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萬千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家長之一,深切感受到種種的焦慮。正如蘇格拉底的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我將到哪裡去?在育兒的道路上彷徨、掙扎、突圍,一直嘗試從不同層面來反思自己日常中的家庭教育行為。
我國著名的教育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任何功課, 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幹什麼的呢?為了避免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所以通過通識教育讓學生對不同的科學都有所認識。學生不只是要學習自己專業,而且還要跨學科學習,而這些課程內容從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無所不包,能培養融會貫通、獨立思考的能力。通識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跨界知識高手,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未來事業和個人生活中。
「丹尼爾先生」的一篇相關文章也提到:什麼是好的教育?不是教導學生外在的知識,而是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不是教他們這是什麼,或那是什麼,而是教會他們如何思考,讓他們自己去認知世界。只有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知易行難, 作為普通的家長, 也不可依據這些面面俱到。各種思潮、方法論唯有借鑑,兼顧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方法有效結合,點滴落到實處, 方可。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