轉師範大學選專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否該學什麼專業一般都是自己做主,父母的意見僅供參考,由於老一輩人覺得公務員、老師、醫生的工作穩定,不需要折騰,所以給孩子們選專業也僅僅知道這些,對於身為大學生的你,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一定要搞清楚,雖然是雙非院校,專業同樣重要。
  • 孩子讀文科還是讀理科?《少年派》教你怎麼選?應該尊重孩子
    孩子應該讀文科還是讀理科呢?到了高二學校進行文理科分班的時候,相信很多家長也都經歷過,到底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也困擾過無數人,因為這也是人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旦選錯,對孩子的人生影響也是很大的,究竟什麼因素才是我們正確選擇文理科的標準呢?讓我們跟著劇中的家長們,看看她們是怎麼選的吧!
  • 都說「醫藥不分家」,高考到底該選擇學醫還是學藥?
    學醫和學藥,真的是一回事嗎?高考到底應該選擇學醫還是學藥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在學習內容上,在大一階段,學醫和學藥,確實沒有太多的區別,因為大一階段的醫學專業和藥學專業,主要都是為了打基礎,學習的都是一些公共課。但是,學醫和學藥的大學生,進入大二之後,專業課上就逐漸呈現出差異了。
  • 清北畢業生進街道辦:內地學霸選仕途,香港高考狀元愛學醫!
    香港那邊的高考狀元,有一個玩笑話,十個香港狀元有十二個學醫,可能有三個是同分的還會選學醫。香港是一個政治比較邊緣化的地方,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從政的。香港的公務員收入也是很高的,但他們要適合的人就行了。好多警察的學歷都只是一般專科學校。不像內地,涉及到體制內的工作,現在是學歷要求越來越高。
  • 我孩子,聯考第一,該選清華還是北大?
    之前小編看到有家長提問:我孩子,聯考第一,該選清華還是北大?作為頂級學霸,選哪個一定要想清楚了,不過看完這篇就懂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最著名的兩所大學,在國際上有很高的排名,是中國重點大學的名片,中國高校的象牙塔尖。
  • 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軍嫂地位會提升嗎?!
    「要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每一個軍人都興奮鼓舞。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一旁的媳婦時,她卻反問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是不是我們軍嫂的地位也能高一點,也能成為一個讓別人尊重和羨慕的群體呢?」妻子的話,讓我一愣。細細反思,讓人回味。軍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 學醫到底有多「苦」?來自醫學生前輩的忠告,想學醫的學生要了解
    那麼這幾所院校,首先醫學類還有師範類、警校和軍校都對應的職業都比較好,平切社會的需要比較高,就業率也會比較好。第二個原因:發展前景好這幾個職業除了比較好就業之外,也有著比較好的發展前景,基本上都是屬於經驗越高,薪資和待遇也會越高的職業,所以才會成為每年高考填報志願的大熱門選項。學醫到底有多「苦」?
  • 醫生不讓孩子學醫?醫學專業遭遇「滑鐵盧」?依然是「香餑餑」!
    眾所周知,醫療行業在當今社會的地位已經是舉足輕重的了,並且深受國家的重視與支持推動。這樣的社會形勢,讓人們看到了醫療行業的未來,同時也看到了醫生職業的優勢。因為醫生家長本是醫生,已經深知成為一名醫生的不容易,他們覺得要成為醫生,不止高考分數高、大學期間課業繁重、就職以後壓力巨大,現在還要面對行業內愈來愈大的壓力,還有日益嚴重的醫患矛盾等等……那麼,醫生不讓孩子學醫,醫學專業難上加難,將會遭遇「滑鐵盧」嗎?
  • 都說文科專業少、就業前景窄,文科到底怎麼選專業?看這裡!
    那麼文科到底該怎樣選擇專業呢?,英語好的可以去學英語專業、翻譯專業等等,政治好學政治學,歷史好就學歷史學,儘量選自己擅長的科目所對應的專業,這樣學起來不會太費勁,也不會太厭惡這樣的專業。當然,所有的科目其實都是融會貫通的,政治學專業不代表就不要學法律知識,所以選專業還是應該將優勢科目和興趣相結合。
  • 2020高三文科女生,分數550,報考財經、師範、中醫學,哪個好?
    隨著5月份的到來,距離2020高考滿打滿算也就兩個月了,很多孩子都在尋找自己心儀的專業,對於大多男生來說,大家更喜歡報考計算機專業、軟體工程及其工科的很多專業,對於文科女生來說,報考哪些專業好呢?有位平時模考550左右的文科女生問,報考財經、師範、中醫學,哪個好?
  • 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在多數人的眼裡,醫務工作是鐵飯碗,受人尊敬,收入可觀,但其實……醫生這職業,不是一般的慘。1、學醫慘之:你敢學醫我打斷你的腿每年高考結束到報志願,總有會醫生調侃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類似的職業導向還有當教師的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師範,當律師的不想讓孩子學法(對聯的下半句:勸人學法,千刀萬剮。)而學醫,感覺已經成了鄙視鏈底端的存在。。。
  • 當公務員和教師,這兩個職業無法兼顧時,到底要選擇哪一個?
    如今,很多大學生臨近畢業,開始擇業的時候,都會感到很迷茫,高考時選專業主要看的是分數,到了就業時,再也不用參考分數,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父母們的建議,往往是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務員和教師,常常成了首選的兩個職業。
  • 侍魂手遊:王相和寒策怎麼選?兩個職業差距很大,注意別選錯了!
    侍魂朧月傳說馬上公測了,在公測的時候騰訊也會放出新出的兩個職業,他們分別是王相和寒策,很多玩家都想玩新職業,但不知道王相和寒策應該怎麼選,今天大P就跟各位聊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王相的特點和技能。
  • 學醫到底是不是入坑,什麼樣的人適合學醫呢?
    高考結束了,錄取工作也已經結束了,大家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了,有很多同學要去學醫,但是你真的了解學醫嗎?你對醫學生的日常了解多少,醫學生的未來你了解嗎?有人說:男不學醫,女不學護;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是學醫還是要好好考慮,看自己是不是適合。首先是醫學的課程設置,醫學不同於其他的學科,醫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很抽象,在大一發的課本比高一還多,而且每個科目都是要考的,比如免疫、生化、微生物、細生、顯微形態學、有機、近代史------這都是醫學生要學的,而且要學好。
  • 你覺得學醫是個好選擇嗎?這組網友的答案很中肯!
    記得科室裡主任的女兒去年高考的時候,她爸媽都在勸她不要學醫,因為太辛苦了。但是她說了一句:學醫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覺得爸爸在手術臺上特帥,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和爸爸一起站在手術臺上。我爺爺是赤腳醫生,父親也是,從了爸爸的念頭,選擇了醫生,本身挺喜歡這個職業,但現在幹得好心酸。
  • 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
    想學醫的同學別被坑了!高考志願選這些專業,畢業後都不能當醫生如今不少大學已經開學了,很多同學熬過了暗無天日的高三生涯,迎來了美好的大學生活,不得不說是一大樂事。然而不少打算學醫的同學開學後卻發現,自己報考的專業竟然不是醫學類。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說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有大一新生向小水抱怨,自己明明選的是醫學類專業,卻被分配到了其他系,沒有進入醫學系學習。
  • 武漢有哪些值得讀的職業學校?
    因為別人家孩子都開學了,自己家孩子學校都還沒有著落。每年高考分數線發布,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考考得好的可以愜意的過完整個暑假,而高考的落榜的學子卻要遊走在各大職校中。對於高考落榜的學子來講,無論是從長遠還是從短期來看,選一個好的職業學校學一門靠譜的技術無疑是合理的規劃。武漢有哪些值得讀的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