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推翻清王朝,中華民國正式建立,這是屬於孫中山的功勞,他開拓了一個民主的國家。然而這民主的果實卻被袁世凱所竊取,坐在總統之位的袁世凱一心想要復闢帝制,最終在人們的聲討之中,當了83天的總統便離開人世。
可以說,孫中山所建立的民國,在袁世凱的手上換了味道,一心為民主奔赴的孫中山與想要恢復帝制的袁世凱勢不兩立。然而人們心中都有一個極為好奇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孫中山在建立民國後不久就要辭職換袁世凱來擔任臨時大總統呢?即使他掀起了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兵戎相見,但還是未取得成功。這其中存在著很多原因,今天這個小故事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1、二人的身份地位
從兩人的身份地位上相比袁世凱屬於土生土長土長的富家子弟,他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著太多來自祖輩所積累下的人脈,因此他的家境富裕,人脈龐大,眼界寬廣,這就為他之後竊取革命的果實打下了基礎,亂世出英雄,土生土長的官僚袁世凱不費一兵一卒就成功的擔任了臨時政府大總統的身份;
與袁世凱相比,孫中山則算得上是來自一個普通家庭了。他的家人在檀香山香了財,因此他才能外出留學,但是他的家族根基始終是跟不上袁世凱的。1905年創辦了同盟會,這時候也沒有任何的經驗,是憑著滿腔熱血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這時候的孫中山有著滿腹的理論知識,但對於中國的實際國情而言,還是偏於理想化自然,這與它的生長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2、軍事領導能力
其實從軍事領導能力上來說,袁世凱也是略佔一籌的,當時的中國幾方割據,軍閥勢力混亂,而袁世凱則是土生土長大官僚,大地主,他的手下自然可以養上無數的兵馬,這他的祖父曾是清王朝的督軍,從小關於軍事領導方面就耳燻目染有著一定的基礎;袁世凱他自己也是從一個基層的小兵爬上去的。從1895年開始的1907年,這時候的袁世凱已經有了12年的從軍經驗。
而孫中山呢,他則更多的是偏向於理論基礎,沒有完整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在這種混亂的時期,其實誰掌握了軍事權,誰才有絕對的說話能力,而他所創立的同盟會,以及後來所建立的中華民國,大多軍事權都是不在於他自己手上的,關於這方面,孫中山也是一個經驗頗少之人;除此之外,他長期居住在國外,即使國內的起義,也是由國內人士所主導的,他只提供了理論上,大局上的方向,這對與這與袁世凱豐富的軍事經驗相比,自然是被碾壓的。
3、政治治理能力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口號,是關於怎樣恢復中華,孫中山卻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甚至可以說在建立一個中華民國之後,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此時他的經驗都是來源於國外的民主政治的學習,而對於中國的實際國情,沒有正確和深刻的認識;
在建立起中華民國之前,他是從醫轉文的,有任何的執政方式和經驗,從只是從一介平民走到了中華民國臨時總統的地位;而袁世凱與他恰恰相反,袁世凱擔任過山東巡撫,北洋大臣等多種身份,對於政治上的執行是頗為熟悉的。他對於國家的治理和地方的治理是有一定經驗的,而且作為由清末走向民國的人士,作為土生土長的官二代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當時中國的具體國情,因此在執政經驗上,孫中山是無法與袁世凱相比的。其實作為袁世凱而言,他確實是一位能手,可是他的錯誤就在於他復闢帝制,妄圖改變民國的果實,最終在人民的不歡迎聲中去世。
4、理想與現實的對比
其實學過歷史的我們都知道,孫中山在革命的道路上經歷過挫折,但是他的理想始終是美好的,他願意建立一個民主的國家。而在建設這個過程之中,他甘心將臨時大總統的身份給袁世凱。雖然袁世凱是靠卑鄙手段所竊取的。
可是正是因為國父孫中山太過於的大公無私,這才造成了一些有心之人的趁機入侵;除此之外,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帶有一定的理想色彩的,把西方民主政治的那套運用到中國的國情上來,但是並沒有考慮到中國當時的現實發展狀況,這就註定他的方式是行不通的。過於正直無私的他以為每個人都與他有著對於民國美好的建設的願望,然後事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在民國之後都想恢復帝制,如袁世凱,如張勳,他們都只不過是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渴望著自己能夠稱帝,再次建立起一個封建的國家,孫中山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有一些對於人民更為無私和政治的想法,他願意看到人民直起腰來大步昂首的面對軍閥和封建,為此孫中山奮鬥了一生,在三民主義之後,他看到了自己的破綻,於是又提出了新三民主義思想。
只是可惜當時的中國社會動蕩,各方勢力盤踞,軍閥勢力錯綜交纏,就註定了他的執政理想不能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但總而言之,他給人們帶去了民主思想,讓中國人民從跪走向站。
總結
這篇文章雖然在講述孫中山與袁世凱等多方力量的對比,雖然孫中山在一些力量上是不如軍閥勢力袁世凱的,但是這篇文章並沒有對於先輩不尊重的意味。
從人格上而言,從理想抱負上而言,孫中山永遠是高於袁世凱的。袁世凱雖然有才能,有力量,但他始終更多考慮的是屬於它自身的利益,孫中山呢?則是從大局出發,作為有志之士的青年,他願意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國,他願意放下個人的利益去挽救廣大百姓的利益,就這一點,無論領導能力,政治能力有多好的袁世凱,始終是比不過的。一個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登上總統之位,一個在人們的謾罵聲之中懼怕的死去,這就是二者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