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飲用了10年的地下水,水裡竟全是黑渣子
昨日是世界水日,然而就在當天,鄭州市風鈴居小區的居民李女士向本報反映,說是他們小區每天水龍頭裡流出的水,有明顯的雜質和怪味,「這是小區自己打的深井抽的地下水,就是這樣的水,該小區已用了近十年,且物業還不停地漲價」。
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趙婧/文 記者 張曉冬/圖
黑渣水漲價惹惱業主
昨日上午11時許,位於中州大道三全路交叉口附近的風鈴居小區門口發生了衝突。
原來,這正與該小區業主李女士向記者反映的用水問題有關。李女士說,她每天打開水龍頭,流出的水都是「黑渣水」。
記者發現,他們接出的水中,確實有不少黑色雜質。雖然沒有聞到小區居民反映的腥臭味,但喝起來明顯與自來水味道不同。
「就這水,原來2塊4現在要漲到4塊1,要不是這次交水費發現單子上水費單價不見了,俺還不知道漲價這事兒!」李女士說。
物業稱這是溫泉該漲價
據悉,從2006年風鈴居小區交工,這裡的1000多戶居民,10年來一直都沒有使用自來水,而是用的該小區自己打的深井抽出的地下水。
當天下午,記者見到了該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李松。對於小區水漲價,他說這是鄭州市統一調價,水資源從2016年開始都漲價了,所以小區水費也漲了,「我們每年把水資源費交給政府,交給水務局。小區用水是抽的地下1200米的溫泉水,按理說應該12元一噸」。
在該物業管理處門外,貼有一張關於自來水改造事宜的公示單,上面有「因小區產權性質,不享受政府免費政策,如需改造,約合3000元/戶的改造費用需要業主自行承擔」等內容。
該管理處出示的一張印有「鄭州市金水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字樣的檢驗報告也顯示,他們的水質達到生活用水的標準。
不過,對於該檢驗報告,小區的業主並不認可,認為業主們沒人見到取水樣和收檢的全過程。
「小產權房業主也要維權」
記者發現小區業主交過水費後拿到的物業給的憑條並不是發票或者收據,只是一張連公章都沒有的「交費通知單」。
「以前上面還有水費單價,現在要漲價連單價也不顯示了。」見記者前來採訪,該小區業主們紛紛向記者反映。
「這小區建的是小產權房,但就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了嗎?」李女士說,他們小區人太善良了,物業管理混亂,只會收錢,換別的地方要鬧翻天了,畢竟喝這種水都有10年了。
「物業公司收費說漲舊帳,從來都不通知我們。以前是物業費、車位費,這次又是水費。」小區業主劉小鴿如是說。
水務局已接舉報正調查
記者聯繫到了鄭州市水政監察支隊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從上星期,他們水務局已接到群眾的舉報,並開始有監察員介入調查,「希望業主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料來配合調查」。
關於該小區物業管理處說將水費交給了水務局一說,水政監察支隊並不認可,稱這個錢到底交給了誰?他們還在調查,「如果說是交給了水務局,就讓他出示發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