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凡的越南麵包,卻創造了麵包奇蹟,越式三明治的由來

2020-12-04 昆於東南

近日有朋友問我,越南文化與中國文化最相近,但為什麼越南街頭看不到饅頭,卻滿街都是麵包?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越南麵包的奇蹟。

越南麵包又叫越式法包或越式三明治,是具有明顯東南亞特色的法式麵包,越南人叫它 Bánh Mì,直譯是麵包的意思。雖然在國際上常被當成越南特色菜,但此食品廣泛流行於前法屬印度支那等地區,在越南、柬埔寨、寮國均為日常食品。

製作該麵包時,除了用麵粉外,亦會加入米粉,質感相對較脆。越式三明治最大的特色在於,越南人有時會將米粉與麵粉加在一起,讓麵包口感更鬆軟,與口感偏硬的法式長棍麵包不同,也更能塞進豐富餡料。

越南麵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越南為法國殖民地的130年前。在此期間,法國人喜歡吃自己的食物。因此,他們帶來了諸如小麥之類的東西來製作麵包、奶酪、咖啡等產品。越南廚師學法國人製作麵包,改進做法,加上了越南特有的食物,使其更加符合越南食客的口味和經濟條件。到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越南夾肉麵包開始流行於平民。從西貢,夾肉麵包逐步進入越南全國,處處都有,而麵包的風味也因地而異。

想像一下,大口咬下外脆內軟的麵包,緊接而來的厚實肉片、爽脆黃瓜及各式蔬菜,伴隨鹹香醬汁的溼潤溫醇,原本熱得讓人汗流浹背的天氣,此時此刻似乎都與你無關。這,就是越式三明治。

美國飲食作家 Andrea Nguyen 曾盛讚:越南料理結合了東南亞及西方的元素,而越式三明治正是其中的完美代表。對切的麵包夾烤肉、自製肉糜、火腿、肉凍、醃蘿蔔、辣椒及香菜等,最後淋上美極鮮味露(Maggi Sauce)及美乃滋,鹹辣香甜等各種滋味在嘴裡流竄,多層次的清爽正是越南飲食的特色。

雖然 19 世紀中晚期越南就已是法國的殖民地,不過越式三明治卻是 1950 年代才漸漸發展起來。起初,這道菜只見於路邊攤,當時的有錢人怕染上疾病,並不喜歡到路邊攤吃飯,所以比起它的美味,更多人對它的印象是窮人的食物,便宜又能飽餐而已。1975 年越戰結束,不少越南人逃離祖國,越式料理跟著被帶往世界各地。

1980 年,逃往美國的越南難民 Lê Vn Bá 與他的兒子開始在一間電腦廠前,以餐車的形式販售越食,越式三明治便是菜單的其中一道。沒過多久,他們的料理就受到當地勞工及學生的注目。

1983 年,他們創立餐飲公司 Lee Bros. Foodservices, Inc.,至今在加州北部與超過500輛餐車配合,提供餐飲服務,更於去年進軍國際,臺灣是他們海外分店的第一站。

牛津字典於 2011 年納入Bánh Mì一詞。現在,從越南、美國、墨西哥、英國、日本到臺灣,都能見到越式三明治的身影,美國食品公司 Hodo Soy tofu 的執行董事長Minh Tsai認為,正因其物美價廉,才如此受到歡迎。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的它,不再是貧窮的代表,反而成為食客眼中,親切又美味的美味食物。

相關焦點

  • 三明治很多種做法,製作最簡單的三明治麵包早餐
    低碳水化合物,三明治麵包正是麵包愛好者所缺少的!這種簡單的方法是在沒有酵母的情況下製作的,從開始到結束只有少數簡單的成分。在這裡充分披露,我對麵包並不在乎。我不喜歡三明治或其他東西來吸收我的雞蛋。另一方面,我丈夫他是麵包愛好者!
  • 麵包蝦做法,麵包中夾雜著蝦仁的中國式吐司
    麵包蝦是將切碎的蝦仁做成團放入麵包中炸制的中國式三明治油炸食品,但最近經常出現在韓國節目中,所以非常有名.麵包蝦材料麵包5片,蝦15條,澱粉2勺,蛋清1個,料酒1/2大勺,食用油1大勺,鹽,胡椒.調料:番茄醬 3勺,醋 1勺,蠔油 1/2勺,蒜泥 1勺,白糖 1勺.
  • 自己親手做三明治麵包,口感豐富,營養豐富,可成便當
    小廚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三明治麵包。其實,小廚也不知道,三明治麵包算不算甜點。因為三明治麵包裡面可能會包含各種醬,比如辣醬、甜醬等等。因此,三明治的味道不會是固定的。三明治麵包做起來很簡單,因為裡面的餡料和醬可能自己選擇。哪怕大家不在三明治中間加入其餘配菜,只放一些醬,也是可以的。像在冬天的話,小廚一般就只會在裡面放一些醬。
  • 越南胡志明市開展「西貢麵包—美食旅遊傳媒項目」
    值此「banh mi」一詞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9周年(2011.3.24-2020.3.24)和谷歌在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將越式法國麵包製成「塗鴉」動圖之際,胡志明市旅遊局與越南飲食文化協會自3月24日至31日聯合舉行「我愛西貢麵包」周活動,意在向國際友人介紹和推廣越南麵包的特色。
  • 西方國家的傳統美食三明治,簡單味美,看看它的由來和發展歷史
    西方國家的傳統美食三明治,簡單味美,看看它的由來和發展歷史!三明治通常是由以下組成的食品蔬菜,切片乾酪或肉,放置在或切片之間麵包,或更一般地任何菜,其中的麵包兩片或多片作為容器或包裝器另一種食物類型。這種夾心開始於西方世界的可攜式手指食品,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在全世界普及。
  • 心愛的三明治配酸菜和鹹牛肉變成熱烘烤的蘸料,配上黑麥麵包
    熱Reuben Dip心愛的三明治配酸菜和鹹牛肉變成熱烘烤的蘸料,配上黑麥麵包。這是一個遊戲節派對,節日派對或任何寒冷的天氣聚會的人群開胃開胃菜。攝影學分:夏日米勒我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魯本三明治出生的地方(對不起,紐約人),我長大了吃這個經典的三明治。我已經在我的母親,祖母,阿姨和叔叔的家中。我還在酒吧和餐廳消費了大量的Reubens,他們通常都帶有洋蔥圈。這是一個簡單的午餐時間最喜歡的,我發現它也過渡到完美的派對。
  • 奇蹟空間很奇葩,麵包樹上長麵包,支付點讚數換黃金樹,空間爽文
    哈嘍大家下午好喔,小編今天為讀者們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爽文,奇蹟空間很奇葩,麵包樹上長麵包,支付點讚數換黃金樹!《我的空間很很奇葩》——閒來的魚精彩內容:奇蹟空間很奇葩,麵包樹上長麵包,支付點讚數換黃金樹!女強文,今天種棵麵包樹,明天來個漢堡包灌木叢,後天來個奶茶花,難道除了吃的就沒其他的嗎?這個奇蹟空間也太奇葩了吧?黃金樹怎麼樣?可以,先支付空間1億億點讚數來兌換。
  • 吐司麵包吃膩了?學會這8種做法,每天不重樣越吃越好吃
    自從用吐司麵包給孩子做了三明治早餐,孩子就不願意再幹啃吐司麵包了,天天吵著讓我給他用吐司麵包做早餐,其實說到吐司麵包應該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一道點心,可以當早餐,也可以在平時餓了的時候當點心吃,但是如果就單純的那樣吃,時間久了難免會吃膩!
  • 麵包發展史丨你知道世界最古老的麵包嗎?探尋麵包的起源
    從小接觸到現在,也能深刻地感受到麵包是個沒有盡頭的無底洞,越學越覺得自己懂的東西實在是太少,然而會在每次遇上關卡時會不斷不斷地引起想找答案的欲望。     做麵包到了一定的時間段,就會開始對麵包的由來感興趣,就像小孩子一樣,到了一個年紀就會開始產生好奇心,甚至會詢問父母,自己究竟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
  • 吐司麵包不做三明治了,加個雞蛋煎一煎,做成漢堡,低脂美味
    天氣冷了,要記得吃早餐哦,如果不知道早餐吃什麼,可以關注果兒,果兒會時常會給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美味的早餐做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低卡低脂的蔬菜漢堡做法,不過今天這漢堡不是用歐包,也不是用漢堡胚子,而是用我們平時吃的吐司麵包做成的,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吐司麵包不是做三明治嗎,也可以做成漢堡?是的,漢堡,下面果兒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 比日式甜麵包更好吃的鹼水鹹貝果麵包,有咬勁更健康,可做三明治
    比日式甜麵包更好吃的鹼水鹹貝果麵包,有咬勁更健康,可做三明治貝果,為什麼會做成這種形狀呢?因為波蘭皇喜歡騎術,所以奧地利烘焙師就把貝果做成像馬蹬的外形,而奧地利文的馬蹬就是Beugel(英文Bagel),意為圓滿之意。
  • 10款必吃的日式麵包和三明治,美味富含創意,你吃過哪幾種呢?
    而西方文化對日本食物的其中一個影響就是帶來了麵包。據說麵包是在16世紀時由葡萄牙人傳到日本。不過因為當時有隔離令,所以直到江戶時期時,因為當時要製作大量口糧給士兵,麵包才進入到日本社會中。而因為二戰後糧食短缺,麵包就成為了日本國內的一種主要糧食。日本人在製作美食上有著無比創意,而日本麵包是一個混合了洋食與和食的食物,令那裡的麵包特別美味又值得一試。
  • 北歐丹麥麵包文化與丹麥起酥麵包
    裹油類麵包或糕點等便是丹麥等北歐國家的特色,吃起來非常香,但油脂含量也高。比如,丹麥吐司、可頌、牛油蛋糕等,吃起來絕對美味,但不宜多吃。丹麥三明治(Smoerrebroed)是具有代表性的丹麥食物,這是一種開口三明治,從最簡單的到複雜得像雕塑品的都有。
  • 紀錄片「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定檔
    6月27日晚9點,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與大伙兒紀錄聯合製作的文化旅行紀錄片《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即將上線。節目以書籍為線索,跟隨三位嘉賓——夏雨、陳粒、西川的腳步,展開了一場日本文化溯源的「旅讀」之行,為觀眾一步一步揭開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國家的面紗。一場始於書籍,發於旅行的「奇思妙想」去年騰訊視頻出品的《奇遇人生》大獲好評,文化類節目異軍突起。
  • 烘焙入門:第一塊麵包——麵包製作初學者課程
    每一種原料和每一道工序都有其明確的目的,一旦你理解了每一種原料所擔任的角色和每一道工序裡所發生的各種變化,那麼你就能夠得心應手的製作各種麵包,並且自己創造新的配方。油脂(黃油,油,牛奶,雞蛋)油脂賦予了麵包更加豐富的風味,同時也可以軟化麵團以及延長麵包的保鮮期,一個不含油脂的法國麵包在出爐後幾個小時就變得不新鮮了。而添加了一些橄欖油或者黃油的麵包(比如三明治麵包)則可以更長的保持新鮮和溼潤。
  • 麵粉真好玩:麵包機做的麵包要怎麼吃?做成三明治和奶酪吐司吧
    這不,昨天晚上,起了個興,用麵包機全自動過程做了一個麵包。家裡有麵包機的同學,可能也知道,這機器做出來的麵包,總歸和手揉整型做出來的不一樣。但這不是為了省時省力,總是想再試試。我就是買來麵包機的時候,做過一次還是兩次,後來再直接做過。
  • 超乾貨:吐司/鄉村麵包/可頌這3款麵包標準化製作流程詳解!
    經常有朋友問,有沒有xx麵包的配方?麵包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單單是偶爾的零食那麼簡單了,作為繁忙時的正餐也是不遑多讓。吐司、可頌、丹麥、鄉村麵包、全麥、鹼水麵包……每款都很亮眼。再加上花式餡料,想想就覺得——好複雜!這麼多麵包款式,對於見一個愛一個的我們,想要全部記住怎麼做,豈不是在為難自己?
  • 來奈良不容錯過的美食,不吃會後悔的當地麵包六選
    即使是看似雷同的麵包店,但其實美食學問大不同,因此,每一家都值得大家前往,甚至記者很瘋狂地推薦可以省下在餐廳用餐的時間,選擇吃遍大街小巷的麵包店,也是一個不錯的行程安排喔!老闆製作的三明治是遠近知名的好吃,甚至是還出了三明治料理書的達人。如果要品嘗三明治的話建議要趁早去買,否則很快就賣光了。雖然三明治也不賴,但記者要私下推薦的是「巧克力瑪芬麵包」,不過甜膩的巧克力搭配上恰到好處Q彈柔韌的麵包體,吃上一個就非常飽足,或是當作下午茶甜點也是非常奢侈的一品!若要帶走當作隔日早餐的話,貝果也是店內招牌之一。
  • 創造與魔法猴麵包樹位置一覽
    創造與魔法是一款魔法建造類型手機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自由建造自己喜歡的房子或者建築物,其中猴麵包樹可以裝飾家園,那麼猴麵包樹哪裡有?接下來小編帶來創造與魔法猴麵包樹位置一覽,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創造與魔法是一款魔法建造類型手機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自由建造自己喜歡的房子或者建築物
  • 奶酪貝果麵包,好看好吃,做成三明治,營養美味,孩子早餐最愛吃
    奶酪貝果麵包,一款烘焙之前需要用水煮一下的麵包,柔韌香軟,好看好吃,做成三明治,營養又美味,孩子早餐最愛吃。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款貝果,是一款常見的烘焙麵包,看起來很像甜甜圈,表皮薄而酥脆,口感有點Q彈的韌性勁道,低卡又營養,非常適合那些早上需要送孩子上學以及趕時間的上班一族。